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養豬大戶牧原股份(002714.SZ)2022年業績大漲。
4月27日晚牧原股份披露2022年年報,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8.26億元,同比增長58.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2.66億元,同比增長92.16%。公司擬每10股派現7.36元,分紅總額超40億元。
盡管2022年牧原股份經營情況良好,但今年一季度公司盈利能力急轉直下。同日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98億元,同比增長32.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8億元。
牧原股份主營業務為生豬的養殖銷售、生豬屠宰,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種豬及白條、分割品等豬肉產品。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有養殖產能約7,500萬頭/年;共投產10家屠宰廠,設計屠宰產能2,900萬頭/年。
整體來看,2022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6120.1萬頭,其中商品豬5529.6萬頭,仔豬555.8萬頭,種豬34.6萬頭;2022年公司屠宰生豬736.2萬頭,銷售鮮、凍品等豬肉產品75.7萬噸。
成本下降、豬價上漲是牧原股份2022年盈利的主要因素。
成本方面,牧原股份在近期的調研中表示,公司2022年全年平均商品豬完全成本在15.7元/kg左右,完全成本在下半年有明顯下降,第四季度公司商品豬完全成本已降至15.5元/kg以下。2022年末較年初飼料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商品豬完全成本影響在0.9元/kg左右,剔除相關影響后,公司已基本實現年度成本下降目標。
東莞證券4月28日研報指出,伴隨著生產指標改善、非洲豬瘟等管理水平提高,2023年牧原股份養殖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豬價方面,我國生豬市場存在明顯周期性特征,一般3-4年為一個周期。2019年-2022年為一輪完整的豬周期:2019年生豬出欄量下降,全年均價同比漲幅較大;2020年生豬價格基本維持在較高的水平;2021年生豬價格快速下滑,多家豬企虧損百億。
到了2022年,豬價處于周期底部震蕩階段,其中上半年總體較低,從4月開始反彈上升,至10月達到年內最高點。年度最后三個月又連續下跌,波動較大。今年一季度豬價持續下滑,牧原股份陷入虧損泥潭。
中國銀河證券也在4月28日研報中指出,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業績下行主要源于生豬價格持續低迷。
從產銷快報來看,2022年3月-10月牧原股份生豬單位售價持續上漲,由11.67元/公斤上漲至26.05元/公斤。但2022年10月至今公司生豬單位售價持續下滑,今年一季度售價在14.49元/公斤至15元/公斤左右。

2022年四季度至今豬價連續下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欄增多,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2月份生豬出欄量環比增長18.3%,同比增長7.3%;二是消費偏弱,餐飲和集體消費仍處于低迷恢復期,豬肉消費呈現“旺季不旺”現象。
中航證券4月25日研報認為,生豬價格行情磨底。行業供給較為充裕,疊加處于消費淡季,生豬行情整體低迷,但短期下行壓力或也有限。供給方面,豬病推動下,前期壓欄大肥豬的陸續出清,多數地區集團場出欄節奏放緩,加之散戶抗價惜售,對價格形成支撐。需求方面,五一、端午等節假日豬肉消費的增加,豬肉消費有望延續恢復。
牧原股份研判未來豬肉需求維持在高位,計劃擴產。公司曾在調研中表示,根據目前生產經營規劃,公司今年資本開支預計在100億元-150億元左右,包括養殖場、屠宰廠建設及相關維修改造費用等,實際資本開支可能會根據市場環境與經營情況的變化而發生增減。
同時牧原股份也披露募資計劃,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0億元公司債券,用于償還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債務、優化公司債務結構、補充流動資金。
4月28日牧原股份高開低走,尾盤小幅拉升,截至收盤漲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