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4月17日,酸菜魚快餐品牌“魚你在一起”對外宣布,目前品牌在營門店數量達1651家,接下來將加速海外拓店。
據天眼查APP顯示,“魚你在一起”品牌所屬公司為北京辣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7年,創始人為魏彤蓉,2021年11月曾拿到由番茄資本、萬店盈利兩家機構的首輪戰略投資。
從官網來看,該品牌專注于酸菜魚快餐,招牌單品包括熱嗆酸菜魚、青花椒酸菜魚、老壇酸菜魚等,并提供米飯和小吃等。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關于它的討論主要圍繞“性價比高”“人均30-40元”“平價酸菜魚”等。
也許魚你在一起的名氣不如太二酸菜魚,但并不妨礙它在疫情期間快速拓店。
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統計,過去三年(2020年-2022年)開店數為1463家。根據魏彤蓉的說法,疫情三年期間,魚你在一起門店數量增長了51%。其中,在2020-2022年新開門店中,下沉市場占比已從30%上升到50%左右,未來會繼續深耕下沉市場,并將縣域門店作為新的增長點。

這個品牌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逆勢開店,并被資本看好的原因大概有這兩點。
首先,它瞄準了快餐這一剛需賽道。
《中國餐飲經營研報2022》顯示,一批餐飲品牌在后疫情時期邁出了更快速走向全國的步伐,它們很大程度上瞄準的“小吃小喝小聚”社交場景,相比高客單價的消費升級品牌,高性價比的餐飲品類受到歡迎。據美團發布的《2022新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通過對2021年大眾點評用戶餐飲相關評價內容分析發現,“性價比”是第二大關鍵詞。
客單價不高的快餐品牌更符合在疫情期間和經濟修復期人們消費欲望降低的需求。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也顯示,2022年餐飲收入43941億元,比上年下降6.3%。疫情以來,包括西貝、海底撈等多個大型餐企都有不斷推出新品牌,以創造新的營收點及抵御風險,而快餐也成為推新的熱門選擇。除此之外,平價薩莉亞等低價連鎖西餐也在去年再度火熱。
長期關注餐飲投資的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也曾總結過疫情期間逆勢開店的餐飲品牌,往往有這樣的特點,“壓中了快餐品類是剛需賽道;其次,門店選址有優勢,在購物中心和社區街邊都可以做起來;而且有下沉能力,在一線城市和低線市場都能發展。”
另一方面,從魚你在一起選擇的酸菜魚品類來看,它本身就是川菜里的一道主菜,占據餐桌的一席之地,由于麻辣酸香、成癮性強的口味,早就擁有很高的人氣,無需再進行市場教育。
和太二酸菜魚一樣,魚你在一起也享受了無刺魚產品帶來的紅利,但為了太二酸菜魚等品牌進行錯位競爭,它選擇的是酸菜魚配上米飯,組成了快餐組合,讓它們成為消費頻次較高的產品。
而主打川味的底料品類,也因為料包標準化程度高,使得出餐速度快,門店擴張質量和標準也容易保證。按照魏彤蓉的說法的說法,魚你在一起有85%的食材來自總部供應鏈統一配送,借助中央廚房的標準化運營,也能加快出餐速度和降低成本。
只不過,靠單品類戰略起家的品牌,往往很難避免餐飲風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在社交網絡影響和年輕人越發不忠誠的背景下,餐飲品類的潮流,變得越來越像快時尚一樣難以捉摸,生命周期也在變短,商場餐飲淘汰期從5年縮短到3年(有的甚至短至1年)。
餐飲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餐寶典”顯示,今年上半年有31.3%的酸菜魚企業處于緩慢發展狀態,其中有一半的酸菜魚連鎖品牌處于收縮或停滯狀態,也就是說,消費者對于酸菜魚品類的新鮮度似乎已經被稀釋。
同時,酸菜魚眼下也成為預制菜的主流品類,甚至在各大直播間都可以看到該品類的促銷。根據艾媒咨詢的報告,2021年中國酸菜魚預制菜市場規模為5.9億元,預計2025年達到16.9億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到餐廳食用酸菜魚的消費習慣。
在酸菜魚領域,由于進入門檻不高、容易復制和模仿,也難免出現同質化的現象,使得競爭加劇。市面上和魚你在一起類似的、主打酸菜魚快餐的品牌并不少,包括“奈哥老壇酸菜魚”“小魚號酸菜魚米飯”等,它們的客單價一般也在30元左右。
為了差異化,一些品牌會借助開發新產品或口味。但酸菜魚在創新上,延展的可能性不算大,包括增加口味、在湯底里加入一些輔料,或者增加小食等。 比如,魚你在一起就在熱嗆酸菜魚、青花椒酸菜魚等招牌口味上開發了更多口味。
此外,隨著門店越開越多,客流量集聚效應也會被稀釋,或者沒法再享受早期開店時的紅利。以太二酸菜魚為例,其母公司九毛九集團2022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收入有4.16%的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85.5%。作為主力品牌,太二酸菜魚業績下滑程度不小———同店銷售額為19.69億元,同比下滑22.3%。除受到疫情沖擊,某種程度上也和餐廳門店擴張后,客流稀釋以及“網紅效應”下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