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4月25日,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公司品牌名稱正式變更為“摩根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以便通過全球運營模式更好地賦能中國業務的發展。此前,上投摩根基金發布公告,公司法定名稱由“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就在上周,泰達宏利基金發布公告,公司法定名稱已于4月20日變更為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利基金)。無獨有偶,兩家公募管理人均在近期由外資合資轉為外資獨資。
2020年4月1日,隨著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正式取消,直接激活了外資機構布局中國的熱情,外資系基金公司紛紛開始籌備、審批、然后逐漸落地,在2023年實現加速落地。
統計顯示,目前市面上已經有8家外資公募管理人獲批展業。證監會公布的信息顯示, 3月27日,安聯集團旗下安聯投資(AllianzGlobalInvestorsGmbH)也正式遞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申請。

外資系基金公司獲批后,旗下的公募產品正在加速推出。2022年,貝萊德基金發行了第一只公募產品,截至4月22日,貝萊德基金已經發行了包括貝萊德中國新視野、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在內的6只基金。除此之外,還有包括貝萊德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等多只基金處于上報待批階段。
今年3月22日,路博邁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首只公募產品——路博邁護航一年持有期債券基金正式成立,募資規模高達40.9億元。該產品也成為今年首只募集規模超過40億元的“固收+”產品。日前,路博邁基金還上報了路博邁中國機遇混合基金等。
富達基金4月發行其中國市場首只公募產品——富達傳承6個月股票基金,4月21日正式結束募集。富達還上報了富達90天持有期中短債債券基金。
“外資基金公司對行業最大的影響,將是讓整個行業的參與者更加多元化。既有國內投資者,也有國際投資者;既有個人投資者,也有機構投資者;既有對絕對收益的需求,也有對相對收益的需求;既有對傳統價值策略的需求,也會有對于低波動、生命周期這些特殊策略的需求。這就需要資產管理機構能夠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外資基金公司的加入,有望給投資者提供更多產品與服務。“外資系”基金公司外資系基金公司普遍具有國際視野,可在產品線布局和投研規劃上更好發揮自身優勢,立足國際視野,關注跨市場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