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青年應該讀什么?| 書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青年應該讀什么?| 書單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界面文化邀請了過往九位采訪對象對當下的青年進行薦書。

圖片來源:圖蟲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邀請了九位曾經的采訪對象為我們推薦了九本書,他們是作家、學者、譯者或建筑師,年齡與所在領域各不相同。

這九本書的相同之處在于都與青年相關,無論是青年的過去、當下還是未來。他們或在自己青年時讀到這本書,受益良多直至今日,或通過一本近年出版的作品回首也寄語青年時代。

作家于是從《過于喧囂的孤獨》中獲得了關于知識分子的震撼與啟迪,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馬凌從《呼蘭河傳》中看到蕭紅的赤子之心與這篇土地的苦難,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推薦的《奇跡之年》照亮不明朗世界中的糾纏與微光,作家周嘉寧則希望《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能幫助我們找到一種時代的語言和出口。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余明鋒提醒我們蘇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在《周恩來選集》的字里行間理解一個具體的青年,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但漢松至今仍記得《風聲·雨聲·讀書聲》給十八歲的他造成的沖擊,《文化失憶》重新布置了書評人陳以侃的星空,《The Edifice Complex》則讓建筑師何志森真正重新開始審視“建筑”這個專業。

五四這一天,讓我們在閱讀中共勉。

《過于喧囂的孤獨》

推薦人:于是(作家、譯者)

我是在對赫拉巴爾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讀到這本書的。那是沒有宣傳、沒有光環、不講流量的時代,我覺得我撿到了寶。最先吸引我的是這部小說在內容、在修辭上的奇異的沖撞感——被打包成立方體的垃圾裹著梵高的向日葵,在受盡鄙視的底層工作中體會到至高精神感受力的垃圾工,總是光著手工作,只為了充分觸摸紙張……這個被拋到社會最邊緣的主人公在精神并不孤寂,卻是世間看似最孤獨、最落魄的人。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著 楊樂云 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

他讓我想起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還讓我第一次覺得博爾赫斯的天堂圖書館未免太有潔癖了,太資產階級了……讀完后我才去了解作家:這位捷克法學博士在49歲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此前不得不在廢品收購站當了四年打包工,還當過煉鋼工人和倉庫管理員,經歷了那個時代很典型的被迫害、被壓制的一生。

這樣一位知識分子的人生震撼了年輕時的我,事實上也讓我對“知識分子”這個幾乎不再被人正當使用的詞匯有了些思索,繼而真正有興趣去了解中歐的人文政治,再進一步就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忽視、低估光環之外、陰影之中的所謂普通人。在剛剛成為社會人的時候,這本書以及這位作家“過于喧囂”地敲定了我后來的價值取向,當然,也呼應了我對“孤獨”始終不變的認可。

《呼蘭河傳》

推薦人: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當我在八十年代末讀中文系的時候,現代女作家的作品擠滿了書架。經過歲月淘洗,最后留得下的只有兩位,張愛玲與蕭紅。她們都是天才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論成就不分伯仲,只是,愛玲多一些刻薄和聰明,蕭紅多的則是赤子之心?!霸卩l村,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睂τ谌诵缘膹碗s、生存的艱難、生命的頑強,沒有誰比蕭紅寫得更深。我覺得莫言、余華等善寫苦難的中國作家,應該把榮譽分出一半給她;當下正火的東北作家群體,也可以繳納榮譽的四分之一。

蕭紅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

我最推薦的是她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那個人與動物和植物野蠻生長的后園,仿佛是她記憶里的宇宙模型,有北方的粗糲質感。有一年,我在松花江流域漫游,當站在比人還高的野花里,野花望不到盡頭,太陽毒辣,又忽然接續上一場暴雨,那一刻理解了蕭紅的北方——因廣大而生的寂寞、因殘酷而生的溫柔。蕭紅富于感情地這樣寫:“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并不夸張地說,“呼蘭河”是世界文學史上堪比馬孔多和約克納帕塔法的“地方”。盡管中小學教材已經有了不少節選,《呼蘭河傳》值得從頭至尾緩緩讀完。

