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任建新
如果不是因為這家公司IPO屢敗屢戰,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風靡一時的眾包平臺老大豬八戒網?
早年借助互聯網+的熱潮上線,收獲資本熱捧,一度估值上百億元。十余年的運營之后,這家公司看起來GMV連年增長至上百億元,但實際收入萎縮,且持續虧損。如果再不上市,不僅資本等不起,恐怕公司的現金流也熬不住。
當潮水褪去,最先露出底褲的,應該是在海灘上賣泳褲的人。
GMV增長,收入下降
4月14日,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更新IPO招股書,繼續沖擊港股主板上市。
2006年,重慶晚報首席記者朱明躍,離職創立豬八戒網。這個互聯網平臺的誕生,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
BAT的崛起,引發了中國市場的互聯網創業潮,從業者們相信,任何一個傳統行業都值得用互聯網+重做一遍。
這是豬八戒網上線的契機,也給它帶來了市場機遇:中國市經營主體迅速增長,僅2016年-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就達到12%,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至2.2247億戶;其中,97%以上為中小企業。
這些公司缺少完整的運營能力,部分環節外包,便激發了眾包市場的需求。舉個例子,中小型互聯網創業者,有IT制作的需求,并不需要聘請專業人員,去豬八戒網等眾包平臺下單,供給方接單完成,降低了整體成本。
因此,豬八戒網也被稱為“企服界的淘寶”,公司打出的廣告語正是,“開公司就找豬八戒”。
近年,豬八戒跑不動了。2022年,公司成交客戶數25.69萬,同比下降22.3%,甚至不及2020年的水平。好在通過客單價的提升,公司GMV穩步增長,2019年-2022年分別為24.35億元、54.82億元、84.05億元、113.89億元。
但是,持續增長的交易流水,并未給公司帶來規模上的增長。最近4年,豬八戒公司收入7.17億元、7.57億元、7.68億元、5.41億元。
主要原因為,豬八戒網傳統意義上的平臺業務,早已遭遇瓶頸。公司在眾包平臺的基礎上,圍繞“企業服務”拼命向外圍擴張,最終形成企業服務平臺、智慧企業服務、產業服務三大業務板塊,旗下服務項目包括上下游需求匹配、工商財稅、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多個方面。
公司戰略大而不強,業務布局廣而不精,陷入多線作戰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終體現到財務報表的結果便是,多收了三五斗。
最近4年,豬八戒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72億元、-2.68億元、-3.66億元、-2.28億元,4年虧損11.34億元——如果剔除每年5000萬元左右的補貼,虧損狀況更為嚴重。
而且,與其他互聯網平臺因燒錢導致的虧損不同,豬八戒真正花在品牌推廣及廣告開支上的錢并不多,最近3年分別為4787.2萬元、5819.8萬元、7118.4萬元,大部分成本花在了人工費用上。截至2022年底,公司1800多名員工,七成為銷售和客服,開發人員只占了不到兩成。
也就是說,并非燒錢模式導致了豬八戒的虧損,而是因為公司的主營業務本就缺乏盈利能力。
當下尚且如此,如果公司為了謀求增長不斷進行業務外拓,那么,將來的收入和業績將更加堪憂。
特殊的時代背景,造就了豬八戒網,當氛圍不再,故事便難以講下去了。
現金承壓,焦慮上市
2011年,創立僅5年,豬八戒公司就開始謀劃海外上市,當時股東們還聯手搭建了可變權益實體架構。
2015年,公司終止境外上市計劃,準備沖擊A股IPO,還在2019年7月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
直到去年10月,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最終的上市目的地才正式確定下來。
時過境遷,互聯網平臺資本化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豬八戒網的上市申請半年失效,4月14日再度更新披露。
為什么這么急著上市?首先,資本需要退出的通道。
憑借互聯網+企業服務的模式,借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東風,公司先后拿到博恩、IDG、重慶文投、賽伯樂投資、兩江產業集團合計接近30億元的融資。2014年的B輪和2015年高達26億元的C輪,讓豬八戒網達到名氣巔峰。
事實上,相對于其他項目來說,豬八戒網,已經讓資本們等得太久了。近幾年,較早進入的重要股東賽伯樂投資等,已經在一級市場陸續轉讓所持公司股權。
另外,豬八戒網急需上市補血。
公司主營業務持續虧損,暫時看不到業務盈利的可能性:2020年奇跡般地實現了經營凈利潤轉正,雖然只有區區1811.7萬元,那也只是曇花一現,2021年-2022年仍然為-3.39億元和-1.96億元。
最近3年,豬八戒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不斷惡化,分別為-3496.2萬元、-9388.6萬元、-2.03億元。
2018年之后,公司就再也沒有從一級市場融資。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5.69億元,經過兩年多的純消耗,截至2023年2月底,僅剩2.54億元。
前幾年豬八戒網還能拿出數億元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每年獲取上千萬的收益,近些年,境況則大為不同。
按照公司現在的虧損速度,如果不能從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補血,現金流堪憂。
豬八戒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創投圈的另一只豬——互聯網駕培服務平臺豬兼強。
2014年成立于廣東的豬兼強,擯棄傳統駕校以掛靠為主的模式,號稱“全直營”,瘋狂燒錢砸廣告,通過互聯網渠道招生。以這種顛覆者的姿態,公司迅速走紅,先后拿到四輪融資。
豬八戒網與豬兼強,諸多共性:它們都曾因為傳統行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成為資本寵兒,最終也都從線上平臺走向線下實體。
然而,高舉高打的豬兼強,因為口碑垮塌、政策收緊等原因,最終引發流動性危機,破產清算。它的結局正說明了一點,不是所有行業都值得互聯網化。
當下的豬八戒網,其實走的是同一條路,只不過跑得沒那么快,步子跨得沒那么大,才穩定運營到現在。
站在風口上的時候,豬也能飛起來;一旦風停,豬會摔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