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昱
緩慢復蘇的樓市下暗流涌動,在4月20日的廣州土拍中,“長隆巨無霸地塊”的競拍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
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在搖中其中一塊宅地后,第二塊搖號宅地也被其摘走,現場有人立馬喊出“假的!”,另外參與搖號的三家房企中招商蛇口和保利發展也拒絕在結果確認書上簽字。
在經歷一些波折后,到晚上七點左右,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是正式公布了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中標上述兩宗住宅地塊的結果。
此番出讓的“長隆巨無霸地塊”由兩宗宅地+兩宗商業用地組成,總起拍價約為175億元,最終成交價約為197億元,住宅樓面價約為3.3萬元/平方米。
在廣州土拍的歷史上,總價超過100億的地塊并不多,此番出讓的“長隆巨無霸地塊”總價也僅次于廣州亞運城項目地塊255億元的總價。
此次“長隆巨無霸地塊”四宗地塊雖然連成一片,但卻選擇分開出讓,不過按照出讓條件,想競拍住宅地塊(BA0902125、011)的企業,必須參與商業地塊(BA0902010、116、118、121地塊)的競投,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企競拍意味著需要同時拿下四塊地。
據界面新聞了解,在“長隆巨無霸地塊”正式出讓前,華潤置地便已深度接觸,并和附近的大地主長隆集團達成合作,已經進場動工了。加上商業地塊項目的定向性條款,外界普遍認為此次土拍基本就是走個流程,最終“長隆巨無霸地塊”還是會被華潤置地收入囊中。
商業地塊的履約監管協議書中寫明,土地競得者引入的商業項目管理和運營者必須是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前100名的企業,以及具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評定的“2021年中國連鎖百強”排行榜前10強的企業,同時引入購物品牌須為太古匯、嘉里城、國金中心(IFS)、萬象商業、恒隆廣場其中一家。
土地開拍前已有消息傳出,華潤置地將在長隆引入旗下萬象系商業,剛好在上述協議要求的購物品牌名單中。
就在外界以為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拿下“長隆巨無霸地塊”已經板上釘釘的情況下,同為央企的保利發展、招商蛇口以及珠海國企華發加入戰局。
這三家央國企去年以來也都顯示出較強的逆勢拿地決心。
面對嚴苛的商業運營條件,這三家央國企貌似也并沒有簡單陪跑的打算,在正式競拍中,與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展開激烈競價,最終兩塊住宅用地都達到最高限價進入搖號階段。
BA0902125住宅地塊的起拍價為73.17億元,最高限制地價約為84.15億元,在經過50多輪的競價后觸頂進入搖號環節;BA0902011住宅地塊的起拍價為71.95億元,最高限制地價為82.74億元,在經過50輪的競價后觸頂進入搖號環節。
當天先搖號的地塊是BA0902011,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中簽;一個小時后,大概下午三點多,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再度中簽BA0902125地塊,面對如此巧合的結果,現場有參拍房企激憤喊出“假的”,招商蛇口、保利發展也拒絕在結果確認書上簽字。
據界面新聞了解,面對此突發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決定清場,剩下參拍房企閉門開會。
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信息顯示,截至傍晚6點20,兩宗住宅地塊的搖號結果仍未出爐,但下午五點開始競價的兩宗商住地塊在五點過了沒多久后就公布了競拍結果,均為華潤置地+長隆集團聯合體。
之所以能引起頭部央國企如此激烈的爭搶,也是因為“長隆巨無霸地塊”自身素質足夠好。
據了解,地塊位于番禺區西北部,長隆片區東南部,新光快速以東,漢溪大道以北,東側緊鄰萬博商務區。
按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該地塊系萬博商務區、長隆-萬博世界級商圈開發建設的突破口和主陣地,將打造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桿項目。
克而瑞廣佛團隊也指出,兩宗地塊左擁長隆度假區,右抱萬博CBD,未來連片開發后即可打通兩者之間的“真空地帶”,位置極具戰略意義。
該地塊周邊配套已十分成熟,截至目前,萬博CBD已經聚集了39座甲級寫字樓,還有萬達、天河城等九大商業體;此外,軌道交通方面也十分通達。
與此同時,地塊在教育配套上預留了中小學用地,配建72班小學+36班初中,將補足板塊內的教育短板。
開發商對該地塊的看好還在于周邊新房市場表現不錯。目前地塊周邊競品有華發越秀·和樾府、新世界耀勝尊府等,售價在6-8萬/平方米。
克而瑞廣佛團隊表示,根據兩宗宅地3字頭的成交樓面價,盡管剔除配建后凈樓面價要比明面上高出不少,但總的來看依然有較大的利潤空間。
廣州今年首批公布的涉宅地塊共有8宗,原本計劃4月21日出讓的增城區一宗地塊因故終止出讓,其余7宗已全部出讓完畢。
今年廣州首批出讓的地塊依然存在較為明顯的冷熱分化。除了此次兩宗番禺長隆地塊、第二次土拍中的荔灣區羊城食品廠地塊和第三次土拍中的番禺迎賓路地塊觸頂搖號外,其余地塊均以底價出讓,且由國企和地方城投平臺拿下。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對界面新聞表示,廣州土拍市場的表現反映當前宏觀環境及政策環境改善之后房企的拿地積極性在提升,但這種熱情是帶有選擇性的,不管是民企還是國企,不管是外圍片區還是中心城區,房企拿地的首要前提是能夠算得過賬,也就是銷售流速和利潤空間要有保障,對于滿足以上條件的地塊競爭也會比去年激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