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近日,江蘇劍牌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劍牌農化)向上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書,東吳證券為保薦機構。
劍牌農化的主營業(yè)務為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原藥和農藥制劑以及農藥中間體等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目前擁有四大類型、一百多個系列的農藥產品,并形成了以三唑系列農藥為核心,其他品種協(xié)調發(fā)展的產品格局。
2019年至2022年1-6月(報告期),劍牌農化分別實現(xiàn)8.13億元、10.16億元、11.93億元和6.97億元收入;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準)分別為6612.50萬元、9312.67萬元、9595.99萬元和5847.14萬元,經營業(yè)績指標總體穩(wěn)定且保持增長趨勢,但毛利率卻連年下滑,分別為33.11%、26.83%、20.88%和20.17%。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曾在IPO期間被證監(jiān)會出具警示函。
被證監(jiān)會出具警示函
劍牌農化系2000年由原江蘇省建湖農藥廠改制而來。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張志勛直接持有公司62.85%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張志勛和金曉云為夫妻關系,二人合計持有公司81.23%的股份,系公司實際控制人。
根據證監(jiān)會官網披露信息,劍牌農化此前曾于2016年、2019年遞交過招股書,此次上市已是劍牌農化第三次闖關主板。
資料顯示,2020年4月29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關于對劍牌農化采取出具警示函監(jiān)管措施的決定。證監(jiān)會表示,經查,江蘇劍牌農化在申請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存在大量紙質應收票據取得與背書存在異常、以相同票據向客戶退款并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未按加工單位單獨核算等問題。
受此影響,證監(jiān)會還對劍牌農化的保薦機構東吳證券的保薦代表人馮頌、李強二人出具了警示函,由于二人在擔任劍牌農化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保薦代表人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對發(fā)行人票據等事項的核查不充分。
對此,劍牌農化表示:公司在收支紙質票據時,由于擔心背書簽章模糊、單位填寫錯誤等情況而造成使用困難,存在較大部分票據未辦理背書手續(xù)。
對于劍牌農化存在以相同票據向客戶退款并收回的情形,公司解釋為:一方面,2016年部分制劑客戶申請退貨,公司以支付票據的方式退款,該等客戶再次向公司釆購并支付貨款時以同一票據結算;另一方面,2016年,客戶向公司支付預付款,因市場產品價格波動較大,銷售預期未定,經銷商與公司協(xié)商后,公司以支付紙質票據的方式退還客戶預付款,2017年,該等客戶再次采購公司產品并以同一票據向公司支付貨款。
存在大量非法人經銷商
結合此前披露招股書,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劍牌農化就開始向鹽城星辰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星辰包裝)采購部分包裝材料。星辰包裝為劍牌農化董事、副總經理張志輝配偶王慶明持股63%的企業(yè),是劍牌農化的關聯(lián)方,目前主要從事塑料包裝瓶制造和銷售業(yè)務,主要產品為塑料包裝瓶。
2016年至2018年劍牌農化向星辰包裝采購的包裝材料金額分別為751.15萬元、421.06萬元和328.15萬元;本報告期內,劍牌農化持續(xù)向星辰包裝采購包裝材料,金額分別為373.87萬元、365.63萬元、287.90萬元和316.33萬元。
此外,劍牌農化還存在頻繁的關聯(lián)銷售。供銷農資公司為劍牌農化子公司劍牌生物的參股公司,系公司關聯(lián)方,主要從事農藥、種子及農用機械的銷售。報告期內,劍牌農化向供銷農資銷售農藥制劑分別為84.69萬元、52.51萬元、174.40萬元和81.07萬元。
據招股書披露,劍牌農化采用直銷與經銷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農藥原藥和農藥中間體產品,劍牌農化基本采取直銷模式;對于農藥制劑產品,公司采取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各期劍牌農化經銷商總數分別為1418家、1490家、1085家和1127家,其中各期存在302家、281家、246家和251家經銷商為非法人組織,占經銷商總數的平均比重超20%,主要為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yè)及合伙企業(yè)、無法人資格的事業(yè)單位等。
公司表示,經銷模式下銷售產品主要為農藥制劑,最終使用客戶一般為農戶,公司采用以縣、鄉(xiāng)鎮(zhèn)經銷商為主的扁平化營銷方式,其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個體工商戶等非法人經銷商情況,符合我國農藥制劑市場特點。
安全處罰頻發(fā)
作為化工行業(yè),劍牌農化還存在潛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公司目前已擁有建湖和濱海兩大生產基地,2019年3月21日,位于鹽城市響水縣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fā)生爆炸事故,當月底公司濱海廠區(qū)所在江蘇濱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沿海工業(yè)園停止供熱,包括公司濱海廠區(qū)在內的濱海園區(qū)內企業(yè)因此臨時停產。
公司表示,在此期間(2019年3月底至2020年6月底),公司農藥原藥和農藥中間體的生產和銷售受到較大影響,但制劑業(yè)務仍正常開展。
上述因素下,劍牌農化2019年、2020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為30.19%和47.36%,處于較低水平,直至2021年才恢復至78.92%。2020年停產影響下,公司外購原料生產原藥、外購原藥生產制劑比重有所上升,該年毛利率下滑6.28%至26.83%。
此外,劍牌農化2020年至2022年期間頻繁遭到安全處罰。
2020年4月17日,劍牌農化濱海分公司因標識標牌不規(guī)范而被濱海縣應急管理局處以罰款1.5萬元;同年8月27日,濱海分公司因安全警示標識的張貼、安全設備設施的使用和應急救援器材未配備齊全、個體防護措施不完善和現(xiàn)場作業(yè)條件不符合安全作業(yè)要求等五項合計處以罰款12.9萬元。
2021年4月6日,鹽城市濱海縣應急管理局對劍牌農化下發(fā)行政處罰決定書,系因公司濱海分公司因未按照要求安裝有毒、可燃氣體探頭和阻火器,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被處以3.5萬元罰款;2022年1月12日,劍牌農化濱海分公司又因為未按照要求將危險化學品吶酮儲存在專用倉庫內,違反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被處以5.0萬元罰款。
2022年7月6日,濱海分公司再次因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安全設備沒有按時養(yǎng)護,存在破損被處罰共計7.0萬元;該年12月21日,濱海分公司因新入職員工培訓記錄表未標明具體培訓學時;K20倉庫北側消防器材前堆放物料;K18棚庫門前堿水應急池缺少安全警示標志;苯達松罐區(qū)甲醇儲罐氮封閥前安裝的壓力表量程偏大;K12倉庫3分區(qū)西墻中部可燃氣體探測器零點漂移等多個問題被處以合計4.9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0年至2022年,劍牌農化遭到安全處罰金額合計34.8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