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新汽車的“奇點時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新汽車的“奇點時刻”

唯向“新”者能生存。

圖片來源:Unsplash- Erik Mclean

文|車百智庫

如果說往年車展著重于展示創意和潮流,那么2023年的上海車展則多了幾分應對變化與挑戰的果敢和勇氣。

在市場端,行業格局正被重新改寫。造車新勢力風頭不減、自主品牌再戰高端、合資企業大象轉身、科技玩家加速入局......使出渾身解數的它們,究竟誰能爭搶到通向“汽車新時代”的站臺票?

湃客財經欄目特約車百智庫觀察員,推出《駛向未來:2023上海車展觀察》系列專題,帶你逛遍車展,洞察趨勢性變革,聚焦汽車新時代。

這是本系列第一篇,我們從“新勢力VS傳統車企”“自主VS合資”兩個角度來解讀車展。

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剛剛拉開帷幕,魔都上空就已火藥味十足。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練了7年的武功叫入門,練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師。武功深淺,是‘造車派’與‘資本派’的最大區別。”

......

這邊,沃爾沃、魏牌隔空喊話造車新勢力,試圖用體系實力和過往積累擺出造車的“老資格”。那邊,造車新勢力依然我行我素,概念大戰此起彼伏。

“重新定義1000萬以內最豪華SUV”“3年內技術遙遙領先”......劍拔弩張的交鋒背后,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中國式的汽車市場。

有兩個數據足以說明一切。

1-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達到131.3萬輛,同比增長22.4%,滲透率飆升至34.2%;另一個維度是,憑借在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中國品牌乘用車一季度市場份額達到52.2%。比亞迪甚至一舉超越了大眾,成為了中國最暢銷的乘用車品牌,這是幾十年來頭一遭。

用媒體的話來總結,就是“中國汽車市場從來沒有這么卷過”。

激戰正酣中,傳統汽車的天花板逐漸顯現,電動化、智能化賽道上的競爭對手從另一個地平線極速升起。市場領先者好不容易搶到的蛋糕,會不會被另一只瞪羚沒收?沒有人能知道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循規蹈矩者很難笑到最后,誠惶誠恐者才能生存。

一、自主VS合資:決戰時刻,剛剛到來

“如果說汽車工業的昨天來自歐洲,那么汽車工業的明天很可能會在中國。”大眾前掌門人卡爾·哈恩的一句預言,成為當下汽車市場的最佳寫照。

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大潮的來臨,自主品牌抓住先發優勢,完成市場逆襲。而合資品牌則節節敗退,市場份額接連失守。但顯然,回過神兒來的國際巨頭們并不會繳械投降,決戰時刻才剛剛開始。

“今日中國之動向,將引領明天世界之方向。”在上海車展的發布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罕見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在齊普策看來,中國是未來所在。為此,本屆上海車展,齊普策率近半數的寶馬集團董事會成員齊聚上海,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上海車展上,寶馬帶來了亞洲首發的BMWDee數字概念車和全彩EInk版BMWDee數字概念車,以及全球首發的創新純電動BMW i7 M70L。用齊普策的話說,就是“寶馬攜史上最強豪華電動陣容登陸上海,幾乎涵蓋了所有細分市場,可充分滿足中國客戶在數字化電動出行時代的需求。”

產品只是結果,過程不能忽視。據悉,過去三年,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人員增加了3倍,并且整合了中國與寶馬總部的研發體系,將中國的研發團隊納入集團研發體系。“過去,在寶馬的產品研發中,中國市場給了非常好的啟發,比如長軸距、數字化。未來,我們將增加更多中國元素。”

車百智庫認為,寶馬的加速轉型僅僅是國際汽車巨頭態度轉變的一個縮影。本屆上海車展上,奔馳、豐田、本田、馬自達等紛紛推出了電動化的新產品或新戰略。驕傲慣了的它們,終于直面陣痛,正視需求,大象轉身跑起來。

其中,奔馳宣布全品牌全面跨入全電動時代,并攜四大核心品牌電動車型聯袂登場;豐田兩款bZ系列車型全球首秀,意圖扭轉純電市場的頹勢;本田Honda e:N品牌三款純電動車全球首發,并宣布全面進入電動化時代,2027年后在中國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

連一向被認為是燃油車堅定支持者的馬自達也終于“觸電”,首次對外公布了電動化時代的轉型戰略和目標愿景,并宣布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長安馬自達將推出兩款本土化研發、生產的新能源車型。

市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以往,大多數國際品牌的戰略布局都是“挺進中國”或者“你好,中國”。而現在,這些企業和品牌的口號早就變成了諸如“在中國、為中國”或者“從中國到世界”。逐漸回過神來的它們,開始加速電動化、智能化進程。

