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除了密集披露的年報和季報,各家公司召開的業績會也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4月27日和28日上午,兩大光伏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綠能(601012.SH)分別召開了業績說明會,并回答了眾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今年一季度,隆基綠能實現營收283.19億元,同比增長52.35%;歸母凈利潤36.37億元,同比增長36.55%。這一增速不及已經公布季報的其他組件龍頭。
28日,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業績會上表示,一季度,在行業產業鏈價格變動背景下,隆基因為自身有很大規模的硅片,采取了穩健的應對策略。
“回頭看,穩健的策略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使隆基1-2月外銷硅片幾乎沒有盈利。”鐘寶申坦言。
去年10月末,硅片企業TCL中環(002129.SZ)下調硅片報價,硅片端迎來年內首降。一個月后,光伏硅料價格也迎來下降。因產能相對較多、年末消化庫存等原因,之后硅片價格一度快速下跌。
今年1月,硅業分會統計的硅料均價跌至不到18萬元/噸,較去年高點下降了四成多。但僅一個月后,受到春節假期、采購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硅料價格在2月初重回漲勢,反彈至24萬元/噸以上,并維持了一個月左右。3月起,隨著新產能釋放,硅料價格重新邁入下行通路。
鐘寶申稱,在1月硅料下跌過程中,隆基曾和一些硅料廠做了協同,由硅料廠根據終端硅片價格來調節硅料價格,這可以使隆基前期采購的硅料,不會因為價格持續下跌而導致虧損。
但隆基未預料到,過剩情況下,硅片價格在下跌后又出現了反彈。這導致隆基硅片收益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當時看到硅料快速下跌時,隆基根據低價硅料的成本核算,簽訂一定量的低價硅片訂單,這部分硅片交付也帶來了部分損失。
鐘寶申對二季度業績持積極樂觀的態度。“4月硅料價格緩降,企業的盈利和經營均進入到平穩狀態。”他表示。
隆基綠能還在此次業績會上透露,HPBC項目投產進度比預期略有延遲,因為該技術從電池到組件均是全新工藝,一季度HPBC組件不達預期,低于計劃。4月份HPBC產線已經正常,處在滿產狀態。
去年11月,面向分布式應用場景,隆基綠能推出了基于HPBC電池技術的全新組件Hi-MO 6系列產品。
今年3月,隆基西咸新區年產29 GW的HPBC電池項目已經全面投產。此前,該公司今年計劃HPBC組件出貨量20 GW。
鐘寶申表示,HPBC今年出貨目標占總體的15%-20%,明年會大幅提升。
鐘寶申認為,HPBC是為場景而打造的一個核心、差異化技術,市場對其是有期待的。
去年末,隆基電池產能達到50 GW,組件產能85 GW,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缺口。該公司表示,需要新建一部分電池產能,來迅速提升電池配套比例和自控能力。
鐘寶申預計,接下來3-4年,全球光伏組件遠期市場需求在500-1000 GW之間。
隆基綠能在年報中提及,未來光伏行業制造產能趨于分散化。2022年,逆全球化趨勢明顯,隨著國際地緣政治和進出口貿易政策的變化,世界各國均在制定或考慮出臺鼓勵制造業回流本土的政策。
鐘寶申稱,未來隆基將繼續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越南,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和美國公司合資建設5 GW組件廠。在中東、歐洲、拉美等地區,團隊還在分析全球合適的投資計劃,保持密切關注。
光伏企業海外設廠,是當前各大投資者關心的話題之一。4月27日,全球硅料和電池老大通威股份在業績會上透露,其目前暫未有明確的海外光伏投資項目,但在積極研究各地政策。
該公司認為,光伏產業出海不僅需要當地政策的支持,還需要包括土地、電力、人才、產業鏈相關配套等要素資源的共同支撐。
通威股份在業績會上重點談及了組件業務的發展。該公司去年開始進軍組件環節。
通威股份新上任的董事長兼CEO劉舒琪認為,通威加速布局組件業務后,能充分發揮自身上游高純晶硅及太陽能電池的技術成本質量優勢,建立更穩健的光伏產業結構。
本次年報及季報業績會,是劉舒琪首次以公司董事長身份出席。

今年3月起,硅料價格連續下滑。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稱,硅料價格取決于供需關系。當前硅料供需矛盾已明顯緩解,硅料價格處于相對平穩階段。
他認為,下半年部分企業新建產能會逐步釋放,但硅料產能建設運行有較高的技術資金、人才壁壘,產能建設過程中會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同時,下游裝機空間廣闊,全球主要地區的下游新增裝機需求也很難以準確預估。硅料產能投建情況和下游需求息息相關。總體而言,硅料價格逐步向下緩行。
通威股份表示,目前該公司投產以及在建共計有25 GW的TOPcon電池產能,后續將有16 GW新電池技術產能投資規劃。
截至4月28日收盤,隆基綠能下挫3.06%,收于34.87元/股,總市值約2644億元,創兩年多以來新低;通威股份上漲0.1%,收于39.83元/股,總市值約179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