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4月26日,液冷概念股持續走強,高瀾股份(300499.SZ)20CM漲停,全天換手率45.62%,龍虎榜顯示3家機構凈買入7089萬元,營業部席位合計凈賣出2516.49萬元。
4月25日晚,高瀾股份同時發布2022年財報及2023年一季報,重要子公司不再并表后,高瀾股份一季度出現虧損。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持續為負
2022年,高瀾股份實現營收19.04億元,同比增長13.40%,實現歸屬凈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344.38%。但其經營現金流凈額呈-1699.21萬元,同比下降240.89%,系其水冷業務訂單有所下滑,疊加客戶降價壓力、原材料漲價等的影響。
拋開主營業務因素,業績創新高原因在于,2022年12月高瀾股份作價4.09億元出售了所持的東莞市硅翔絕緣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東莞硅翔”)31%的股權,此后東莞硅翔不再為高瀾股份控股子公司,不再納入其合并報表范圍。公告顯示,該股權轉讓為高瀾股份帶來非經常性損益收益3.42億元。
東莞硅翔曾為高瀾股份重要的主營業務子公司。2019年,高瀾股份收購東莞硅翔51%的股權,主營業務增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及汽車電子制造業務。2022年年報顯示,高瀾股份新能源汽車行業營收額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49.66%升至71.92%。
對于股權轉讓原因,高瀾股份曾表示,東莞硅翔業務發展較快,其下游應收賬款賬期較長且商業票據結算較多、上游應付賬款賬期較短、毛利率下降、產能擴產等因素,東莞硅翔對運營資金需求大幅上升,如繼續對東莞硅翔繼續保持控股地位,公司將面臨較大的運營資金壓力。
東莞硅翔脫表后,高瀾股份應收賬款的確大幅下降,由2021年的9.13億元降為2.87億元,但高瀾股份一季報隨之受影響。
2023年,第一季度高瀾股份營收約1.51億元,同比減少64.4%,歸屬凈利潤虧損約578萬元,同比盈轉虧。一季報顯示,高瀾股份營收大幅下滑原因為東莞硅翔脫表影響。與此同時,當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仍是負數,為-3205.92萬元。
股價將近翻番
AI的快速發展對于算力的需求和耗電量的提高,推動數據中心規模擴大、功率提高,使得液冷溫控技術成為發展趨勢,進而冷卻液產品需求增加。
而隨著AI浪潮點燃數據中心液冷賽道,進入4月以來,高瀾股份累計漲跌幅達94.29%,股價接近翻倍。
4月26日,浙商證券研報指出,AIGC拉動算力需求高增,芯片級液冷將成主流散熱方案,高瀾股份具備先發優勢。
資料顯示,高瀾股份提供電力電子裝置用純水冷卻設備及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服務器液冷業務擁有三種解決方案:冷板式液冷、浸沒式液冷和集裝箱式液冷,可有效降低大型數據中心的PUE(數據中心總設備能耗/IT設備能耗)。
轉讓東莞硅翔股權時,高瀾股份曾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全場景熱管理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加大在電力領域、儲能領域、數據中心領域投入。2023年1月以來,高瀾股份推進與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仲愷高新區產業項目投資建設協議書》,擬以自籌資金10億元投資建設 “全場景熱管理研發與儲能高端制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