有分析認為,合資品牌擁有成熟且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在產品設計、銷售網絡、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方面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上,它們布局雖然慢了半拍,但追趕速度不容小覷。

上海車展上,手握先發優勢的自主品牌,則更加氣勢如虹。不少合資品牌豁然發現,自主品牌并不僅僅滿足于守住勝果,而是意圖品牌向上,一鼓作氣啃下高端市場這塊硬骨頭。

如果要評選此次上海車展最受關注豪華品牌展臺,比亞迪仰望絕對是熱門候選:它不僅是媒體的打卡勝地,更吸引了眾多跨國豪華品牌的管理團隊排隊入場參觀,這是此前國際車展上車展極少發生的情況。

本屆車展上,仰望U8、U9亮相。其中,仰望U8正式開啟預售,推出豪華版和越野玩家版兩大版本,官方預售價格為109.8萬元。有網友調侃,“以前是沒錢才買比亞迪,現在是沒錢買比亞迪。”

給仰望U8百萬售價底氣的,是由易四方、云輦、刀片電池、超級車身、智能座艙、智駕輔助六大核心技術組成的仰望架構。如果憑借技術破局的仰望能在百萬市場站穩腳跟,將為自主品牌沖擊高端蹚出一條新路。

除了比亞迪,上海車展前夕,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Hyper GT也正式開啟預售,五款車型預售價格為21.99萬-33.99萬元。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昊鉑Hyper GT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3。在官方預熱海報中,甚至直接擺出了特斯拉的Logo,宣稱“比Ta貴,但你會選我”。

在燃油車稱霸的時代,受制于自主與合資之間的品牌溢價和技術差距,自主品牌嘗試過多輪上攻,但結果并不令人滿意。

如今,從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小鵬、理想等,到極氪、ARCFOX、嵐圖、埃安、仰望等脫胎于傳統汽車企業的品牌,無不加緊依托各自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在智能新能源這條新賽道上向高端化發起沖擊。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到,合資和自主的格局已經擊碎重構,一個百子待落的大棋局才剛剛開始。

二、新勢力VS傳統車企:互相偷師,一同成長

造車是一個“幸存者游戲”。再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洗牌后,能夠在這一屆上海車展鎂光燈下亮相的造車新勢力,無不是新造車的幸存者。它們或主打高端市場、或聚焦智能水平、或滿足家庭需求等,憑一技之長,硬生生在固化已久的汽車市場撬開了一個個口子。

然而,在傳統車企轉型加速,“創二代”們如雨后春筍般登場的當下,“一招鮮吃遍天”已經是過去式。正如魔方的復雜性,解決一面易,面面俱到難。造車新勢力唯有在產品、服務、技術等領域全面發力,才能謀局長遠。

不信,看看小鵬。上海車展前夕,小鵬汽車推出了SEPA2.0扶搖全域智能架構。比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更值得關注的是,該架構還采用了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和CI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兼容軸距帶寬達到1800-3200mm。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透露,扶搖架構之上,車型零部件通用化率將達到80%,扶搖架構的全面性和平臺體系化,會讓后面每一款車型的研發更高、成本明顯下降。

舉個例子,原本,一臺小鵬汽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在5000-5500個,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將會大幅度縮減芯片的數量,不只是降低成本,還能減少供應的不確定性。

李小鵬坦承:“過去5年,小鵬在智能化上絕對一枝獨秀,缺失是成本和效率,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兒。”種種跡象表明,在經歷了諸多風波后,小鵬開始試圖在成本和效率之間更好找到平衡,實現體系化造車。

與小鵬相比,理想則是致力于在純電和增程之間找到平衡。上海車展上,理想發布純電解決方案,進入增程與純電并重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形成“1款超級旗艦+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布局,面向20萬以上的市場,全面滿足家庭用戶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型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寧德時代4C麒麟電池的車型,并正式推出“理想4C超級充電站”及超充網絡。

車百智庫認為,找平衡的過程,也是造車新勢力向傳統車企學習的過程。根據銷量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排名前5,理想、蔚來位列7、8名。可以看到,要想實現規模化突圍,造車新勢力要做的還有很多。

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則在創新上大做文章。

上海車展上,阿維塔在智能化能力上再一次迎來升級。今年下半年,阿維塔將全系迭代華為高階智駕系統ADS 2.0、搭載原生的HarmonyOS車機操作系統。魏牌藍山則打出了混聯DHT+Coffee Pilot 2.5的組合,直指理想的L系車型等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極致創新和平衡發展之間,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互相偷師,意圖補短板鍛長板,殺入對方的大本營。但反過來來看,也只有在這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最終鍛煉出有世界競爭力的汽車品牌,才能讓智能新能源汽車時代更早到來。

借用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說的一句話,推動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歡迎更多“競爭隊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新汽車的“奇點時刻”

唯向“新”者能生存。

圖片來源:Unsplash- Erik Mclean

文|車百智庫

如果說往年車展著重于展示創意和潮流,那么2023年的上海車展則多了幾分應對變化與挑戰的果敢和勇氣。

在市場端,行業格局正被重新改寫。造車新勢力風頭不減、自主品牌再戰高端、合資企業大象轉身、科技玩家加速入局......使出渾身解數的它們,究竟誰能爭搶到通向“汽車新時代”的站臺票?