《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

推薦人:周嘉寧(作家)

[哥倫比亞]阿爾瓦羅·穆蒂斯 著 軒樂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年

阿爾瓦羅·穆蒂斯是拉美文學大爆炸一代的核心人物,但在大陸的出版中出現二十五年的斷層,直到去年馬克洛爾的這段漫長旅程被介譯進來,我們得以跟隨“瞭望員”馬克洛爾重返航海時代。這是一本描述失敗的書,馬克洛爾的人生全無計劃,隨波直流,大膽地將命運交付給偶然,每一次的奇遇都伴隨著厄運共同到來。他曾參與開酒吧,軍火生意,礦土開采,這些在內陸的嘗試都是無用的。但他在精神上繼承了文學歷史里冒險家和漫游者的一切特質,以至于在反復的失敗與磨練中,他的靈魂克服了時代。

我曾在這部小說中獲得共鳴,愿意推薦給更多的青年,愿每個人都能找到瞭望與漫游的方式,用新的語言描述失敗,找到時代的出口。

《奇跡之年》

推薦人:金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這是青年作家東來的第二本小說集,在過往的奇跡與當下的平庸、在真理的綻放與對真理的無法承受、在向往他方的生活與此地的生活之間,作種種推敲與對話?!拔逅摹睍r代的新青年流行書寫浪漫的“出走”故事,實則“出走”只是一段未知旅程的開始,前途可能充滿艱難甚至危險。

東來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年

就好像《奇跡之年》中的人物走向大漠深處,吉兇難卜、一片混沌。在邁過青春期的下一個寫作階段,必須處理洞察了生活的真相后——已經看穿了——如何繼續進入生活。攜帶著生活真相上路往往意味著冒險旅途開始了,因為真相、信念、承諾,在進入實際生活之后,會面臨扭曲、發生沖突、遭遇挑戰,這就需要領受“光”的人舍身到洪流之中,去求證、捍衛……人類在求證信念的同時,本身就伴隨著關切、焦慮與緊張感,與脆弱共生。誠如納斯鮑姆所言:“人性卓越之美,正是在于它的脆弱性?!贝嗳跣员旧聿恢档脷g迎,但我們必須將它設定為追求善好生活的、不可避免的條件,愿意暴露在不明朗的世界中,通過與一切無常事物的糾纏來萃取出真正的善,就好比明暗搖曳的光經受時代風雨摧擊。這種對于世界的開放性本身意味著青年人開始變得成熟、卓越與自由。

《文化失憶》

推薦人:陳以侃(青年翻譯家、書評人)

Kindle之前,我的讀書日大致就是在學院的幾個書架前游蕩,寄希望于某根灰撲撲的書脊后面藏著我之前沒注意的好東西。所以,偶然發現一本當年的新作Cultural Amnesia,就是克萊夫·詹姆斯的《文化失憶》,對我來說是個事件,重新布置了我的星空。

[澳] 克萊夫·詹姆斯 著 丁駿  等譯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0年

它為我展現了讀者和書、和語言、和思考之間一種理想的關系,它是一種分心和專注之間的悖論。首先,它是貪得無厭的,任何形態的才華,或者只是創作沖動,都有難以抵御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所有那些樂趣的廣度和精細程度,都來自于撲面而起的用功和沉浸。這種對立攜起手來,每一段都讓你體驗到詹姆斯所謂的“let enthusiasm rip”(讓熱忱放肆),那種篤定而強烈的好惡,那種在學問中體驗的狂喜之感,對我是種揭示。

或許更重要的,是在享受人類種種才華的時候,他提醒我們不要太安逸,要時刻提防毀損它們的力量。對詹姆斯來說,最兇惡的敵對勢力,就是那些意識形態家們,總想著強行概括文明,要把人類簡化到可供他們驅馳的程度。詹姆斯說,一句話表述書的主旨,就是人文主義建立在這樣一個信念上:任何信念都不能消除與它不相容的創造。我當時只感覺,對某種體質的深刻憎惡原來可以這樣表達,可以這樣實踐,詹姆斯在這部書中示范的自我教育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這樣讀書、這樣寫作的人,總覺得有些缺憾。

