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資本論 毛麗娜
“只有米哈游才能打敗米哈游。”
《原神》上線近三年,開放世界+二次元成了各路廠商排兵布陣的主戰場,前有完美世界的《幻塔》,后有近日發布實機演示的《鳴潮》(庫洛游戲),但沒有一個能撼動目前《原神》的霸主地位,更別說取而代之。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能夠終結《原神》上升勢頭的手游,只能來自于米哈游自己
——崩壞宇宙4.0的《崩壞:星穹鐵道》(后文簡稱“《星鐵》”)、二次元動作游戲《絕區零》。從誕生那刻開始,這兩款游戲便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星鐵》于今年率先宣布公測并開啟下載預約,截止到公測前一天(4月25日),這款游戲已經在114 國ios應用商店免費榜登頂。
4月26日,《星鐵》公測正式開啟。開服后不久,就有人貼出截圖,在二手交易市場閑魚,uid為100005200的賬號,標價9999,顯示已賣出。而閑魚上其他,有較為強力角色的初始賬號,售價在150元左右。
作為繼《原神》之后,米哈游最新推出的手游,它能否如外界預期的那樣“革了《原神》的命”,米哈游的IP宇宙又是否會因為它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完整?
預言家游報于《星鐵》開服后第一時間進行了深度體驗,并與多位玩家、游戲人交流發現,《星鐵》的誕生匯聚了外界的期待與米哈游的野心,但它絕不會成為下一個《原神》,而是米哈游“崩壞宇宙”野心中的一塊碎片。
上午排隊,下午棄坑
從預約成績來看,《星鐵》當得起一個“爆”字,但預約的火爆并不代表公測及長線運營也會一直“爆”下去。更值得玩味的是,開服后的《星鐵》并未能沖上熱搜榜單,反倒是隔壁《原神》的新角色白術pv,在發布后1個來小時便沖上熱搜。
《星鐵》在多國榜單的登頂并不令人意外。游戲策劃賽賽甚至認為“如果沒在海外多國登頂,那才令人意外”。確實,在這三年里《原神》的成績,特別是在海外可以說是攻城略地無人能阻,加之歐美地區上半年并未發布多少重磅手游,《星鐵》預約登頂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星鐵》的預約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神》玩家。最近《原神》正值大版本更新前的長草期,這些做了日常無事可干的玩家,涌入了同是米哈游出品的《星鐵》,有些人甚至連《星鐵》是什么類型的游戲都不知道。
部分app開屏,《星鐵》廣告
比如玩家雪莉酒。
雪莉酒是《原神》開服玩家,“既然是米哈游的新游戲,我肯定要試試的”。直到公測前一天,她才知道這是款回合制游戲。和雪莉酒想法一致的大有人在,據她介紹她所在的《原神》玩家群中幾乎有2/3都預約了《星鐵》,群聊的話題也早就從《原神》變成了《星鐵》。
只是這股熱乎勁兒,沒能堅持到公測后的第四個小時。
26日上午八點半左右,《星鐵》比預告中早了近90分鐘開啟公測,雪莉酒們懷揣著興奮的心情進入游戲,但一輪體驗下來,很多人在中午便選擇直接棄游跑路。
“這和《原神》差得也太多了。”必須承認,對于不少人而言,《原神》就是他們接觸的第一款二次元手游,于是他們很理所當然地認為《星鐵》應該就是《原神》的模樣,當兩者從玩法上就是完全不一樣的。
《原神》是開放世界世界,自由度相對高。雖然最近的版本中,出于賣卡的需求,米哈游開始通過卡主線、開放新地圖等方式,引導玩家跟著劇情走,但在地形探索方面,《原神》仍舊具備較高的自主探索性。
《星鐵》則是回合制游戲,主控角色不具備攀爬、跳躍等技能,只能隨著指引在地圖上平地跑圖,這讓在《原神》中習慣了上山下海的玩家很不適應。或許正是因為沒了跳躍、攀爬,平地跑圖的《星鐵》比《原神》更容易讓人產生暈眩感,“玩一會就得停下來歇一歇”。
其次,則是戰斗方式的不同。《原神》是即時戰斗制,玩家可以通過配隊、及時切換角色、引發元素反應等方式,獲取戰斗勝利。這也是《原神》玩法帶來的樂趣之一,你的角色或許并非五星,但即使是全四星隊也可以靠著操作和配隊打逆風局。
《星鐵》則為回合制戰斗,從玩法變化上便不那么豐富。當然米哈游在其中加入了“弱點擊破”,來提升玩法體驗,但回合制帶來的戰斗爽感始終不及即時戰斗模式。
“在《原》我能靠高貴的手部乘區(操作)獲勝,回合制這就純純看數值了,無聊。”
繼承米家游戲一貫傳統,《星鐵》的指引點到為止而非保姆式,這就讓從《原神》來的玩家,對著一堆“毀滅”“同諧”之類的新名詞更加摸不著頭腦。