湃客財經欄目特約車百智庫觀察員,推出《駛向未來:2023上海車展觀察》系列專題,帶你逛遍車展,洞察趨勢性變革,聚焦汽車新時代。

這是本系列第一篇,我們從“新勢力VS傳統車企”“自主VS合資”兩個角度來解讀車展。

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剛剛拉開帷幕,魔都上空就已火藥味十足。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練了7年的武功叫入門,練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師。武功深淺,是‘造車派’與‘資本派’的最大區別。”

......

這邊,沃爾沃、魏牌隔空喊話造車新勢力,試圖用體系實力和過往積累擺出造車的“老資格”。那邊,造車新勢力依然我行我素,概念大戰此起彼伏。

“重新定義1000萬以內最豪華SUV”“3年內技術遙遙領先”......劍拔弩張的交鋒背后,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中國式的汽車市場。

有兩個數據足以說明一切。

1-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達到131.3萬輛,同比增長22.4%,滲透率飆升至34.2%;另一個維度是,憑借在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中國品牌乘用車一季度市場份額達到52.2%。比亞迪甚至一舉超越了大眾,成為了中國最暢銷的乘用車品牌,這是幾十年來頭一遭。

用媒體的話來總結,就是“中國汽車市場從來沒有這么卷過”。

激戰正酣中,傳統汽車的天花板逐漸顯現,電動化、智能化賽道上的競爭對手從另一個地平線極速升起。市場領先者好不容易搶到的蛋糕,會不會被另一只瞪羚沒收?沒有人能知道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循規蹈矩者很難笑到最后,誠惶誠恐者才能生存。

一、自主VS合資:決戰時刻,剛剛到來

“如果說汽車工業的昨天來自歐洲,那么汽車工業的明天很可能會在中國。”大眾前掌門人卡爾·哈恩的一句預言,成為當下汽車市場的最佳寫照。

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大潮的來臨,自主品牌抓住先發優勢,完成市場逆襲。而合資品牌則節節敗退,市場份額接連失守。但顯然,回過神兒來的國際巨頭們并不會繳械投降,決戰時刻才剛剛開始。

“今日中國之動向,將引領明天世界之方向。”在上海車展的發布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罕見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在齊普策看來,中國是未來所在。為此,本屆上海車展,齊普策率近半數的寶馬集團董事會成員齊聚上海,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上海車展上,寶馬帶來了亞洲首發的BMWDee數字概念車和全彩EInk版BMWDee數字概念車,以及全球首發的創新純電動BMW i7 M70L。用齊普策的話說,就是“寶馬攜史上最強豪華電動陣容登陸上海,幾乎涵蓋了所有細分市場,可充分滿足中國客戶在數字化電動出行時代的需求。”

產品只是結果,過程不能忽視。據悉,過去三年,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人員增加了3倍,并且整合了中國與寶馬總部的研發體系,將中國的研發團隊納入集團研發體系。“過去,在寶馬的產品研發中,中國市場給了非常好的啟發,比如長軸距、數字化。未來,我們將增加更多中國元素。”

車百智庫認為,寶馬的加速轉型僅僅是國際汽車巨頭態度轉變的一個縮影。本屆上海車展上,奔馳、豐田、本田、馬自達等紛紛推出了電動化的新產品或新戰略。驕傲慣了的它們,終于直面陣痛,正視需求,大象轉身跑起來。

其中,奔馳宣布全品牌全面跨入全電動時代,并攜四大核心品牌電動車型聯袂登場;豐田兩款bZ系列車型全球首秀,意圖扭轉純電市場的頹勢;本田Honda e:N品牌三款純電動車全球首發,并宣布全面進入電動化時代,2027年后在中國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

連一向被認為是燃油車堅定支持者的馬自達也終于“觸電”,首次對外公布了電動化時代的轉型戰略和目標愿景,并宣布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長安馬自達將推出兩款本土化研發、生產的新能源車型。

市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以往,大多數國際品牌的戰略布局都是“挺進中國”或者“你好,中國”。而現在,這些企業和品牌的口號早就變成了諸如“在中國、為中國”或者“從中國到世界”。逐漸回過神來的它們,開始加速電動化、智能化進程。

有分析認為,合資品牌擁有成熟且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在產品設計、銷售網絡、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方面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上,它們布局雖然慢了半拍,但追趕速度不容小覷。

