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洺瑞
隨著更多的新能源品牌進入市場或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分化趨勢進一步顯現。賽力斯旗下的AITO問界正是近期在走下坡路的品牌之一。
今年以來,問界銷量迎來斷崖式下跌,連續數月交付量徘徊在新勢力品牌中下游水平。1月銷量“腰斬”僅有4469輛,2月銷量繼續環比大跌21.8%來到4000輛以下。3月銷量剛有小幅回暖后,4月則是直接跌破了3000輛關口。
根據賽力斯集團近期公布的4月產銷數據,以問界為主要銷量來源的賽力斯新能源汽車4月僅賣出了2953輛新車,同比下降14.13%。
而去年問界是風頭最為強勁的新能源品牌。在華為加持下,問界在極短時間內實現月交付量過萬,且僅用9個月時間完成了7.5萬輛的交付量。
一位問界展廳銷售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由于銷量業績長期不景氣,整個銷售團隊都有著較大壓力。今年春節過后,這家開在大型購物中心的展廳客流量激增,且提供了3萬元的終端優惠,但仍未止住銷量的逐月下滑。
問界產品力整體不足或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在華為車機的加持下問界有著一定的產品競爭力,但隨著各大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化領域持續加碼,體驗感良好的車機系統不再是市場中的稀缺賣點。
展廳內一位消費者向界面新聞表示,華為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不足難以抵消問界在產品力上的缺失。“鴻蒙車機系統體感雖然更為優秀,但就目前的新能源市場來看,同等價位車型中比問界更好的選擇也有不少。”
不止是賽力斯,華為也向奇瑞,江淮與極狐等主機廠拋出了橄欖枝。其中奇瑞與華為合作,對標特斯拉計劃推出EH3和EHY更是普遍被業內看好,也從側面給了問界不小的壓力。
問界品牌渠道的變更同樣對其銷量造成了較大影響。
今年3月,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發布內部公告再次強調,華為不會涉足造車領域,并將有效期再度延長5年。此外,任正非還對華為標志在汽車上的露出做出了嚴格的限定,要求華為與HUAWEI等字樣或標志不能出現在整車外觀設計與宣傳上,并且特地點名問界不許露出任何華為元素。
此前據網傳圖片顯示,問界汽車將在車尾與展廳門頭等多個場景使用“HUAWEI問界”的字樣,其官方微博也曾使用過“HUAWEI問界”的宣傳標語。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王顯斌接受界面新聞采訪表示,消費者更加認同華為而不是賽力斯,華為對于汽車業務搖擺不定的態度對問界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目前問界共有兩款車型在售,M7于去年8月開始交付,M5離正式交付更是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對于產品迭代速度較快的新能源市場,這兩款發布時間均超過半年的車型很難與新產品正面競爭。
王顯斌認為,問界正在進入產品升級換代的周期,消費者存在持幣待購的局面,隨著新車M5智駕版的上市,銷量窘境有望得到緩解。
據展廳銷售人員介紹,M5智駕版在硬件配置上與普通版本幾乎沒有區別,但在智能化上進行了大幅升級,多數工作人員都寄希望于新車可以幫助展廳扭轉銷量頹勢。“新車計劃在下個月到店,近期咨詢購車的消費者基本上都關注的是M5智駕版。”
王顯斌認為,問界的銷量下滑是短期內多個不利因素疊加導致的,銷量低迷并不會長期延續。
“在座艙技術與自動駕駛技術領域華為目前仍舊較為領先,在智駕版上市后問界仍將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從華為角度來看他們也不希望問界銷量一直處于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