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又有上市公司買信托產品“踩雷”了。
“中招”的南華儀器(300417.SZ)不僅沒能收回本息,還為此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導致業績大變臉。
這次出事的信托產品為重慶信托所發行的“重慶信托·昆明融創城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昆明融創城信托項目)。
據南華儀器2022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股東凈利潤-3313.38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70.59%。業績虧損除受行業政策變化影響外,重慶信托發行的該款產品發生實質性違約也為此貢獻了不少“負能量”。
具體來看,南華儀器解釋稱,2021年7月30日公司以自有資金6000萬元認購了重慶信托發行的“昆明融創城信托項目“。
2022年4月30日,南華儀器收到重慶信托發來的昆明融創城項目《臨時公告》,由于債務人昆明融創城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擔保人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到期未能償還借款,構成實質違約,信托計劃終止。
南華儀器表示,結合公司近期回款情況,從謹慎性原則出發對“昆明融創城信托項目”理財產品計提減值準備3029.4萬元,由此對公司凈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結合南華儀器此前公告可以發現,該重慶信托信托發行的“昆明融創城信托項目”的產品起息日為2021年7月30日,到期日為2022年4月30日,預期年化收益率7.30%。因此,如若產品正常到期償本付息,南華儀器該筆投資預計可獲利約328.5萬元。

然而,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南華儀器或許僅僅收回了1%的信托本金,其余部分全部打了“水漂”。
據此前信托投資人爆料,昆明融創城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截至2022年4月30日,信托資金主要用于向昆明融創城投資有限公司發放借款以及受讓重慶萬達城投資有限公司對項目公司享有的債權,最終由項目公司向信托計劃償還借款本息和債權本息。
發生違約的分別是第一期和第五期信托,其中第五期存續信托規模79,995萬元,于2022年4月30日到期;第一期存續信托規模120,000萬元,于2022年8月7日到期,兩期信托項目公司合計持有49,075萬元。
據南華儀器此前公告,信托實質性違約后,重慶信托曾于2022年4月30日至2022年7月30日設置了三個月的“處置觀察期”,但最終各方未能就昆明融創城宋品酒店(即該信托計劃項下抵押物 A2 地塊上的建筑物)的轉讓價格以及轉讓價款分配方案達成一致,導致首個處置觀察期的還款目標和資產處置目標均未達成。
最終項目公司僅向信托計劃還款600萬元,截至2022年7月28日,信托專戶現金余額1580.65萬元,重慶信托根據信托約定及第一次臨時公告的信托財產分配方式及順序,向除項目公司以外的全體受益人分配1%的信托本金合計1509.20萬元。2022年7月29日,南華儀器收到重慶信托的昆明融創城項目部分信托本金60萬元。
重慶信托方面已啟動司法處置程序,已向公證處申請出具執行證書,待取得執行證書后將立即向法院申請執行立案,加快推進后續司法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南華儀器自此之后便未在相關公告中披露該信托計劃的后續處置情況,界面新聞多次致電上市公司進行問詢,但均無人接聽。
重慶信托方面則向界面新聞回應稱,當前該款違約產品的確處于處置階段,法院方面正在走相關流程。
據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披露,重慶信托此前曾對該款違約的信托產品進行過信托更正登記。產品首次申請登記時間為2018年8月13日,公式日期為2018年8月20日。2022年2月15日,重慶信托發起更正登記,“重慶信托-昆明萬達城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變更為“重慶信托·昆明融創城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同時信托功能從投資類變更為融資類。

此前不久,重慶信托還剛因信息披露等問題收到監管處罰。
據2023年3月31日重慶銀保監局公告顯示,因重慶信托存在——1.非潔凈轉讓信貸資產,掩蓋表內外資產質量;2.內部風險控制欠審慎;3.向投資人披露信息不全面不準確;4.信托資金被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繳納土地出讓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重慶銀保監局對重慶信托機構本身處以罰款200萬元,相關責任人羅懷建被處以警告并罰款5萬元。
官網信息顯示,重慶信托成立于1984年10月,于2001年啟動改制重組。在先后五輪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金從初始3500萬元提升至150億元,為全行業最高。公司主要股東為:同方國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國壽投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淮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重慶信托官網仍未披露2022年年報,但此前銀行間市場披露的重慶信托2022年未經審核業績數據顯示,2022年重慶信托實現營收51.48億元,同比下滑34.96%;凈利潤同比下降56.6%至13.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