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如嘉
4月18日,攜程線下近200家新門店同時開業。攜程旅游渠道事業部CEO張力表示,今年90天不到的時間,攜程簽約了超過1300家門店。
2019年,全國旅游門店數量大概有5萬家。經歷3年疫情后,2022年底全國只剩下2萬家不到。如今,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復蘇,旅游門店正在回到大眾視野,傳統旅行社門店也在陸續恢復和擴張中。
3月28日,春秋旅游三年來第一家新門店開業。廣之旅以“合伙人”方式在廣東省內及華中區域鋪設的線下渠道終端集中開業,預計近期內,該社線下渠道終端數量將趕超2019年水平。中青旅遨游網快速啟動線下零售端渠道振興計劃, 在“最強合伙人門店招募政策”發布后,不到一周時間就已新簽約十余家門店。
臨近五一,旅游門店的經營數據也增強了旅企擴張的信心。據攜程發布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攜程門店五一假期的訂單量超出2021年五一的2倍。從客單價來看,隨著長線游的復蘇,今年以來門店客單價水平已經回到甚至超過2019年的客單價水平。
三年來,疫情雖然對旅游業影響重大,但同時也加速了旅游市場的在線滲透率。在游客越來越習慣使用線上平臺進行度假產品預訂的時代,旅企依然沒有放棄傳統門店,OTA平臺也在繼續自己反向擁抱線下的策略。據《中國旅游報》報道,途牛線下已恢復的門店覆蓋了全國48個城市,還有一部分門店在陸續恢復中。
疫情前,除了攜程以外,同程、途牛、驢媽媽等OTA都在進行線下門店布局。一方面,當時線上流量成本激增,線上競爭幾成定局,另一方面,旅游產品線路可變空間大,在游客和平臺都更追求定制化、私人化的趨勢下,線上客服已經難以滿足用戶日益細化的需求。
疫情后,定制化的趨勢也更加明顯。北京攜程大興區采福路門店的店長李晨多年來都從事旅游相關工作,由于疫情影響待業了三年。今年初,她和家人一起前往海南旅游,感受到大家旅游的熱情,對旅游市場的恢復有了信心,于是決定回到熟悉的旅游行業。她對界面新聞表示,線上主打多元化,但是同時選擇和比較也會變得困難。比如法瑞意線路有10天、11天、12天可選,在App上用戶只能看到一個頁面,進入之后可能還有a線、b線、c線的差異,即使是對于年輕人來說,也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去進行選擇。
在門店,員工可以輔助消費者做比較,進行一對一的售前引導,并提供售中售后服務,降低投訴率和退單率。門店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定制服務,團隊、企業或者個人都可以根據需求定制旅游行程。
張力對界面新聞表示,與傳統旅行社門店不同的是,OTA門店不再把客人范圍局限在傳統跟團游客群上,而是把客群范圍擴大到那些在線上尋求產品的所有客群。銷售過程中不再停留在有什么賣什么,開始轉變為客人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目前攜程系門店在定制產品、目的地產品的售賣占比上已接近30%。今年一季度門店售賣產品中,攜程私家團的訂單占比較2019提升了4個百分點。
攜程采用加盟的方式拓展線下門店,門店租金、裝修和人工費用都由店主承擔,攜程收取每年3萬元的管理費,消費者直接和攜程總部簽約,門店規避了一定的風險。根據攜程提供的數據,門店有20%的銷售額來自線上導流轉化。2019年,攜程旗下的線下旅游門店數量達到7000家,線下門店對跟團游業務GMV貢獻率達到35%-40%。
攜程這種輕資產的拓店方式優勢在于無需大量資金投入,便可迅速達成規模效應,但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攜程與門店之間的連接弱化。這對于總部的控制力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如何防止門店“接私單”、“翻牌”加入其他連鎖旅行社,以及如何打造門店的會員體系、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都是攜程需要在長期磨合中解決的問題。
旅游門店也在幫助OTA平臺實現市場的下沉。攜程新簽約的1300多家門店中正式開門營業的已有500家左右,分布在20個省(直轄市)。開業最多的區域是北京、河南、深圳、四川和重慶。張力對界面新聞表示,攜程在三四五線城市和縣級城市也在不斷布局。
不過,在線下市場,傳統旅行社經營多年的的地域壁壘依然牢固,例如北京有眾信旅游、廣州有廣之旅、上海有錦江與春秋國旅。而在一線城市已經飽和的情況下,非一線城市也成為傳統旅行社的轉機所在,針對線下市場尤其是下沉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攜程副總裁孫天旭日前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攜程多條業務線已經全面超越2019年的水平,五一庫存很多已經處于非常緊張或者售罄的狀態。從整體全旅游行業的業績來說,遠超2019年是毋庸置疑的。
五一期間國內長線旅游目的地增長迅速,比起利潤低的短線游,長線游和出境游的恢復對旅游門店來說顯著利好。數據顯示,在我國歷年出境游客總人次中,有旅行社組織出境的人次占比不斷攀升,從2012年的34.02%一路提升至2019年的40.57%。2019年中國旅行社的營收結構中,47%的收入來自于出入境游。
多重利好疊加,不管是傳統旅行社還是OTA,對于旅游門店的布局正在加緊恢復中,線下市場的新一輪爭奪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