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周五下午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做好新一屆中央財經委員會工作,研究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問題,研究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問題。
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適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不能貪大求洋;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堅持開放合作,不能閉門造車。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當前宏觀經濟已轉入回升向上過程,加之今年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因此今年的宏觀經濟管理目標將從上年的聚焦穩增長,進一步轉向長短兼顧的多目標平衡。
“這就包括在推動經濟增速較快回升過程中,著力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產業基礎。”他說。
其中,“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王青認為,這意味著金融及房地產等行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不能過高,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而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則是關鍵所在。
“這既可推動制造業持續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增長動能,改善經濟發展質量,又能有效確保產業鏈安全,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特別是在近期一些西方國家在科技領域強化針對我國的‘小院高墻’、‘脫鉤斷鏈’措施,導致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的背景下,加快發展國內先進制造業集群,有效緩解芯片等關鍵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具有很強的迫切性。”他說。
王青表示,接下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都將出臺或強化針對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政策工具,這包括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定向稅費減免、制造業轉型升級貸款支持計劃,以及加快落實一批重大制造業投資項目等。今年的重點是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激發民間資本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的投資力度。這一方面能夠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能夠將先進制造業有效融入經濟大循環,增強其迭代升級的可持續性。
會議還指出,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要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安排,完善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認識、適應、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對界面新聞表示,財經委會議認為“我國人口發展的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具有趨勢性”,即決策層認為人口大勢很難改變,對這一人口新常態要適應。
“未來與人口政策有關的努力方向主要為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前者是在人口新常態基礎上采取多種措施盡量減緩人口增長壓力、手段是減輕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如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后者則意味著要提高人口質量、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手段則是教育強國建設。同時,針對老齡化問題,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他稱。
任濤強調,“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這個表述更值得關注,其實可以和會議新聞稿提及的“倍加珍惜愛護優秀企業家,大力培養大國工匠”的表述相對應,即未來要大力推動產業人才的培育,工人立國、人才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