周恩來選集》

推薦人:田雷(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

收到薦書邀請時,我正在準備當天晚上的本科生課,當晚要講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國務院,手邊剛好放著兩卷本的《周恩來選集》。周總理的文集,其實并不屬于我讀大學時流行的那類書,但正如我在晚上課上對講臺下學生所說,在每一代和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周總理都占據著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他出現在黨史和國史中,每到誕辰和逝世的日子也總見我們的懷念,但嚴格說來,我們很少是通過他本人的文章、書信和講話來理解他的。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周恩來選集》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收錄各類文獻從1926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下卷則是建國之后,最后一篇《向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前進》,發表于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975年1月)。對于當今的年輕人以及大學生,拿我班上的大一學生來說,她們出生在新的世紀,周總理是一個歷史的偉人甚至是完人,但打開總理的選集,從文本中,我們可以讀到他的青年時代,在字里行間觸摸到他的風華正茂。1937年,他在武漢大學對戰時青年發表演講,“我們青年不僅僅有今天,而且還有遠大的未來……在積極方面,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期。它可以把我們這一輩的青年鍛煉得更偉大,前程更遠。”1943年,他在重慶紅巖寫下自己的七條“修養要則”,第五條說“適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第七條是“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在這些文字中,我們讀到了一個具體的、青年的周總理,他是一個比我們早出生一個世紀、胸懷中華崛起之理想的青年。

《風聲·雨聲·讀書聲》

推薦人:但漢松(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

1997年的夏天,我十八歲,高三畢業后的漫長暑假,在家鄉書店里如饑似渴徘徊,卻又不知道這種饑渴到底是什么。結果,我偶然翻到了朱學勤在三聯出的一本文集,書名是《風聲·雨聲·讀書聲》。幾十年后,依然記得這本書當時給我靈魂帶來的沖擊,那是我真正意義上青年時代閱讀的起點。

朱學勤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4年

里面兩篇文章至今記憶猶新,一篇是《我們需要一場靈魂的拷問》,講述了胡風在那個特殊年代作為知識分子的失格(因為讀了它,我進大學后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麥克法夸爾的,后來我參加學院讀書征文并獲獎的文章,正是寫的胡風),另一篇則是《兩個世界的英雄:托馬斯·潘恩》,講述的是一個先后參與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的人如何失去了祖國并遭到各方的背叛。朱學勤的書雖然與我日后從事的專業并無直接關系,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成年之后的閱讀道路——他讓我明白,青年讀者的使命不只是積累知識,更是讓自己的“小我”去遭遇、去面對家國(乃至世界)大寫的歷史,去尋找那些歷史上的失蹤者。

與中學語文課堂相比,青年時代的閱讀當然是更自由的閱讀,它將形塑我們與世界真正的關聯,它將決定我們啟程去往何處。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蛻皮的陣痛,伴隨著懷疑的煎熬與信仰的鍛造,但唯有憑借那種拷問式閱讀,反思式閱讀,才能讓我們敢于自由地思考,敢于讓目光觸及黑暗幽微的深谷。

這就是那一年,朱學勤的書給我的信念。我至今未忘。

《蘇格拉底的申辯》

推薦人:余明鋒(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哲學系副主任)

在五四青年節,推薦《申辯》這個古老的文本,初看起來頗為不合時宜,也缺乏新意??晌胰匀蛔龀鲞@個選擇,是基于以下三點考慮。首先,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越是價值觀紛爭的時代,越要閱讀經典。否則,就很容易被無盡的洪流裹挾而去,失去基本的生命定向。可一般的經典,艱深厚重,青年朋友們很難進入?!渡贽q》篇幅短小,故事性和感染力都很強,是個合適的入口。

