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4月28日,中信信托披露2022年年報。
2022年,中信信托實現營業總收入64.38億元(合并口徑,下同),同比下降25%;實現歸母凈利潤30.12億元,同比下降13.95%。
據中信信托方面表示,近八年來,公司凈利潤一直保持在30億元以上,有望連續15年凈利潤位居行業前三名。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計498.95億元,較期初提升1.16%;負債總計125.36億元,較期初下降6.89%。
中信信托年報分析,在新發展形勢下,一方面,傳統信托業務規模持續下滑,對信托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創新類業務多處于起步階段,短期內難以形成業績支柱,例如:服務信托業務在很多業務場景中還缺少必要的配套制度支撐,同時也面臨著前期投入大、市場競爭不規范等諸多挑戰。
這從中信信托的收支結構中不難發現。
報告期內,對中信信托收入貢獻較大的三大支柱都出現了明顯收縮。其中,2022年,中信信托手續費及傭金收入47.66億元,同比下降17.56%;而利息凈收入更是較2021年收入下滑超過五成,投資收益下滑幅度也在四成以上。
與此同時,2022年,中信信托其他收益同比提升21倍至1365.57萬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也收窄至-1.42億元。
營業支出方面,從報表中可發現中信信托進行了大幅優化。其中,業務及管理費同比減少了35.93%,其他業務成本更是同比降低82.79%。

針對上述業績變動,界面新聞記者致電中信信托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2022年,在監管機構醞釀出臺信托業務新分類的背景下,中信信托表示公司積極探索、主動應變,加快推進業務轉型,持續優化資產結構。
信托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信信托信托資產余額為1.54萬億元,較2021年末提升57.43%。全年新增信托項目944個,實收信托8905億元;為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264億元。
信托資產中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占比39%;截至2022年末,公司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和慈善信托服務客戶超過4400名,受托資產規模超過630億元,同比增長13%。
從信托資金投向看,2022年,中信信托投向工商企業的資金大幅增長3.30倍至8482億元,占信托資金比重也由2021年的20.14%提升至55.05%;同時投向證券市場的信托資金也有不小提升,較2021年增長32.9%至1553億元。但投向基礎產業、房地產以及金融機構的信托資金有所減少。

固有業務方面,據中信信托介紹,固有業務主要是資產業務,2022年,公司固有資金繼續加大標品投資,新增投資規模中 63%投向標準化資產,涵蓋固收、權益、混合等類型,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報告期末,公司本部固有資產總額388億元,同比增長6%。
風險項目化解情況上,據中信信托總結,2022年,公司成功實施深圳佳兆業項目紓困方案、恒大廣州球場項目債務重組方案,設立融創上海董家渡項目紓困財產權信托,促成云南水務項目執行和解、重慶藍光項目賣斷,拍賣轉讓方正世紀貸款項目債權,有效化解了項目風險,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截止2022年年末,中信信托完成142個融資類信托項目的終止清算,累計分配信托本金1266億元。與此同時,近三年來公司大力壓降涉眾房地產和地方城投業務規模,涉眾房地產業務規模降幅達到 72%,涉眾地方城投業務規模降幅達到84%,涉眾信托資產風險敞口顯著降低,新增展業的資產質量穩健提升。
展望未來,中信信托表示,公司將在既有業務布局的基礎上,圍繞“大型金融機構綜合服務商、實體企業綜合金融方案解決者、地方政府綜合信托合作者”的發展定位,大力推進各項改革舉措,加快業務轉型創新和結構優化,努力防范和化解風險,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懈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