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公司業績報能發出來,董事長還能出來講兩句,這樣的地產商就大概率可控”,一位雪球投資者說。
4月25日,中南建設(000961.SZ)召開了2022年度業績交流會,公司董事長陳錦石、董事兼總經理陳昱含、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辛琦、董事會秘書梁潔均出席了會議。
在本次業績會上,陳昱含再次道歉,她表示“管理層對大家表示歉意,我們也誠懇地接受大家批評”。
從業績看,中南的致歉沒有爭議。根據中南建設發布的業績報告,2022年,房地產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49.2億元,銷售面積543.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67.1%和63.0%;建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4.8億元,同比下降62.3%,新承接項目合同總金額僅34.8億元。
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590.4億元,同比下降2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91.7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計提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根據業績報告,公司財報期內增加計提應收款項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等各項資產減值準備35.3億元,計提減值規模相較2021年(14.2億元)幾乎翻了2.5倍。其中,建筑業務計提了14億壞賬準備。地產業務上,中南建設對未結算做了大規模減值計提,形成20億虧損。
陳昱含表示,這是行業劇烈調整下的短期表現,公司面對市場該做的都做了、能暴露的問題都暴露了。
在降低債務方面,中南的業績報也有好的消息。截至2022年底,中南有息負債降至475.5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47.2億元,剔除合同負債之后的負債率為47.93%。
截至2022年末,全年經營性現金流入595.8億元,相較一年內到期的各類有息負債相比,高出2.6倍;年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保持了正值,約為62.5億元;在手貨幣資金137.5億元。
另外在今后的結算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南建設合并報表范圍內已售未結算資源1128.5億元,是2022年結算收入的2.3倍,全部開發項目達到473個,其中在建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合計約2268萬平方米,未開工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合計約836萬平方米,可竣工資源總面積3104萬平方米。
作為目前市場熱點的一二線城市,中南建設截至去年底的面積占比約35%,三四線城市面積則略高,達到65%。
在業績會上,中南的保交付問題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陳昱含表示公司確實有少部分項目出現了交付時間上的延遲,但是這個占比其實是非常小的。隨著市場回暖,2023年公司整體的經營性現金流入一定會有所改善,也會使得公司有更大的能力去完成交付任務。公司也會根據國家的政策,也在積極的申請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爭取國家保交付的專項借款,增強保交付能力。
對于2023年的行業形勢和公司發展,陳昱含表示,公司的情況也不會繼續惡化,中南的規模和經營性現金流入一定會好于2022年,利潤也有望扭虧為盈,管理層也會做好各項經營支出和成本的排序,確保經營性現金流的凈額持續為正。
在項目的經營策略方面,陳昱含稱,“2023年我們不會以價換量犧牲掉利潤換銷售額,會平衡好現金流和利潤。此外,公司今年剩余的現房資源有限,所以沒有大幅折價銷售現房的空間。”
對于中南的短期和中期安排,陳昱含用了4個詞,即把握時機、休養生息、力保交付、修復利潤。
陳昱含稱,地產業高周轉成為過去式、建筑業產值大于利潤的時代過去了,無論主動還是被動,企業模式會發生根本變化,需要從規模和杠桿轉向質量。
過去這一年,中南還對中建等優秀央企以及行業變化進行了長期思考研究后形成了自己的規劃。
根據陳昱含介紹,首先中南會進一步優化建筑業務的布局,對支撐了經營面的優勢地區、高利潤地區持續深耕。
同時,對建筑業公司會再調整業務結構,例如接下來會增加非房建業務規模,實現房建、工建、基建3:3:4的比例。
從中南管理層透露的消息看,中南最困難的時候似乎過去,至少2023年確定性很強。
中南董事長陳錦石也說,“2023年比2022年要好,下半年比上半年要好,明年比今年還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