[古希臘]柏拉圖 著 吳飛 譯
華夏出版社 2007年

其次,蘇格拉底做這場自我辯護時雖然已經69歲了,但他仍然有著飽滿的生命。這可能是這世上有過的最具青春氣息的講辭之一,蘇格拉底也是這世上有過的最具青春氣息的人。我想,從他身上,青年可以體會到一種鮮活的勇氣?!白灾獰o知”實為一種敢于直面自我,也敢于質疑一切虛假權威的勇氣,是一種嚴肅而開放的生命態度。也因此,在蘇格拉底身上,我們會看到關心自己和關心世界一體兩面。這正是我的第三點考慮。大多數人在當下往往落入其中一端,要么精致利己,要么陷入盲目的道德狂熱。生命的藝術卻運行于自我和世界之間,在這方面,蘇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我也希望,朋友們讀了《申辯》之后,能夠成為蘇格拉底之友。

The Edifice Complex

推薦人:何志森(建筑師、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創始人、扉美術館館長)

15年前,我的建筑師同行送我了一本The Edifice Complex,沒想到這本書讓我真正重新開始審視“建筑”這個專業。在這本書的結尾,作者迪耶·薩迪奇(Deyan Sudjic )無奈地嘆息道,建筑師們有朝一日終將無一例外地發現,定義或操控自己的總是 “大人物們” 重塑世界的欲望和野心。

在過去的15年里,迪耶·薩迪奇的這聲嘆息也一直讓我對“建筑師”這個群體保持警惕,也無時無刻在提醒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一名建筑師。不論迪耶·薩迪奇的嘆息是否無可避免,在我后來發起的所有的mapping工作坊里,我都希望學生們可以更多地體察和理解“小人物們” 對日??臻g的使用和需求,并練就一雙關注普通人生活的眼睛。這雙眼睛將會永遠伴隨他們,在那溫和而敏銳的目光中,蘊藏著力量。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青年應該讀什么?| 書單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界面文化邀請了過往九位采訪對象對當下的青年進行薦書。

圖片來源:圖蟲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邀請了九位曾經的采訪對象為我們推薦了九本書,他們是作家、學者、譯者或建筑師,年齡與所在領域各不相同。

這九本書的相同之處在于都與青年相關,無論是青年的過去、當下還是未來。他們或在自己青年時讀到這本書,受益良多直至今日,或通過一本近年出版的作品回首也寄語青年時代。

作家于是從《過于喧囂的孤獨》中獲得了關于知識分子的震撼與啟迪,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馬凌從《呼蘭河傳》中看到蕭紅的赤子之心與這篇土地的苦難,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金理推薦的《奇跡之年》照亮不明朗世界中的糾纏與微光,作家周嘉寧則希望《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能幫助我們找到一種時代的語言和出口。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余明鋒提醒我們蘇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在《周恩來選集》的字里行間理解一個具體的青年,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但漢松至今仍記得《風聲·雨聲·讀書聲》給十八歲的他造成的沖擊,《文化失憶》重新布置了書評人陳以侃的星空,《The Edifice Complex》則讓建筑師何志森真正重新開始審視“建筑”這個專業。

五四這一天,讓我們在閱讀中共勉。

《過于喧囂的孤獨》

推薦人:于是(作家、譯者)

我是在對赫拉巴爾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讀到這本書的。那是沒有宣傳、沒有光環、不講流量的時代,我覺得我撿到了寶。最先吸引我的是這部小說在內容、在修辭上的奇異的沖撞感——被打包成立方體的垃圾裹著梵高的向日葵,在受盡鄙視的底層工作中體會到至高精神感受力的垃圾工,總是光著手工作,只為了充分觸摸紙張……這個被拋到社會最邊緣的主人公在精神并不孤寂,卻是世間看似最孤獨、最落魄的人。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著 楊樂云 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

他讓我想起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還讓我第一次覺得博爾赫斯的天堂圖書館未免太有潔癖了,太資產階級了……讀完后我才去了解作家:這位捷克法學博士在49歲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此前不得不在廢品收購站當了四年打包工,還當過煉鋼工人和倉庫管理員,經歷了那個時代很典型的被迫害、被壓制的一生。

