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國家發布了新的指導意見,以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4月24日,國家能源局網站公布《關于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進一步加強穩定工作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必然要求。
《征求意見稿》提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電力系統仍將維持以交流電為基礎的技術形態,交流電力系統穩定問題將長期存在。
隨著新能源發電裝機大幅增長,電力電子設備高比例接入,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混聯運行,電力系統生產結構、運行機理、功能形態等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低慣量、低阻尼、弱電壓支撐等問題凸顯,電力供需失衡引發頻率、電壓等穩定問題的風險增加,故障形態及連鎖反應路徑更加復雜。
因此,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做好穩定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
針對上述挑戰,《征求意見稿》從夯實電力系統物理基礎、強化管理體系和加強科技創新支撐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
其中,要求對電力系統中發輸供用儲各環節進行統籌。
文件要求,要完善合理的電源結構。統籌各類電源規模和布局。可靠發電能力要滿足電力電量平衡需要并留有合理裕度,為系統提供足夠的調峰、調頻、調壓能力。
“積極推進水電站依法合規增容擴機,新建水電機組應具備調相功能。”《征求意見稿》同時提及,要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適度布局調峰氣電。
在大力提升新能源主動支撐能力方面,要推動系統友好型電站建設,逐步實現新能源在電力供應和穩定支撐方面的可靠替代;協同推進大型新能源基地、調節支撐電源和外送通道開發建設,保障外送電力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對于電網,文件要求構建堅強柔性電網平臺,構建分層分區、結構清晰、安全可控、靈活高效的電網網架,合理確定同步電網規模;保證電網結構強度、必要的靈活性和冗余度,具備與特高壓直流、新能源規模相適應的抗擾動能力等。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要深挖電力負荷側靈活性,整合負荷側需求響應資源。將微電網、分布式智能電網、虛擬電廠、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戶側源網荷儲一體化聚合等納入需求側響應范圍。
在儲能方面,文件要求科學安排儲能建設,按需建設儲能。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常規水電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技術應用,新建抽水蓄能機組應具備調相功能。
此外,還要積極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充分發揮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氫儲能、熱(冷)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的優勢,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提升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統綜合效率。
《征求意見稿》強調,要加強電力市場管理。將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水平作為電力市場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強化交易合同履約,完善中長期市場連續運營機制,加快建設更能體現靈活調節能力的現貨市場。同時,還要持續完善輔助服務市場,建立健全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容量補償機制,以及推動建立容量市場,激勵支撐調節資源建設。
今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下稱藍皮書)公開征求意見,制定了新型電力系統“三步走”發展路徑,并提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總體架構和重點任務。
該藍皮書是國家層面出臺的首部關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文件,為未來電力系統轉型提供了發展藍圖。
藍皮書明確,作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電力系統以安全高效為基本前提,以清潔低碳為核心目標,柔性靈活是重要支撐,智慧融合是基礎保障。
2021年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首次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