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4月28日,光大信托披露2022年年報。
報告期內,光大信托實現營業收入43.16億元,同比下滑30.43%,實現凈利潤11.88億元,同比下滑23.81%。
具體來看,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41.88億元,占比為97.03%,同比下降26.45%,其中信托手續費收入為39.84億元,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為2.04億元。
從發展來看,光大信托此前增長迅速。2014年,光大信托管理資產規模僅為577億元,當年凈利潤1.45億元,排名處于行業倒數。而截至2021年末,光大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0957.03億元,超越了“信托一哥”中信信托的9787.78億元。
2022年,光大信托結束了資產規模的“高歌猛進”,管理規模跌破萬億。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光大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余額9,504.66億元,同比下降13.26%。其中,融資類信托資產余額1,781.14億元;投資類信托資產余額4,575.47億元;事務管理類信托資產余額3,148.05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固有資產質量保持平穩,但受宏觀經濟承壓、新冠疫情反復、房地產領域風險仍在釋放、行業面臨艱難轉型等影響,信托業務資產質量承壓,房地產領域管控壓力加大。”光大信托在財報中表示。
光大信托并未在年報中披露涉房信托業務的風險,但從公開資料來看,過去一年中,地產行業處于下行期,光大信托或受拖累。
一是監管罰單。2022年9月,甘肅銀保監局公布了兩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光大信托共計被處以230萬元罰款,4名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處罰。
罰單信息顯示,光大信托因向監管部門報送的數據不真實,違規調節風險監管指標,違規向不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被處以180萬元罰款。光大信托資本市場與投資總部總經理楊寧、時任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彭建平、風險總監姚恒民均被給予警告,并分別被處以5萬元罰款。
光大信托因對信托資金的投后管理不到位,未對融資人是否按約定用途使用信托資金進行有效的檢查監測,造成資金被融資人股東挪用,增加了政府隱形債務而被甘肅銀保監局處以50萬元罰款。其金融市場部董事副總經理鄒冰也被給予警告。
對此,光大信托在財報中表示,公司高度重視處罰問題,對處罰涉及相關事項均已整改完畢,將引以為戒,不斷提高合規風控意識,遵守監管法規及公司內部各項管理規定,把防范風險、合規經營放到首位,切實做到恪盡職守,認真履職,最大程度維護受益人利益。
二是卷入光大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案,光大信托深圳區域多人被帶走調查。
4月13日,據第一財經報道,光大信托深圳區域多人被帶走調查,案件涉光大信托與多家房企合作的深圳舊改項目?!皫讉€項目爆雷,出現了大規模逾期,無法兌付,調查發現在資金出借過程中有行賄受賄行為。具體目前不清楚案件所涉的房企和具體項目。”
據界面新聞從業內了解,光大信托部分產品穿透后存在已經出現風險的地產項目,但目前在投資者層面并未逾期,全部得到了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