這樣一位知識分子的人生震撼了年輕時的我,事實上也讓我對“知識分子”這個幾乎不再被人正當使用的詞匯有了些思索,繼而真正有興趣去了解中歐的人文政治,再進一步就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忽視、低估光環之外、陰影之中的所謂普通人。在剛剛成為社會人的時候,這本書以及這位作家“過于喧囂”地敲定了我后來的價值取向,當然,也呼應了我對“孤獨”始終不變的認可。

《呼蘭河傳》

推薦人: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當我在八十年代末讀中文系的時候,現代女作家的作品擠滿了書架。經過歲月淘洗,最后留得下的只有兩位,張愛玲與蕭紅。她們都是天才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論成就不分伯仲,只是,愛玲多一些刻薄和聰明,蕭紅多的則是赤子之心?!霸卩l村,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睂τ谌诵缘膹碗s、生存的艱難、生命的頑強,沒有誰比蕭紅寫得更深。我覺得莫言、余華等善寫苦難的中國作家,應該把榮譽分出一半給她;當下正火的東北作家群體,也可以繳納榮譽的四分之一。

蕭紅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

我最推薦的是她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那個人與動物和植物野蠻生長的后園,仿佛是她記憶里的宇宙模型,有北方的粗糲質感。有一年,我在松花江流域漫游,當站在比人還高的野花里,野花望不到盡頭,太陽毒辣,又忽然接續上一場暴雨,那一刻理解了蕭紅的北方——因廣大而生的寂寞、因殘酷而生的溫柔。蕭紅富于感情地這樣寫:“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辈⒉豢鋸埖卣f,“呼蘭河”是世界文學史上堪比馬孔多和約克納帕塔法的“地方”。盡管中小學教材已經有了不少節選,《呼蘭河傳》值得從頭至尾緩緩讀完。

《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

推薦人:周嘉寧(作家)

[哥倫比亞]阿爾瓦羅·穆蒂斯 著 軒樂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年

阿爾瓦羅·穆蒂斯是拉美文學大爆炸一代的核心人物,但在大陸的出版中出現二十五年的斷層,直到去年馬克洛爾的這段漫長旅程被介譯進來,我們得以跟隨“瞭望員”馬克洛爾重返航海時代。這是一本描述失敗的書,馬克洛爾的人生全無計劃,隨波直流,大膽地將命運交付給偶然,每一次的奇遇都伴隨著厄運共同到來。他曾參與開酒吧,軍火生意,礦土開采,這些在內陸的嘗試都是無用的。但他在精神上繼承了文學歷史里冒險家和漫游者的一切特質,以至于在反復的失敗與磨練中,他的靈魂克服了時代。

我曾在這部小說中獲得共鳴,愿意推薦給更多的青年,愿每個人都能找到瞭望與漫游的方式,用新的語言描述失敗,找到時代的出口。

《奇跡之年》

推薦人:金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這是青年作家東來的第二本小說集,在過往的奇跡與當下的平庸、在真理的綻放與對真理的無法承受、在向往他方的生活與此地的生活之間,作種種推敲與對話?!拔逅摹睍r代的新青年流行書寫浪漫的“出走”故事,實則“出走”只是一段未知旅程的開始,前途可能充滿艱難甚至危險。

東來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1年

就好像《奇跡之年》中的人物走向大漠深處,吉兇難卜、一片混沌。在邁過青春期的下一個寫作階段,必須處理洞察了生活的真相后——已經看穿了——如何繼續進入生活。攜帶著生活真相上路往往意味著冒險旅途開始了,因為真相、信念、承諾,在進入實際生活之后,會面臨扭曲、發生沖突、遭遇挑戰,這就需要領受“光”的人舍身到洪流之中,去求證、捍衛……人類在求證信念的同時,本身就伴隨著關切、焦慮與緊張感,與脆弱共生。誠如納斯鮑姆所言:“人性卓越之美,正是在于它的脆弱性。”脆弱性本身不值得歡迎,但我們必須將它設定為追求善好生活的、不可避免的條件,愿意暴露在不明朗的世界中,通過與一切無常事物的糾纏來萃取出真正的善,就好比明暗搖曳的光經受時代風雨摧擊。這種對于世界的開放性本身意味著青年人開始變得成熟、卓越與自由。

