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治邦
精測電子(300567.SZ)近期股價漲幅較大,短時間內已接近翻倍。不過,精測電子4月23日晚間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公司2023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減少58.20%,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銳減97.47%,這與公司過去幾年穩健的業績形象有些不太一致。
公開信息顯示,精測電子主要從事顯示、半導體及新能源檢測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目前在顯示領域的主營產品涵蓋LCD、OLED、Mini/Micro-LED等各類顯示器件的檢測設備,包括信號檢測系統、OLED調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等;在半導體領域的主營產品分為前道和后道測試設備,包括膜厚量測系統、光學關鍵尺寸量測系統、電子束缺陷檢測系統和自動檢測設備(ATE)等;在新能源領域的主要產品為鋰電池生產及檢測設備,主要用于鋰電池電芯裝配和檢測環節等,包括鋰電池化成分容系統、切疊一體機、鋰電池視覺檢測系統和BMS檢測系統等。
從2022年年報來看,精測電子第一大收入來源為顯示產品,達到21.69億元,占到營業收入的79.43%;第二大收入來源為新能源產品,占營業收入的12.56%;第三大收入來源為半導體產品,占營業收入的6.69%。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新能源產品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15%攀升至12.56%。
根據介紹,精測電子在報告期內,與中創新航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確定公司為其鋰電設備的優選合作商。另外,公司在新能源領域核心產品化成分容自動測試系統已獲得重復批量訂單,實現大批量銷售;切疊一體機獲得批量訂單,目前正在陸續的交付過程中。此外,公司正積極開拓與國內外知名電池廠商的合作關系。2022年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實現銷售收入3.4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561.64%。截止本報告披露日,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在手訂單約4.82億元。
從精測電子4月23日晚間披露的2022年全年的業績來看,公司營業收入為27.31億元、凈利潤為2.72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3.35%、41.36%。
不過,精測電子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0.39%,凈利潤則同比減少58.20%,扣非凈利潤更是銳減97.47%。公司在季報中披露稱,公司繼續加大戰略研發投入,強化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創新,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增加3085.45萬元,較2022 年一季度同比增長27.50%,對公司凈利潤造成了較大影響。
截止2023年3月31日,包括興全基金、華夏基金在內的機構仍重倉持有精測電子。二級市場來看,自2023年4月起,精測電子的股價出現了一波近80%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