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買車家
如果最近有購車打算的小伙伴,一定有注意到,這段時間各大廠家的價格優惠,可謂是空前巨大,而導致這場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車企們的車有些賣不動了。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零售數量為158.7萬輛,同比增長0.3%,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的國內車市正遭遇著近兩年最大的供應鏈危機,因此銷量不佳也屬正常,而在去年年底國內防疫政策調整后,今年第一季度的車市按道理講應該回暖才對,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銷量卻和去年差不多,說明市場表現遠不如預期。
從今年年初起,就有不少廠家開啟了降價模式,而隨著降價力度和范圍的不斷加大,車企間的價格戰也愈演愈烈,但所帶來的結果是,市場的總體銷量需求并沒有因此而提升多少,反而使車市呈現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
就比如,去年表現搶眼的比亞迪汽車就在今年繼續發威。其3月的零售銷量為192,289輛,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86.3%,是所有車企中漲幅最大的品牌。
對此,王傳福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于當前汽車市場正處于“改朝換代”的時期,競爭加劇,洗牌加速,比亞迪擁有“電池”這樣的核心技術,自然勝人一籌。而對于今年的銷售計劃,目前比亞迪方面已經給出了明確的300萬數字,如果照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實現這一目標應該不成問題。
除比亞迪外,類似南北大眾這樣的老牌勁旅,也在近期交出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其中一汽大眾的3月銷量為146,816輛,同比增長16.4%,上汽大眾也實現了7.7%的增長。
而在去年表現不佳的日系,卻依然延續著糟糕的狀態。具體來看,東風日產的銷量同比下滑27.1%,數量僅為49,416輛,廣汽豐田也同比下滑了31.1%,只賣出了60,626輛新車,而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的銷量則分別為41,813輛和40,228輛,同比下滑分別為28.4%和15.1%。
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盡管降價促銷在短期內會帶來客流的激增,但過度的降價,也使得消費者對降價幅度有了越來越大的期待,畢竟說不定明天,就會有降價更厲害的政策推出,所以大家都開始紛紛持幣觀望,加之當前,國內經濟環境疲軟,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因此人們在大額消費上更是趨于謹慎。
此外,由于當前市場上,存在著明顯以是否擁有優質新能源車為標準的兩極分化,這就導致了,在大家都降價的情況下,那些轉型成功的車企會擁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整體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下,那些在新能源賽道上偏弱勢的品牌自然就分不到太多蛋糕了。
針對這一現象,汽車工業協會也在3月22日發文表示,此輪汽車行業大降價是一種炒作行為,應該盡快降溫,使行業回歸正常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