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顏值時代,頭發成為“頭等大事”,高顱頂、發量等頻頻引發廣泛討論。但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電子產品輻射、燙染損傷、飲食不健康等因素讓脫發逐漸成為普遍現象,防脫生發也由此成為熱門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對育發品類的政策調整,近些年來防脫新品明顯減少。據了解,2022年至今,國產和進口防脫類新品僅有17個。一邊是需求火熱,一是防脫化妝品新品寥寥無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反差?
防脫特證僅有17個
據國家衛健委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脫發人數超2.5億,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京東超市發布《2022個人洗護趨勢報告》也顯示,防脫功效洗護發產品銷量增長超80%。“禿頭”危機正在席卷年輕人,防脫生發成為熱門需求,也帶動了防脫發市場的井噴。有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防脫發產品市場規模達到76.36億元,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183.93億元。
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國內防脫生發行業的產業規模在114億元左右。即便如此,但防脫化妝品注冊量卻并沒有隨著市場需求的激增而出現增長。
《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顯示,特殊化妝品注冊編號的規則為,“國妝特字(國妝特進字)+四位年份數+本年度注冊產品順序數”。青眼號外據此以“國妝特字G2022”“國妝特字G2023”為關鍵詞在國產特殊化妝品備案信息系統檢索發現,2022年共有3056個國產特殊化妝品獲得注冊證,其中防脫產品僅有12個;2023年至今已有1440個國產特殊化妝品獲批,但其中防脫產品僅有3個。
截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而以“國妝特進字J2022”在進口特殊化妝品注冊平臺搜索,則顯示有30條產品信息,其中顯示當前批件的防脫類產品僅有2個。以“國妝特進字J2023”在進口特殊化妝品注冊平臺搜索,卻顯示暫無數據內容。
截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也就是說,2022年至今,國產加上進口的防脫類新品僅有17個,涵蓋洗發水和精華液兩個品類,從品牌來看,這些新品中僅阿道夫和呂有一定市場知名度。此外,青眼號外查閱了2022年至今所有防脫類新品公布的《產品配方原料和使用目的》發現,所有國產防脫產品使用的防脫發劑都是側柏葉提取物,兩個進口防脫產品添加的防脫發功效成分則是金線吊烏龜根提取物和人參根提取物。
周期長、價格貴、門檻高
消費者需求居高不下,市場潛力有目共睹, 為何防脫類新品這么少?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防脫類新品較少主要是與門檻高、監管嚴有關。
首先,從監管法規來看,2021年之前行業執行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下稱“舊條例”)中,育發屬于特殊用途化妝品。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新條例”)也將“防脫”列入特殊化妝品,防脫還是必須做人體功效評價試驗的功效宣稱之一。
不難看出,無論是舊條例還是新條例,防脫育發類產品都屬于獲批難度較大的特殊化妝品。浙江中貿合規中心總經理舒婷婷也告訴青眼號外,防脫類的注冊證一直都比較少,新條例之前育發產品能注冊下來的也很少。
而人體功效評價則進一步提高了防脫產品的門檻。據了解,在所有化妝品功效檢測中,防脫功效檢測周期最長、價格最貴,雖然防脫功效檢測的價格相較于去年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報價仍然在20萬元以上。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化妝品防脫發功效測試方法》,防脫發功效測試每次至少需要60人,受試者至少要連續使用產品12周,遠遠高過美白、防曬功效檢測的測試周期。
以2023年2月25日獲批的思露防脫精華液為例,該產品的注冊人廣州融匯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劉祥浪告訴青眼號外,“這款特證從2021年就開始申請,兩年多的時間才批下來,花費也在20萬元以上。”
