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據山西省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山西發布”周三消息,山西省4月17日上線了存量地方債柜臺交易業務,即山西省政府所有公開發行的存量地方政府債券均可在柜臺市場交易流通,中小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可通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網點及電子柜臺渠道購買。
山西是全國首個對個人投資者開放存量地方債交易的省份。“山西發布”稱,省財政廳“經財政部同意,積極啟動存量債柜臺交易業務籌備工作,與中央國債公司商定交易流通債券范圍,授權持有債券較多、柜臺經驗豐富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開展業務試點,實現從提升一級發行市場水平,向優化二級交易市場管理的縱深延展,充分發揮出盤活機構資金、改善債券流動性的積極作用。”
2019年3月,財政部啟動地方債券柜臺發行工作,允許中小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通過商業銀行柜臺市場認購本地區范圍內發行的地方債,進一步拓寬了發行渠道,以此來滿足更多投資者的需求。此前,地方債只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面向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發行。
本次山西的探索進一步將中小投資者投資地方債的范圍拓展到了存量部分。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62269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46934億元,專項債務21533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剩余平均年限8.6年,平均利率3.38%。
據“山西發布”稱,本次首批有8只山西省政府存量債券上市交易。綜合來看,首批存量債券期限短、回報高,到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新發柜臺地方債及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深受投資者歡迎。截至交易首日結束,山西省存量債柜臺認購金額共計1.81億元,為豐富商業銀行柜臺品種,拓展社會公眾穩健投資渠道邁出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