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巨潮 Sian
4月26日,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002304.SZ,下稱“洋河股份”)發布了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洋河股份實現全年營收301.05億元,同比增長18.7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3.78億元,同比增長24.91%。
2023年第一季度,洋河股份再次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50.46億元,同比增長15.5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7.66億元,同比增長15.66%。
01 中高端趨勢繼續凸顯
與其他食品飲料行業相比,白酒行業毛利率整體水平偏高,白酒頭部品牌尤為明顯。
據財報數據,2022年,洋河股份中高檔酒(出廠價≥100元/500ml的產品)和普通酒(出廠價<100元/500ml的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0.28%和7.56%。其中的中高端產品毛利率,已超過白酒行業75.71%的平均毛利水平。
2022年,洋河股份中高檔酒實現營收262.27億元,同比增長21.87%;普通酒實現營收32.73億,同比增長4.97%,公司高端化趨勢進一步顯現。
高毛利帶來的高增長空間和利潤彈性,為靈活調整生產銷售策略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從銷售模式上看,洋河股份依然以傳統的線下分銷模式為主,批發經銷模式占營業收入的95.75%,線上直銷模式僅占1.30%。
庫存方面,洋河股份2022年白酒產品的整體庫存較去年增長5.13%,紅酒庫存量同比增加33.38%,洋河股份表示這是由于年末備貨增加所致。據白酒上市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報告,洋河股份該年度銷售規模居行業前三位。
來源:洋河股份財報
02 濃香仍是主流
近二十年來,濃香始終是中國白酒市場的絕對主流,且整體優勢還在不斷擴大。
洋河酒與五糧液、瀘州老窖并列濃香型白酒三巨頭,在行業營收和凈利前五中位列三席。
2021年,19家白酒上市企業同期實現營收3017.18億元,凈利潤1082.98億元,總產量達181.58萬千升。其中濃香型白酒企業達到12家,營收總額為1510.8億元,比醬香型企業多448億元,產量在19家白酒類上市企業中占比43.49%,是醬香型企業的近十倍。
從受眾上看,濃香型白酒消費市場在全國覆蓋面最廣,仍為消費主流。據中國酒業協會,2022年,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占比約60%,清香型白酒占比約12%,醬香型白酒占比約8%,兼香型白酒占比約6%,其他香型白酒占比約14%。
其中,濃香型白酒占據我國白酒市場的半壁江山,長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伴隨著釀酒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我國濃香型白酒市場仍在不斷擴張,并隨著市場擴張呈現出地域分化和升級迭代兩種趨勢。
濃香型白酒作為中國白酒的核心品類,名酒數量眾多,龍頭品牌實力強勁,在行業內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
03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共有963家,較上年減少2家;白酒產量達671.24萬千升,同比下降5.58%;共實現營收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64%;實現利潤總額2201.72億元,同比增長29.36%。
白酒行業整體呈現“量減價升”、“結構化升級”,高端、次高端及區域強勢品牌發展優勢明顯等特征,集中化、品牌化、高端化趨勢進一步凸顯,行業發展在激烈競爭中呈穩健上升態勢。19家白酒上市企業,占據了整個白酒行業過半的營收、六成的凈利,且整體仍保持高速增長。行業馬太效應繼續凸顯。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消費者品牌意識增強,白酒市場份額向頭部品牌、名酒企業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行業分化將持續加劇。
展望未來,白酒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具備“品牌優勢、管理優勢、渠道優勢、人才優勢”的頭部企業,更易在白酒市場的長期競爭中勝出,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基于此,洋河股份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在2023年將聚焦高質量、再提升,抓住品牌集中化發展機遇,推動區域結構與產品結構優化,大力拓展海天夢、珍寶坊等主導品牌,區域產品結構梯次布局,推動名酒品牌價值再塑造,實現銷售渠道與消費場景深度覆蓋,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