“不瞞你說,我們群體驗過《星鐵》的人跑了一多半,剩下的人也打定主意不氪金,在這邊消磨時間到《原神》4.0版本開了就跑。”
看著各家媒體及平臺,忙不迭地為《星鐵》報喜,預言家倒覺得有些為時尚早。有了《原神》的底子,把人吸引進來不難,但如何留住這些人,才難。
誰阻擋了氪金腳步
時間有限,預言家在自己所屬的三個游戲群,約140名《星鐵》玩家中做了個小統計。
其中約有121人是《原神》玩家,剩下的19名中,有15人是《崩壞三》玩家,剩下4人則是看到其他人玩跟著湊熱鬧的。在公測首日,明確表示會繼續留下來的,僅有50人左右。而在這50人中,首日氪金人數為4人,且多為30元小月卡,其他人則稱起碼要體驗一周才決定是否氪金。
這種心態,是《星鐵》玩家的一種縮影,這一點通過4月26日日本氪金榜的情況也能證明,這一天的氪金榜冠軍,是發售六年多的《FGO》,而《星鐵》僅排第三。
眾所周知,因賬號捆綁方式易被找回等原因,米哈游旗下產品的二手賬號售價都不高。氪佬基本都是沖著游戲內容及提升體驗去充值,而不是準備靠手中靚號賣二手回本。《星鐵》玩家對氪金持觀望態度,則與他們對游戲充滿顧慮,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長久玩下去有關。
作為前《崩三》玩家,現《原神》玩家,預言家站在絕對中立的立場來看《星鐵》得出的結論是:從技術力角度看,這是一款能給人驚喜的、水準線以上的游戲,從玩家角度看,作為“崩壞宇宙”的新成員,它談不上新手友好。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一些游戲人的贊同。
先說優點。
《星鐵》在3d方面的技術更嫻熟,人物對話時角色的表情都會跟著變化,特別是微表情的處理;音樂和配音是米哈游的強項不必多說,預言家發現《星鐵》中一些配音細節也做出了調整,比如在空曠的場景,角色對話是有回聲的;地圖指引中,列出了該區域還有多少寶箱沒拿,玩家探索變得更有目的性;《原神》中被詬病的“體力沒了”,在這作得到修正,體力無上限,不再阻礙探索。
此外,游戲中加入了類似微信的通訊系統,玩家與游戲中角色可以通過該界面聊天,互動性與沉浸感方面的提升有所提升。
從內容來看,這作的文本信息量大到驚人,不止主線劇情,支線劇情甚至是地圖上隨便一個可交互的路人NPC處,玩家都會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你是文本愛好者,或崩壞系列老玩家,這種超大信息量文本令人驚喜,而如果你是慕名而來,此前只接觸過《原神》的玩家,那這種信息量,就有些趕客了。
“回合制游戲的玩法太枯燥了,即使米哈游做了弱點擊破、屬性針對這樣的調整,也難改它這種你打一下我打一下的無聊本質。”游戲策劃周周認為,回合制游戲想要留住玩家,靠的一定不是玩法,而是游戲內容本身,“廢狗(fgo)、肝肝鼠(陰陽師),都是靠著內容還有游戲內社交留人的”。但《星鐵》和《原神》一樣,屬于輕游戲內社交產品,所以更依靠內容本身攬客。
問題就出在內容上。
和《原神》那種由淺入深的世界觀不一樣,《星鐵》的世界觀本身就帶著點理解門檻。《原神》進入到第三個年頭,文本信息量也很大,但在蒙德這個新手村,一切文本及信息都是偏向于新手友好、便于理解的,任務的推進也是如此。
而《星鐵》不一樣,從先導部分到正式進入游戲,如果對米哈游崩壞宇宙底層世界觀沒點基礎知識,會玩得一頭霧水。隨著等級提升,各類任務的開啟,又會有新的海量信息涌入,比如“模擬宇宙”玩法中,涉及了大量與克蘇魯神話有關的信息。像預言家這樣的文本愛好者,也不得不停下來消化一番文本,就導致整個游玩的體驗非常累。
“米哈游對內容和世界觀的打磨是業內公認的細,但就看《星鐵》這個文本量,如果我是普通玩家,我可能會受不了直接跑路。”周周表示,回合制游戲的探索自由有限,看劇情是一大樂趣,但《星鐵》的龐雜信息量讓他這個社畜感受到了一絲負擔。
在與其他幾位游戲人交流時,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星鐵》很大,也很細。
大,是說它整個呈現出的賣相,以及它的底層世界觀設定;細,則是它埋梗之多,多到讓這些游戲人們都覺得“米哈游是瘋了吧”。游戲中的垃圾桶、信箱都可以互動,甚至還有“垃圾桶文學”。
“其實從最終成品來看,它更像是一款有抽卡系統的單機游戲。這個內容量,如果是單機我能給它打到90分,但它是手游,現在玩下來有種太重的感覺。”
玩法本身不如《原神》爽快、探索自由低、文本理解有門檻,上述原因或許就是讓玩家下不定氪金決心的原因。
米哈游為何要這樣?
