文|時代周報 涂夢瑩
編輯|劉婷
永輝超市(601933.SH)陷入高層動蕩期。
近日,有媒體報道,永輝超市原CEO李國已離職,并于4月就職盒馬,負責盒馬生鮮奧萊業務。
5月6日,盒馬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李國已加入盒馬,目前擔任CEO助理一職。盒馬CEO侯毅對此也公開表示,李國過去20多年的零售從業經驗,對盒馬來說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跋MS富的經驗,與盒馬的數字化能力有機融合,共同探索創新的經營策略,為盒馬乃至零售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思路?!?/p>
同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系永輝超市方面,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李國的離職是永輝超市近年最大的一次核心變動,但并非是首例內部高層辭任事件。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自2021年以來,永輝超市管理層持續動蕩,從原董秘張經儀,到原副總裁金斌、原副總裁李靜、原副總裁嚴海蕓等高層均先后選擇離任。
眼下,永輝超市尚未走出業績虧損。
今年4月底,永輝超市公布2022年業績。2022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為900.91億元,同比下降1.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3億元。
不可否認的是,高管頻繁變動之下,永輝超市轉型之路波折重重。隨著對手疾馳猛進,來自投資人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永輝超市能否如期扭虧為盈,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流水的高管
李國的出走早有鋪墊。
2021年8月,永輝超市公告發布了涉及重大人事變動的消息,服務永輝超市近20年的李國選擇申請辭去首席執行官職務。隨之不久,永輝超市CEO一職由李松峰接任。
彼時,李國并未與永輝徹底脫離關系,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并被擬聘任為成立于2015年的富平云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外界看來,上述變動更像是李國在永輝深耕供應鏈的最后一搏。
近些年,永輝超市通過“直采+基地專供”模式,逐漸建立了一整套全國化采購和區域化采購體系,維持一定核心優勢。這背后,李國在供應鏈方面積累的經驗對其有所助力。
來源:永輝超市官網
2022年,李國徹底退出永輝董事會名單,以股東身份參與福建美家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山東美家美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數家農業公司的創立,部分經營業務與供應鏈相關。
黯然退場前,李國是永輝超市一線資深老兵,其在永輝的職業之路頗具傳奇色彩。
2001年,李國從永輝一家門店的防損員做起,用了十余年時間升任集團副總裁。在永輝超市就職期間,李國陸續擔任執行副總裁、執行總裁、首席執行官等核心職位。
早年,曾有媒體形容李國崇尚“狼性文化”。
當時,任職永輝超市副總裁時的李國,曾在一次內部例行軍訓中,帶領300多名重慶永輝中層以上干部參加18公里夜跑,并要求集體跑完全程,試圖以此磨練團隊的“狼性”。
有觀點認為,李國的“上位”或一半歸功于狼性文化。2013年,李國將重慶市場做成永輝第一個營收超百億的大區,一度利潤貢獻內部占比超過40%,成功在內部打響名氣。
多年間,作為永輝超市的核心一把手,李國參與并主導內部多場戰略,包括重啟2018年被擱淺的“千店計劃”中新業態mini店的擴展,以及永輝回歸主業等系列改革。
如今,永輝超市高管流失嚴重。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來,不止李國,永輝超市內部從董秘到多位副總裁陸續辭任。而在此前多年,永輝超市高層持續動蕩。2017年10月,永輝超市公告透露,公司董事鄭文寶、葉興針,副總裁謝香鎮、陳金成辭職,一時之間四位“元老級”高管同時出走。
負債率走高
頻繁的高層變動,或與永輝超市的業績有關。
2021年,永輝超市業績創下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紀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44億元。永輝超市更是在財報中用“慘烈”一詞形容當年面臨的競爭,并解釋稱,這與收入及毛利率下滑、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跌、相關資產計提減值等有關。
但在此之前,永輝超市的毛利率已經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2018—2021年期間,永輝超市營業收入從705.17億元攀升至910.62億元,但毛利率從22.15%下滑至18.71%。
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李鵬曾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表示,連鎖經營模式在登陸資本市場后能得以迅速擴張,但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永輝超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
或為挽救經營頹勢,永輝超市自2021年大力推行進數字化轉型,并挖來曾在京東任職近10年的高級總監李松峰擔任公司CTO。同年8月,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為了全面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聘任李松峰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2021年9月,李松峰首次面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出內部信,宣布永輝超市的戰略定位是“一個以生鮮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渠道數字化零售平臺”,內部逐漸轉向扁平化、年輕化的組織架構調整。
近些年,永輝超市不斷推新。從對標盒馬鮮生推出超級物種,到專注社區生鮮店上線mini店,再到創立永輝云創,開始以技術主導的新零售模式探索,并將部分大賣場門店改造為倉儲店重新開業,但似乎沒有掀起太多波瀾。
永輝超市一度進入閉店高峰。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超市100強顯示,永輝超市的門店數量在2019年達到了1440家的頂峰后,就進入了下滑通道,其中2020年減少18.6%,2021年再度減少了7%,只剩1090家,2年一共關閉了350家門店。
過去一年,永輝超市仍在調整步伐。2022年永輝超市關閉60家Bravo業態門店,同時新開了36家Bravo門店,新簽約門店10家。截至2022年底,公司超市業務進入全國29個省市,超市業態門店1033家。
永輝超市對2023年寄予厚望。近日,李松峰業績會上稱“公司全年有望實現扭虧為盈”。據他透露,永輝超市將繼續聚焦主業,提升供應鏈的數字化與透明化,以技術推動改善門店經營質量。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管理層人士在業績會公開稱,2023年仍將繼續堅持有質量的開店,并關閉尾部門店,預期新開超30家門店。
但在此之前,永輝超市需要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負債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負債率為87.68%,較2021年底的84.47%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