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成為全球性創新藥企是百濟神州一直以來的愿景,在完成三地上市之后,百濟神州的漫漫創新路依舊很長。
作為高瓴資本的心頭好,百濟神州近年以來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不斷擴大的虧損也給其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
4月25日晚,百濟神州發布了2022年財報,財報顯示,百濟神州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95.66億元,同比增長26.1%;凈虧損136.42億元,創歷年最大虧損,較2021年的97.48億虧損進一步擴大,累計未彌補虧損為509.72億元。
對此,百濟神州表示,隨著公司持續進行候選藥物開發及尋求監管機構批準、商業化在研藥物,公司存在未來繼續虧損的風險,且虧損可能會在近期內進一步擴大。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百濟神州現金的期末余額為201.1億元,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為-57.6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產品銷售放量,達84.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07.3%。這也意味著在創新藥收入方面,百濟神州正式超過恒瑞醫藥的81.16億的創新藥收入,成為國內創新藥的老大。
此外,盡管其虧損幅度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是其研發費用也達到了111.52億元,創下歷年研發投入的新高,同比增幅16.92%。
眾所周知,創新藥研發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行業,作為專注發開抗腫瘤藥的企業,尤其當下醫療行業并非是市場的熱點,百濟神州以此“燒錢”的速度,后續再融資問題都是其未來要考慮的重點問題。那么百濟神州未來的機遇在哪?挑戰又在哪?
百濟神州背后的男人
百濟神州的故事,始于其創始人王曉東。
作為一個80年代初參加高考的人,時代給予了王曉東機會,他也順利的抓住了時代的紅利,成為了時代的佼佼者。
當時美籍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吳瑞發起了CUSBEA項目,主要是選拔生物化學和生物分子學的優秀學生。由于當時王曉東的英語比較好,所以這些考試對他來說難度并不大,就這樣他很輕松的獲得了留學的資格。
1985年,王曉東赴美留學。1991年其順利的獲得了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其后便跟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茨坦和邁克爾·布朗從事相關研究。
在長達十年的工作與學習之后,王曉東覺得時機已到。于是在1995年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研究細胞凋亡。
在細胞凋亡的研究上,他創造性的揭示細胞程序性死亡的凋亡通路,首次發現了線粒體作為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機理,把細胞凋亡由線粒體的上游調節和下游執行通路連接起來。這徹底顛覆了一直以來對于線粒體提供能量和代謝場所的傳統認識,對癌癥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意義非凡。
這為日后王曉東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2003年,王曉東應邀回國創辦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次年,憑借著細胞凋亡領域的成就他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學院的院士,這一年他只有41歲。
到了2010年,一場聚會讓把他跟百濟神州的另外一位創始人歐雷強牽在了一起,當時正好有投資人邀請王曉東出山,所以兩人一拍即合,立志要做全球最好的抗癌新藥。
2011年2月,兩人在中國成立了百濟神州,不僅如此,百濟神州還組建了全球一流的實驗室,然后從默沙東、輝瑞、強生挖來了大量的骨干,組建了一個強大的團隊,10多種新藥同時研發。
就這樣,百濟神州很快的走向了正軌,并且在2013年獲得了德國老牌制藥企業默克4.65億美元的專利購買費用,其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后,還獲得眾多資本的青睞,其中高瓴資本美股第一大重倉股就是百濟神州。
“激進”的百濟神州,何時盈利?
研發費用超過營收,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其實都是很危險的。
對于這類企業而言,現金流以及良好的融資渠道是保證其是否能繼續走下去的根本因素。最近兩年,美聯儲的加息讓創新企業吃盡了苦頭,其企業的估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百濟神州似乎并沒有被資本市場拋棄,其A股自去年十月至今漲幅達到了88%,市值更是超過了2100億元。
在研發投入上,百濟神州則更為夸張,2022年的研發投入為111.52億元,其營收也只有95.66億元,賬面現金為201.1億元。
那么,為什么面對超過136億元的虧損,百濟神州依舊敢如此大的力度投入到研發上來?是什么給了百濟神州“激進”的勇氣?
答案就在產品上。
2022年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全球銷售額為38.29億元,同比增幅為270%。該產品在美國獲得巨大的反響,銷售額占到了其全球銷售額的近70%,達到了26.44億元。
目前,澤布替尼膠囊已在全球近70個市場獲批多項適應癥,包括在歐洲、美國獲得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適應癥的批準。
其另外一款產品PD-1產品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全年銷售額也達到了28.59億元,這兩款產品的成功,讓百濟神州有了“激進”勇氣,其研發方面的投入也更為大方。
除此之外,百濟神州還擁有約50款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和商業化階段產,根據其財報顯示,百濟神州的多款藥物已陸續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包括BCL-2抑制劑、TIGIT抗體、OX40抗體、BTK CDAC、HPK1抑制劑、LAG-3抗體等。
眾所周知,創新藥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長周期、投資大的行業,但是如果產品研發成功,其帶來的回報也往往是驚人的,目前百濟神州已經取代恒瑞醫藥成為中國創新藥的龍頭老大,其未來的前景勢必將更加廣闊。
綜合而言,盡管其目前虧損還在擴大,且盈利周期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是一旦越過了盈虧平衡的節點,百濟神州的利潤增長速度可能會超出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