從《星鐵》中的細節調整不難發現,米哈游并非“一貫傲慢,聽不進玩家意見”,《原神》中玩家反映過的體力問題、圣遺物問題等,在《星鐵》中都得到了調整。
而這些細節的調整,更顯得米哈游對另一件玩家怨聲載道長達三年的問題,采視冷處理態度的反常——即劇情無法跳過問題。
無論是2020年公測的《原神》還是新鮮出爐的《星鐵》,雖然劇情量龐大,但米哈游就是不肯添加劇情一鍵跳過功能,玩家只能耐心等待對話結束。這一點,也被視為“米哈游傲慢”的鐵證。
但如果跳出游戲本身,崩壞系列的運營、回合制的設計以及IP打造等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米哈游的野心不止于打造崩壞系列手游IP,而是以《崩壞》《原神》《未定》等游戲,編織米哈游宇宙。
以游戲產品本身,及米哈游自創的“世界泡”“量子海”之類的概念來解釋米哈游宇宙,理解起來過于復雜。預言家以韓娛SM公司的打法來解釋米哈游的宇宙計劃,便于讀者理解。
SM在推旗下新組合時,經常會采取老帶新的方式,有些新組合成員甚至就是老組合成員的親戚,比如少女時代前成員Jessica是f(x)成員Krystal的親姐姐。這種老帶新的方式,讓粉絲不自覺地分一些愛給新組合,“都是自家孩子”。
這幾年看到家族飯已經具備龐大規模后,SM開始打造“曠野宇宙”企劃,將旗下所有藝人置于統一世界觀下,他們的歌曲釋義、MV劇情等,都圍繞著“曠野”展開。這樣做的好處是藝人不再需要極強的個人魅力去吸粉,只要ta扮演好曠野宇宙中的角色,愿意為這套世界觀買單的人就會喜歡ta。
回到米哈游宇宙,《星鐵》《崩壞》系列等游戲,就是SM旗下的藝人,而靠“演員串場(同一CV在不同游戲中為有關聯的角色配音)”就像是組合間的老帶新,而虛數樹、量子海,就是米哈游版的“曠野宇宙”底層世界觀。
在玩家追求戰斗爽感的當下,《星鐵》反其道而行走起回合制,或許也因為它和《原神》的定位不同。
《原神》的任務是破圈,它身上的二次元色彩不那么濃烈,在劇情中對米哈游那套米家宇宙的體現也沒那么直接。如前文所說,它是新手友好類產品,負責“把人騙進來”。
而《星鐵》則是對這些玩家進行篩選,并灌輸米家宇宙觀的作品。回合制的優勢不在于戰斗,而是劇情,《星鐵》的過場動畫細致精美程度,可以直接對標番劇。“就當是看番了”,抱著這樣想法玩下去的人,就是米哈游“騙進來殺”的對象。
包括米哈游創始人劉偉自己也說過,米哈游的目標并不是做游戲,而是做宇宙,“在2030年打造出10億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崩壞神域”。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么《星鐵》要做玩法天花板低的回合制,為什么劇情量這么大還不能一鍵跳過?因為它不僅是一款游戲,某種意義上還是米家宇宙觀的最新宣傳片,既然是宣傳片了怎么可能跳過不看。有意思的是,在本文截稿前,預言家看到游戲群有玩家表示,“昨天剛玩覺得挺無聊,去補課了一番世界觀,現在能看懂劇情了,開始上頭。”
眼下《星鐵》上線才兩天,報喜也好唱衰也罷都過于武斷,但從玩家反饋來看它取代《原神》的可能性極低。大概因為它出生于米哈游,所以外界對他有了過重的期待,而實際上它很有可能并非一款超越某某的野心之作,而是補全米哈游宇宙計劃的一塊磚。
“風帶來故事的種子,時間使之發芽”。這顆種子最終是成為參天大樹,還是中道崩殂?讓我們繼續觀察米哈游未來會書寫什么樣的故事。
來源: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