《文化失憶》

推薦人:陳以侃(青年翻譯家、書評人)

Kindle之前,我的讀書日大致就是在學院的幾個書架前游蕩,寄希望于某根灰撲撲的書脊后面藏著我之前沒注意的好東西。所以,偶然發現一本當年的新作Cultural Amnesia,就是克萊夫·詹姆斯的《文化失憶》,對我來說是個事件,重新布置了我的星空。

[澳] 克萊夫·詹姆斯 著 丁駿  等譯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0年

它為我展現了讀者和書、和語言、和思考之間一種理想的關系,它是一種分心和專注之間的悖論。首先,它是貪得無厭的,任何形態的才華,或者只是創作沖動,都有難以抵御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所有那些樂趣的廣度和精細程度,都來自于撲面而起的用功和沉浸。這種對立攜起手來,每一段都讓你體驗到詹姆斯所謂的“let enthusiasm rip”(讓熱忱放肆),那種篤定而強烈的好惡,那種在學問中體驗的狂喜之感,對我是種揭示。

或許更重要的,是在享受人類種種才華的時候,他提醒我們不要太安逸,要時刻提防毀損它們的力量。對詹姆斯來說,最兇惡的敵對勢力,就是那些意識形態家們,總想著強行概括文明,要把人類簡化到可供他們驅馳的程度。詹姆斯說,一句話表述書的主旨,就是人文主義建立在這樣一個信念上:任何信念都不能消除與它不相容的創造。我當時只感覺,對某種體質的深刻憎惡原來可以這樣表達,可以這樣實踐,詹姆斯在這部書中示范的自我教育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以后看到不是這樣讀書、這樣寫作的人,總覺得有些缺憾。

周恩來選集》

推薦人:田雷(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

收到薦書邀請時,我正在準備當天晚上的本科生課,當晚要講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國務院,手邊剛好放著兩卷本的《周恩來選集》。周總理的文集,其實并不屬于我讀大學時流行的那類書,但正如我在晚上課上對講臺下學生所說,在每一代和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周總理都占據著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他出現在黨史和國史中,每到誕辰和逝世的日子也總見我們的懷念,但嚴格說來,我們很少是通過他本人的文章、書信和講話來理解他的。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周恩來選集》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收錄各類文獻從1926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下卷則是建國之后,最后一篇《向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前進》,發表于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975年1月)。對于當今的年輕人以及大學生,拿我班上的大一學生來說,她們出生在新的世紀,周總理是一個歷史的偉人甚至是完人,但打開總理的選集,從文本中,我們可以讀到他的青年時代,在字里行間觸摸到他的風華正茂。1937年,他在武漢大學對戰時青年發表演講,“我們青年不僅僅有今天,而且還有遠大的未來……在積極方面,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期。它可以把我們這一輩的青年鍛煉得更偉大,前程更遠?!?943年,他在重慶紅巖寫下自己的七條“修養要則”,第五條說“適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第七條是“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在這些文字中,我們讀到了一個具體的、青年的周總理,他是一個比我們早出生一個世紀、胸懷中華崛起之理想的青年。

《風聲·雨聲·讀書聲》

推薦人:但漢松(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

1997年的夏天,我十八歲,高三畢業后的漫長暑假,在家鄉書店里如饑似渴徘徊,卻又不知道這種饑渴到底是什么。結果,我偶然翻到了朱學勤在三聯出的一本文集,書名是《風聲·雨聲·讀書聲》。幾十年后,依然記得這本書當時給我靈魂帶來的沖擊,那是我真正意義上青年時代閱讀的起點。

