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媒科技評論
承載著不少80后回憶的天涯論壇,還沒來得及告別,就要消失在這互聯網江湖了。
近來,陸續有網友發現登錄天涯論壇時,均顯示網頁無法打開。4月1日時,天涯曾通過社交平臺回應,表示只是在做技術升級和數據重構,在此期間平臺將無法訪問。
但當大家以為這可能只是一次短暫的網頁升級時,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天涯論壇仍舊無法登錄。甚至于連APP也無法正常使用,頁面顯示為“無網絡連接”。
1、天涯撐不下去了
盡管不少網友認為,天涯此次無聲無息的“關閉”來得太過突然,但事實上,這也不是天涯第一次悄悄關閉網頁。
就在去年11月,天涯社區也曾短暫關閉過數天,此時也一度傳出天涯將要關閉的消息。后來,天涯表示只是出現了網絡故障,修復故障后網頁已經重開。
天涯去年的這套動作,似乎才更像是真的“技術故障”,畢竟,沒有一個公開平臺能夠容忍自己在大眾面前忽然消失近一個月,除非真的已經是強弩之末。
截至發稿日,天涯并未再對此做出回應,但其官方微博賬號卻悄悄將之前置頂的“技術升級公告”撤下。不過,其微博官方號卻在網友的評論下悄悄留言,表示“我會回來的”。
可天涯真的還能回來嗎?據雷鋒網報道,天涯忽然關閉網頁的原因其實是拖欠海南電信高達一千多萬的服務器費用,欠款時間長達十多年,不得已才將資產都變賣給海南電信抵債。
除此之外,爆料更表示天涯不僅對外欠債,內部也拖欠員工工資和社保,目前企業內部只剩20多名員工了。此外,截至去年底,天涯社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執行總金額已達1.39億元,其創始人邢明也已被限制高消費。
往前回溯可查閱的公開數據,天涯曾于2015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但在新三板的前后幾年,天涯一直在虧損,2013年-2016年間,天涯累計虧損超1億元。
2016年,天涯社區擬通過增發募集資金5400萬元至2.1億元,但此次募資認購并不順利,最終募資規模近乎腰折。
不過,其中一個認購方華夏幸福卻在天涯公布募資方案后不久,便馬上向其賬戶匯入認購總價款2200萬元,雖然公告稱華夏幸福與ST天涯及在冊股東無關聯關系,但股權穿透后卻發現兩者股東存在關聯。
而天涯在收到該筆認購款項后,更在未履行備案程序的情況下,急匆匆地挪去支付員工工資、電信托管費、光纖費等,可見天涯的財務狀況在早些年已經非常堪憂。
最終,天涯在2019從新三板摘牌,對外表示是綜合考慮掛牌維護成本、后續投資機構引入估值等。在掛牌新三板期間,天涯一度因資質問題而遭停牌兩年,盈利情況也并無改善,但接下來天涯卻表示將備戰科創板,只是至今連招股書也沒看到。
回看彼時天涯論壇的數據,其想要上市并獲得資本的青睞,其實已基本不可能。2018-2019年間,天涯的滲透率、MAU出現了斷崖式下滑,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一季度天涯社區的安裝滲透率僅有0.2%,MAU不足70萬,而同期其競爭對手百度貼吧的MAU則為4047萬,兩者顯然已不是一個層級了。
近一年以來,天涯的月活基本維持在60萬左右,與同屬綜合社區論壇類App相比,即便是最為垂直的豆瓣,也有超千萬月活用戶,天涯的頹勢已非常明顯。
2、論壇巨頭消亡史
在天涯悄悄“關閉”之后,網友們逝去的回憶倒是復活了。有網友給天涯出謀劃策,建議其開通付費功能,允許大家“贖回”自己的帖子;也有網友表示建議給天涯眾籌,希望天涯可以熬下去。
網友不舍自己的帖子,也足見天涯曾經舉足輕重的地位。天涯的巔峰時期在上世紀90年代,正好是中國互聯網起步的階段,“網上沖浪”還是新鮮事,一大批分享欲旺盛卻苦于找不到分享途徑的年輕人,將天涯當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網友們天馬行空的創造力,也進一步助推了天涯的出圈。如今細細回想,不少曾紅極一時的人事物,都出自于天涯。比如芙蓉姐姐、“奶茶妹妹”章澤天等初代網紅,便是在天涯崛起并紅遍互聯網的。
