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查沁君
“近年來,全球數字人才發展提速明顯,向全行業加速滲透。特別是中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多個行業的數字化人才發展都實現突破性增長。”
近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教授在《全球數字人才發展年度報告(2022)》(下稱《報告》)中指出。數字人才指擁有ICT(即軟件與IT服務和計算機網絡與硬件行業)專業技能和ICT補充技能的就業人群。
《報告》由領英、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CIDG聯合發布,從數字人才分布的代表性行業城市排名、行業技能、顛覆性數字技能等角度,對中國數字人才發展現狀、地方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中國城市在制造和消費品行業的數字人才排名遠超北美地區。”《報告》顯示。

從全球情況來看,相較2020年,上海維持了制造行業數字人才高占比的同時,在軟件與IT服務、消費品領域的人才占比均有所增加。廣州在消費品行業中的數字人才占比躍升全球第一,并在制造、軟件與IT服務領域也有搶眼表現。
杭州制造業、北京金融業、蘇州消費品業的數字人才占比排名均進入全球前十。南京在ICT行業中數字人才占比始終保持著牢固優勢和強勁增長勢頭。
北美和其他亞太地區各城市數字人才占比排名較2020年幾乎沒有變化,華盛頓公司服務業數字人才占比排名進入全球前十。歐洲城市數字人才在軟件與IT服務、公司服務業占比減少。
與2020年數據相比,上圖六大代表性行業中各城市(地區)的數字人才占比不斷下降,說明了數字人才正向其他行業滲透,數字化轉型向全行業發展。
橫向來看,歐美地區數字人才在傳統行業的比例更高,而亞太地區在ICT行業數字人才占比更高。
其中,洛杉磯、阿聯酋、中國香港、紐約、倫敦、芝加哥、布魯塞爾、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米蘭、多倫多的非ICT行業(含制造、金融、消費品等22個傳統行業)數字人才占比均超過80%。
北京、杭州、深圳、南京、舊金山灣區、班加羅爾的ICT行業數字人才占比位居前列,均逾30%。
《報告》指出,與2020年數據相比,中國各城市因受疫情影響,加快了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代表性技能中數字技能的占比持續增加。

其中,Web開發、數據存儲技術、數字營銷進入北京代表性技能的前五名;南京的Web開發、數據存儲技術進入前五名;上海的開發工具有所上升;廣州的Web開發、圖像設計取代外語、零售進入前五名。
不僅如此,以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學等為代表的顛覆性數字技能在中國主要城市的滲透率都在不斷提升,并已呈現出一定的人才優勢。
例如,北京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學、開發工具的相對滲透率不斷增加;上海在材料科學、納米技術、航空航天工程的相對滲透率領先;廣州的數據科學,南京、深圳、香港的納米技術等技能的滲透率在提升。這與國家大力發展基礎科學,提升新材料、半導體以及人工智能等硬科技實力的政策對應。
與中國城市的發展策略不同,北美地區如波士頓在材料科學、基因工程、機器人的相對滲透率不斷增加;舊金山灣區在材料科學、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的相對滲透率處于領先地位且仍在增加;多倫多在網絡安全、人機交互的相對滲透率在提升。
歐洲地區如慕尼黑在航空航天工程、納米技術、材料科學的相對滲透率領先,倫敦在網絡安全、人機交互、基因工程的相對滲透率在提升。
《報告》選取全球31個重要創新城市(地區)5300多萬人才樣本,其中數字人才逾2000萬,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