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4月28日,“信托一哥”中信信托發布2022年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合并口徑下,中信信托實現營業總收入64.38億元,較上年下滑25%,凈利潤30.16億元,較上年下滑13.90%。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47.66億元,上繳國家各項稅費26.04 億元。
受大環境影響,中信信托雖然業績有所下降,但凈利潤近八年來一直保持在30億元以上。
自2015年以來,中信信托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一直在萬億元以上,但2021年,中信信托資產規模壓降為9788億元,跌破萬億,其中收縮部分主要為城投融資業務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信托的管理規模又重回萬億。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信信托信托資產余額為15,409 億元,同比增長57.42%,主要是增加了工商企業領域,收縮了城投和房地產業務。
財報數據顯示,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信托資產規模大幅增加6510.94億元至8481.99億元,與2021年末數據同比增長330.33%。
投向證券市場領域的規模,延續了去年的增長趨勢,增加384.47億元至1552.93億元,同比增長32.90%。
房地產信托等領域則繼續呈現出規模壓降的趨勢,投向房地產的減少357.25億元至1243.61億元,同比下降22.32%
與此同時,中信信托還在財報中披露了風險化解的成績單。
中信信托表示,2022 年,民營地產及部分地區的城投業務風險持續暴露,行業整體風險形勢十分嚴峻,公司站穩投資人立場,始終堅持人民性,積極化解風險,高級管理層分工協作,親自牽頭、親自下場,“一案一策”處置風險項目。
其中,中信信托與中信銀行、中信城開協同實施了深圳佳兆業項目紓困方案,有效化解了項目風險;攜手華融公司,設立融創上海董家渡項目紓困財產權信托,為剩余債權增加了還款來源保障;成功實施恒大廣州球場項目債務重組方案,取得了 地方政府、合作機構、投資者和信托公司多方共贏的良好效果;圍繞核心資產抓手,以打促談,多措并舉,最終促成云南水務項目執 行和解、重慶藍光項目賣斷,實現本金及相應利息的全額清收;成功拍賣轉讓方正世紀固有貸款項目債權,標志著這個處置過程歷時三年多的固有不良資產的成功回收,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中信信托表示,近三年來公司大力壓降涉眾房地產和地方城投業務規模,涉眾房地 產業務規模降幅達到 72%,涉眾地方城投業務規模降幅達到84%,涉眾信托資產風險敞口顯著降低,新增展業的資產質量穩健提升。
信用風險方面,報告期內,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交織房地產行業、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重點領域的持續風險暴露,信托行業的信用風險整體承壓。中信信托持續嚴格履行受托人盡職管理職責,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化解風險,及時進行信息披露,必要時將采取法律手段,最大程度維護委托人合法權益。
報告期內,中信信托順利完成142 個融資類信托項目的終止清算,累計分配信托本金1,266 億元。
截至2022年末,中信信托的固有資產質量不良率為2.03% ,較年初下降0.41個百分點。
中信信托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在業務審批及投貸后管理各環節做好信用風險的識別、研判、緩釋與化解工作,定期評估固有資產質量,執行資產五級分類,計提充足的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