朱學勤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4年

里面兩篇文章至今記憶猶新,一篇是《我們需要一場靈魂的拷問》,講述了胡風在那個特殊年代作為知識分子的失格(因為讀了它,我進大學后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麥克法夸爾的,后來我參加學院讀書征文并獲獎的文章,正是寫的胡風),另一篇則是《兩個世界的英雄:托馬斯·潘恩》,講述的是一個先后參與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的人如何失去了祖國并遭到各方的背叛。朱學勤的書雖然與我日后從事的專業并無直接關系,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成年之后的閱讀道路——他讓我明白,青年讀者的使命不只是積累知識,更是讓自己的“小我”去遭遇、去面對家國(乃至世界)大寫的歷史,去尋找那些歷史上的失蹤者。

與中學語文課堂相比,青年時代的閱讀當然是更自由的閱讀,它將形塑我們與世界真正的關聯,它將決定我們啟程去往何處。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蛻皮的陣痛,伴隨著懷疑的煎熬與信仰的鍛造,但唯有憑借那種拷問式閱讀,反思式閱讀,才能讓我們敢于自由地思考,敢于讓目光觸及黑暗幽微的深谷。

這就是那一年,朱學勤的書給我的信念。我至今未忘。

《蘇格拉底的申辯》

推薦人:余明鋒(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哲學系副主任)

在五四青年節,推薦《申辯》這個古老的文本,初看起來頗為不合時宜,也缺乏新意??晌胰匀蛔龀鲞@個選擇,是基于以下三點考慮。首先,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越是價值觀紛爭的時代,越要閱讀經典。否則,就很容易被無盡的洪流裹挾而去,失去基本的生命定向??梢话愕慕浀?,艱深厚重,青年朋友們很難進入。《申辯》篇幅短小,故事性和感染力都很強,是個合適的入口。

[古希臘]柏拉圖 著 吳飛 譯
華夏出版社 2007年

其次,蘇格拉底做這場自我辯護時雖然已經69歲了,但他仍然有著飽滿的生命。這可能是這世上有過的最具青春氣息的講辭之一,蘇格拉底也是這世上有過的最具青春氣息的人。我想,從他身上,青年可以體會到一種鮮活的勇氣?!白灾獰o知”實為一種敢于直面自我,也敢于質疑一切虛假權威的勇氣,是一種嚴肅而開放的生命態度。也因此,在蘇格拉底身上,我們會看到關心自己和關心世界一體兩面。這正是我的第三點考慮。大多數人在當下往往落入其中一端,要么精致利己,要么陷入盲目的道德狂熱。生命的藝術卻運行于自我和世界之間,在這方面,蘇格拉底是永恒的青年之友。我也希望,朋友們讀了《申辯》之后,能夠成為蘇格拉底之友。

The Edifice Complex

推薦人:何志森(建筑師、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創始人、扉美術館館長)

15年前,我的建筑師同行送我了一本The Edifice Complex,沒想到這本書讓我真正重新開始審視“建筑”這個專業。在這本書的結尾,作者迪耶·薩迪奇(Deyan Sudjic )無奈地嘆息道,建筑師們有朝一日終將無一例外地發現,定義或操控自己的總是 “大人物們” 重塑世界的欲望和野心。

在過去的15年里,迪耶·薩迪奇的這聲嘆息也一直讓我對“建筑師”這個群體保持警惕,也無時無刻在提醒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一名建筑師。不論迪耶·薩迪奇的嘆息是否無可避免,在我后來發起的所有的mapping工作坊里,我都希望學生們可以更多地體察和理解“小人物們” 對日??臻g的使用和需求,并練就一雙關注普通人生活的眼睛。這雙眼睛將會永遠伴隨他們,在那溫和而敏銳的目光中,蘊藏著力量。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穆棱市| 土默特左旗| 颍上县| 淮滨县| 忻州市| 民勤县| 黄山市| 临城县| 玉树县| 高雄市| 工布江达县| 隆尧县| 乌苏市| 佛教| 哈巴河县| 遂平县| 丹棱县| 乌拉特中旗| 天全县| 临漳县| 仪征市| 柳林县| 漳浦县| 饶平县| 阿荣旗| 佛教| 西昌市| 富平县| 民丰县| 环江| 桐乡市| 灵石县| 台江县| 吉木乃县| 澳门| 西峡县| 阿克陶县| 溧水县| 普格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