還有我們熟知的《武林外傳》編輯寧財神,以及網絡小說《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也都曾是天涯的意見領袖。此外,天涯更是不少社會熱點事件的發源地,能夠暢所欲言,也是天涯能吸引如此多網友聚集的原因之一。
巔峰時期,天涯的注冊用戶一度超過了1.3億,是國內社區論壇中獨一檔的存在。但在互聯網浪潮之下,社會形態的改變也是極快的。
回看天涯的衰落,外部環境的變化是首當其沖的原因。一則是內容展示形式的變革,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平臺的崛起,以及諸如百度貼吧、豆瓣等更垂直的論壇平臺,都在瓜分天涯的用戶。
二則,是語言環境的改變。在天涯誕生初期,開放性和平等性是天涯能夠爆火的原因,但越來越嚴格的審核制度,讓不少老用戶開始覺得“沒意思”。
環境因素固然是不可逆的存在,但從內部來看,以邢明為首的管理層,似乎也沒有擔當起引領天涯走向坦途的責任。甚至可以說,管理層對外部環境的漠視,和對天涯管理的放任,是導致天涯模式的重要原因。
網上有不少關于天涯的內部爆料,比如在新浪微博剛剛興起的時候,天涯也有一款同類型的產品叫“鴨博”,其運營組曾向管理層建議大力發展,但卻被否決了,最終這一項目也走向流產。
也有天涯員工表示,天涯早期是沒有投資者的,這意味著管理層在內部可以“獨行獨斷”,即便在巔峰時期,公司3000多名員工也時常出現發不出工資的情況。
管理者單憑個人感覺做事,一旦其魄力不夠或遠見不足,則容易帶領公司走向翻船。從天涯后期的管理中也能看出,往往是“想一出,做一出”,顯得毫無章法。
比如在天涯從巔峰滑落之后,公司何以盈利成了一大難題,最簡單就是“接廣告”。但縱觀這時期的天涯論壇,也沒有平衡好商業和內容,不少用戶投訴論壇滿是“廣告貼”,不少競品企業也在天涯互相“黑公關”,導致論壇的內容質量直線下降。
此后,天涯也曾嘗試過往不同方向發力,比如在2015年表示要重點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并推出了“天涯客”旅游網;也曾打算向農產品電商、手游、直播打賞等方向轉型。
這些年大大小小的風口,天涯也曾努力追趕。2018年,天涯宣布發行9億枚天涯幣,開放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通證“天涯分Tianya Token(TYT)”項目。去年3月,天涯又成立了名為“靈境”的公司,宣告要進軍元宇宙。
天涯創始人邢明曾在訪問中表示,“天涯貴在堅持,贏在氣質”。在他看來,天涯是一家“慢”公司,雖然蓄力時間長,但只要選定了方向,就會有快速拉升的過程。
如果把這一觀點放在其它行業賽道,或者放在互聯網早期,認真打磨一個產品或許并沒有錯,但在流量大于一切的后互聯網時代,恐怕“慢即等于輸”。
3、一起告別BBS
回看過去曾紅極一時的論壇平臺,不僅是天涯,大家都過得不太好。
2021年,曾與天涯社區齊名的貓撲關閉發帖功能;軍事內容社區鐵血社區宣布永久關閉;西祠胡同也宣布關閉發帖功能。
2022年,人人網宣布正式關閉網站和APP;不再支持發帖的西祠胡最終賣身成功,但僅賣了27.5萬元,同時正式關閉。曾經的青春回憶,似乎都只剩下了一個空殼。
而在更早之前,鳳凰論壇、網易論壇、搜狐社區等一些耳熟能詳的論壇,更是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此外,還在艱難生存的論壇,也各有各的煩心事。成立17年,兩次沖擊IPO失敗的虎撲,仍試圖通過得物電商找回“錢途”;作為百度親兒子的百度貼吧,也被爆出在2015-2020期間流失近9成用戶;與論壇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知乎,在上市后將注意力轉向“鹽選小說”和“付費閱讀”,試圖重新找回文字的價值。
互聯網時代早已從文字時代,向圖文時代乃至短視頻時代進發,各大自媒體平臺都削尖腦袋想要留下用戶的注意力,可當內容進一步被算法所挾持后,文字內容想要冒出頭就更難了。
時代的沖擊,最終會將所有情懷都消磨殆盡,留在過去的企業,不求變是死路一條;然而即便求變,也未必就能跳出時代的桎梏。天涯不會是個例,更多的互聯網產品或許只能默默消失在視線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