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七國集團(G7)將于5月19日到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討論對俄羅斯制裁、經濟安全等議題。而G7峰會前一天也是黑海運糧協議到期之時。
以G7峰會為“賽點”,西方與俄羅斯圍繞新制裁和黑海運糧協議展開了博弈。
日本媒體率先爆料稱G7正在考慮拿出殺手锏,全面禁止對俄羅斯出口。俄羅斯隨即警告,一旦G7實施全面禁令,俄羅斯將終結運糧協議。
英國媒體的最新爆料則指出,歐盟和日本不贊成美全面禁止對俄出口。去年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量下降,但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反而出現上漲。
《金融時報》4月24日援引匿名官員透露的消息報道,幾乎完全禁止對俄出口的方案由美國提出,但歐盟和日本都表示了反對。一名官員稱,要完全禁止對俄出口在實際操作上“無法做到”。
對于相關報道,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拒絕置評,僅強調美國將繼續尋找新辦法讓俄羅斯對俄烏沖突付出代價。
日本媒體上周五援引日本官員透露的消息報道稱G7正在醞釀禁止對俄出口絕大部分商品,包括服裝、二手車、化妝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只有農產品、藥品等將享受豁免,G7允許成員繼續對俄出口。
G7成員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俄羅斯曾經也是成員之一,但自2014年開始就被排除在外。歐盟集體則作為“沒有名分”(non-enumerated member)的成員參與G7行動。
俄烏沖突以來,G7對俄羅斯推出了多輪制裁,限制對俄出口軍用品、奢侈品等。歐盟則禁止對俄出口先進半導體、電子部件、量子計算機等先進技術以及能源設備、航空航天設備、軍民兩用設備、部分機械和交通運輸設備等。
據歐盟委員會統計,自去年2月以來,歐盟禁止對俄出口商品的總價值超過439億歐元,意味著往年49%的對俄出口都處于制裁中。
實施制裁之時,歐盟依然對俄羅斯出口包括藥品、化妝品、服裝、咖啡在內的日用品,意大利男裝品牌Boggi、法國女裝連鎖Etam等還繼續在俄羅斯開店。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去年2月到12月,俄羅斯商品在歐盟進口中所占份額從9%降至4.3%,煤炭、天然氣、化肥、鋼鐵占比下降最多;對俄出口在歐盟出口中的份額則從4%降至2%。
但由于能源價格大漲,俄羅斯官方指出,去年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額為2587億歐元,同比還增長2.3%,俄羅斯依然是歐盟第五大貿易伙伴。
具體到每個歐盟成員國,不同國家與俄羅斯的貿易情況也不同。德國、法國、荷蘭等大幅減少了對俄出口,而保加利亞、希臘、愛爾蘭、立陶宛等國加大了對俄出口。
保加利亞、匈牙利等還進一步加大了從俄羅斯進口,主要為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去年1月到10月,保加利亞從俄羅斯進口的商品總額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20%。2022年全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商品總額同比增長25%,達到2034億歐元。
如果歐盟想要按照美國提議的全面禁止對俄出口,需要得到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該任務異常艱巨。在此前的歐盟制裁中,由于對俄能源的依賴程度不同,各國對制裁內容多次發生分歧,匈牙利一度威脅要否決制裁方案。
相比全面禁止對俄出口,G7提議的其他爭議性更小的制裁包括加強對違反現有制裁的懲罰、進一步減少進口俄羅斯能源、限制俄羅斯從鉆石出口上獲利。
對于G7可能采取的行動,俄羅斯已經發出警告。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放話,一旦G7全面禁止對俄出口,俄羅斯將立刻終結黑海運糧協議。
去年7月達成的黑海運糧協議此前已兩次延長120天,在今年3月的最新一輪談判中,俄羅斯僅同意延長60天至5月18日。
俄羅斯外交部此前警告,如果西方國家繼續阻礙俄羅斯谷物和化肥出口,則黑海運糧協議不會再延期。
俄羅斯開出的條件包括西方國家把俄羅斯農業銀行重新納入SWIFT支付系統、重新恢復農業機械和零部件的供應、取消對俄羅斯貿易保險和再保險的限制、恢復俄羅斯陶里亞蒂-烏克蘭敖德薩氨管道運行。
上周日,G7農業部長發布公報強調黑海運糧協議的重要性,呼吁各方延長、執行并進一步擴大協議。截至目前,黑海運糧通道已運出了2780萬噸糧食,運輸的玉米占烏克蘭2022/23年度玉米出口的60%,運輸的小麥占小麥出口總量的56%。
自黑海運糧協議達成后,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谷物價格指數就持續下降。今年3月的谷物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8.6%,國際小麥價格則下降了7.1%。
而近期,由于不滿低價烏克蘭糧食沖擊本國市場,四個歐盟成員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宣布禁止進口烏克蘭農產品。
四國的禁令再度凸顯了黑海運糧協議延期的重要性。在5月的G7峰會前,西方與俄羅斯圍繞制裁和黑海運糧協議的博弈勢必將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