截自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另據阿道夫母公司澳谷企業集團方面透露,其公司申請注冊的阿道夫防脫固發洗發水和姜谷防脫健根洗發水的注冊周期也都接近兩年,單個花費大概在30萬元左右。“我們申請注冊的時候正好處于新舊法規交替之際,各個品牌需要吃透法規要求和藥監局的管理政策,中間投入了比較多的時間、資金、技術和人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伯德創研研究院總經理王晶則指出,洗去型的產品很難做出防脫功效,只能做頭皮精華,但是要真正做出防脫功效需要一定的技術考量,難做出功效,檢測周期長,費用又貴,最終也就導致做防脫功效檢測的遠沒有防曬、美白多。
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發總監張太軍也告訴青眼號外,要做出防脫等高功效的頭皮產品門檻很高,因為很多毛發問題都延伸到真皮層,而且此前國內市場普遍對頭皮關注度不高,國內企業對頭皮的研究還有欠缺。
“防脫”與“生發”開啟競爭
除了獲批難度高外,推向市場的防脫化妝品要面臨的競爭也不小。顯而易見,霸王、巴黎歐萊雅、卡詩、馥綠德雅等品牌已經樹立了“專業”“防脫”的品牌心智。且從涵蓋植發、藥品的整個泛防脫市場來看,防脫化妝品要面臨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據了解,廣州融匯化妝品有限公司最新注冊的思露防脫精華液還沒有開始生產。劉祥浪告訴青眼號外,“來詢問防脫產品的品牌客戶很多,但我們想找一個有實力的的品牌方進行獨家合作,希望能跟優質的品牌方合作把這款產品做成爆品。”在他看來,防脫特證申請困難,產品上市之后的競爭也很激烈,非常考驗品牌運營能力,無論是對工廠還是品牌,防脫都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品類。
事實上,防脫化妝品上市之后不僅要面臨化妝品同行的競爭,還要面臨與生發類OTC藥品競爭。正如前文所言,新條例中的化妝品功效不再有育發,新增了防脫功效,在新條例頒布之前的育發類批件可以生產、進口、銷售至2025年12月31日,育發類化妝品將在2023年12月31日后徹底成為歷史。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普通化妝品備案問答(三十五)》(下稱《問答》),進一步明確了育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5類產品的歸類和管理辦法。按照《問答》,原本的育發類調整為防斷發普通化妝品、防脫發特殊化妝品,而通過調節生理機能,達到刺激頭發生長的生發類產品則將被納入藥品管理。也就是說,化妝品只能宣稱防斷發和防脫發,不能宣稱生發。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消費者防脫需求的增長,各大藥企也在加速布局防脫市場。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各類主打米諾地爾成分的OTC藥品,例如振東制藥旗下的止脫生發品牌達霏欣、三生制藥旗下的蔓迪都加強了營銷投放和線上銷售。青眼號外注意到,達霏欣和蔓迪均已開設了小紅書官方賬號,相關筆記數也分別達到6100+篇和8200+篇。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達霏欣所有終端渠道銷售額為3.03億元,線上銷售占比已經達到64%。此外,美國強生集團旗下的生發品牌培健也通過跨境電商搶占中國市場。
米諾地爾作為唯一經美國FDA和中國NMPA雙認證的外用生發藥品,擁有良好背書,部分相關產品無需醫生處方即可購買,使用方法也是以外用涂搽為主,功效宣稱直接指向功效更加強大的生發。這也讓生發類OTC藥品某種意義上與防脫化妝品形成了競爭。多位洗護用品企業的相關人士也都表示,防脫生發類的OTC藥品與防脫化妝品之間確實存在競爭,而且這種競爭已經愈發明顯,但他們也認為防脫化妝品仍然具有優勢。
首先,由于所屬類別不同,OTC藥品的銷售渠道比較單一,雖然相關醫藥品牌也在拓展線上銷售,但由于醫藥屬性也讓這些品牌的營銷推廣和經營商家受到法規和平臺更加嚴格的限制。
其次,阿道夫、霸王和廣東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等化妝品企業也在積極籌備注冊防脫特證。廣東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巫佳煥指出,“雖然化妝品只能宣稱防脫,但是可以通過增強對毛囊細胞的營養供給來達到促進毛發生長的效果。”
此外,在產品功效上,化妝品作為日用品也可以在防脫基礎上做更多功效延伸。隨著消費者對頭發頭皮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頭皮微生態、頭皮抗衰老等概念開始興起,卡詩、Aveda艾梵達、自然堂、Off&Relax等中外洗護品牌也都紛紛推出了主打舒緩、控油、抗氧化、強韌屏障、平衡調節頭皮菌群、改善頭皮微生態、抗氧抗老等功效的頭皮護理產品。
總體而言,新條例將防脫與生發進行了嚴格的區分管理,防脫功效宣稱也必須有理有據,這也引發了新一輪的市場洗牌,防脫乃至整個洗護市場也將迎來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