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A股收盤,三大指數分化,上證指數漲0.82%,報收3350.46點;深證成指跌0.57%,報收11273.87點;創業板指跌1.16%,報收2297.67點。
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約1170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擴大約550億元,為連續第20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兩市超2800只個股上漲,其中,有102只漲停股,30只跌停股。
板塊方面,傳媒、手機游戲、服裝家紡、影視概念、中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旅游酒店、CPO、半導體、通信設備、PCB概念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今日收盤,紅利ETF易方達(515180)收盤價報收1.367元,盤中成交價最高達1.371元,逼近1.372元的歷史高位!該基金今日收漲1.79%,實現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成交額5670萬元,截至5月4日,該產品年初以來累計上漲12.51%。
基金緊密跟蹤中證紅利指數,后者收漲2.01%,報5523.84點。指數成分股中,中南傳媒上漲10.03%,中文傳媒上漲10.02%,葵花藥業上漲10.02%,鳳凰傳媒、長江傳媒等觸及漲停。
資料顯示,中證紅利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高紅利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截至4月28日,中證紅利指數近一個月漲幅超6%。
截至2023年4月28日,該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唐山港、中國石化、中文傳媒、鳳凰傳媒等,從行業分布來看,中證紅利指數成分股占比權重最大的為金融(21.2%),其次是原材料(17.95%)、工業(16.97%)、能源、可選消費等領域。
圖片來源:中證指數官網
中證紅利指數作為高分紅的代表性指數,從成份股權重占比和數量占比來看,央國企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作為工具型產品,紅利策略指數基金的主要優勢在于規則透明、風格穩定、成本低廉和充分分散個股風險,有助于投資者高效、便捷地實現對高股息板塊投資機會的跟蹤。
申萬宏源分析認為,國資央企作為國民經濟的上游,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波動性減弱,國資央企資本開支高峰已過,為提升分紅創造客觀基礎。在制度上,相關部門將國資央企2023年的經營指標體系從“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更為強調效率+效益,央企ROE、現金流有望得到長周期改善,保障了分紅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