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林騰 張夢月
回歸OPPO后的一加手機,給低迷的手機市場增加了變量。
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臺,同比下降了11.8%。然而在市場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納入一加雙品牌調整后的OPPO,卻以19.6%的市場份額排名國內手機市場第一。
其中,一加手機同比增幅超過300%,幫助OPPO重奪中國第一。
“一加第一季度80%都是新用戶,大部分都是來自其他線上品牌。”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一加手機是OPPO高級副總裁劉作虎在2013年創立的品牌,在美國硅谷和印度班加羅爾的極客圈受到熱捧之后,開始風靡海外。
2021年6月,獨立運作了八年的一加,正式回歸OPPO,施行雙品牌戰略,并開始重金押注中國市場。回歸OPPO之后,一加先后宣布要在中國進入數千個縣城,打開銷售渠道。
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一加在高度存量競爭的中國手機市場,似乎逐漸找到了與OPPO協同的節奏。
李杰告訴界面新聞,過去一年,一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明確了在中國的產品定位和策略,即“極致性能、質感設計”,然后根據這個定位在產品和技術上進行路線規劃和投入。
2022年12月17日,OPPO高級副總裁、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宣布,OPPO正式開啟雙品牌時代,并且表示未來三年將投入100億元,在技術、渠道和服務上給一加提供幫助。
“一百億會主要投入在技術和產品,圍繞性能的CPU、RAM和ROM三個核心技術領域做了大量技術攻堅,另外也包括獨顯芯片、GPU和屏幕等領域。”李杰說。
以仿生振感馬達為例,為了定制有兩種振感的橫向線性馬達,一加聯合瑞聲公司,投入千萬級研發費用開發器件。同時對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多款熱門游戲和應用做振感適配。
投入研發也需要重金招人,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加的營銷及銷售人員并沒有增加太多,而是吸納了很多實力頂尖的技術專家,包括內核頂級專家、安卓開源貢獻人才等。目前,在南京有一個兩百多人的團隊,專門為一加做游戲優化。
截至目前,一加已經發布了多項自研或合作研發的技術。一加11涵蓋了內存基因重組,仿生震感馬達,游戲云計算專網和超幀超畫引擎;一加Ace2則涵蓋了靈犀觸控技術、SuperVooc S 電源管理芯片、相變石墨烯技術;一加11概念機上,發布了微泵主動液冷散熱技術。
“消費電子正在從消費驅動,轉向電子驅動。”李杰說,沒有產品力的性價比已經走不遠了。在當下節點,一加會從過去依靠對消費的理解和技術的跟進,變成消費跟技術并重,甚至以技術為主導驅動。
一加回歸中國的時間,并不算是最佳節點。國內手機市場進入高度存量競爭的時代,市場緩慢萎縮,用戶換機周期更長。除此之外,還有華為、小米、vivo等公司強敵環繞。
數據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跌12%,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下跌。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指出,2022年智能手機的換機周期長達43個月,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李杰認為,手機已經成為一個低頻購買,高頻使用的品類,大家對于體驗的方方面面要求越來越高,這需要用戶理解能力,技術能力,耐力,供應鏈能力,現在的市場環境對手機生意的操盤要求更高了。
從手機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當它處于前半段的時候,市場需求在大量地爆發式增長,這個階段如果需求把握得更快,就有可能做出很差異化而且有價值的產品。但現在已經進入成熟期,如果只有對消費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沒有工程技術理解能力的話,就會缺乏資源和實力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
“以前手機市場最高峰是4.7億部,今年再怎么小也有2.5億,銷售額每年也還是接近9000多個億。”李杰認為,手機仍然是很好的生意,一加還是很有信心。“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想的是這些人買手機的時候,為什么不買你手機,這取決于你在技術和產品上,有沒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