上海車展上,手握先發優勢的自主品牌,則更加氣勢如虹。不少合資品牌豁然發現,自主品牌并不僅僅滿足于守住勝果,而是意圖品牌向上,一鼓作氣啃下高端市場這塊硬骨頭。

如果要評選此次上海車展最受關注豪華品牌展臺,比亞迪仰望絕對是熱門候選:它不僅是媒體的打卡勝地,更吸引了眾多跨國豪華品牌的管理團隊排隊入場參觀,這是此前國際車展上車展極少發生的情況。

本屆車展上,仰望U8、U9亮相。其中,仰望U8正式開啟預售,推出豪華版和越野玩家版兩大版本,官方預售價格為109.8萬元。有網友調侃,“以前是沒錢才買比亞迪,現在是沒錢買比亞迪。”

給仰望U8百萬售價底氣的,是由易四方、云輦、刀片電池、超級車身、智能座艙、智駕輔助六大核心技術組成的仰望架構。如果憑借技術破局的仰望能在百萬市場站穩腳跟,將為自主品牌沖擊高端蹚出一條新路。

除了比亞迪,上海車展前夕,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Hyper GT也正式開啟預售,五款車型預售價格為21.99萬-33.99萬元。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昊鉑Hyper GT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3。在官方預熱海報中,甚至直接擺出了特斯拉的Logo,宣稱“比Ta貴,但你會選我”。

在燃油車稱霸的時代,受制于自主與合資之間的品牌溢價和技術差距,自主品牌嘗試過多輪上攻,但結果并不令人滿意。

如今,從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小鵬、理想等,到極氪、ARCFOX、嵐圖、埃安、仰望等脫胎于傳統汽車企業的品牌,無不加緊依托各自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在智能新能源這條新賽道上向高端化發起沖擊。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到,合資和自主的格局已經擊碎重構,一個百子待落的大棋局才剛剛開始。

二、新勢力VS傳統車企:互相偷師,一同成長

造車是一個“幸存者游戲”。再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洗牌后,能夠在這一屆上海車展鎂光燈下亮相的造車新勢力,無不是新造車的幸存者。它們或主打高端市場、或聚焦智能水平、或滿足家庭需求等,憑一技之長,硬生生在固化已久的汽車市場撬開了一個個口子。

然而,在傳統車企轉型加速,“創二代”們如雨后春筍般登場的當下,“一招鮮吃遍天”已經是過去式。正如魔方的復雜性,解決一面易,面面俱到難。造車新勢力唯有在產品、服務、技術等領域全面發力,才能謀局長遠。

不信,看看小鵬。上海車展前夕,小鵬汽車推出了SEPA2.0扶搖全域智能架構。比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更值得關注的是,該架構還采用了前后一體式鋁壓鑄車身和CI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兼容軸距帶寬達到1800-3200mm。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透露,扶搖架構之上,車型零部件通用化率將達到80%,扶搖架構的全面性和平臺體系化,會讓后面每一款車型的研發更高、成本明顯下降。

舉個例子,原本,一臺小鵬汽車需要的芯片數量在5000-5500個,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將會大幅度縮減芯片的數量,不只是降低成本,還能減少供應的不確定性。

李小鵬坦承:“過去5年,小鵬在智能化上絕對一枝獨秀,缺失是成本和效率,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兒。”種種跡象表明,在經歷了諸多風波后,小鵬開始試圖在成本和效率之間更好找到平衡,實現體系化造車。

與小鵬相比,理想則是致力于在純電和增程之間找到平衡。上海車展上,理想發布純電解決方案,進入增程與純電并重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形成“1款超級旗艦+5款增程電動車型+5款高壓純電車型”的產品布局,面向20萬以上的市場,全面滿足家庭用戶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型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寧德時代4C麒麟電池的車型,并正式推出“理想4C超級充電站”及超充網絡。

車百智庫認為,找平衡的過程,也是造車新勢力向傳統車企學習的過程。根據銷量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中,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排名前5,理想、蔚來位列7、8名。可以看到,要想實現規模化突圍,造車新勢力要做的還有很多。

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則在創新上大做文章。

上海車展上,阿維塔在智能化能力上再一次迎來升級。今年下半年,阿維塔將全系迭代華為高階智駕系統ADS 2.0、搭載原生的HarmonyOS車機操作系統。魏牌藍山則打出了混聯DHT+Coffee Pilot 2.5的組合,直指理想的L系車型等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極致創新和平衡發展之間,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互相偷師,意圖補短板鍛長板,殺入對方的大本營。但反過來來看,也只有在這樣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最終鍛煉出有世界競爭力的汽車品牌,才能讓智能新能源汽車時代更早到來。

借用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說的一句話,推動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歡迎更多“競爭隊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安平县| 秦皇岛市| 通化市| 贺兰县| 宿迁市| 巍山| 新昌县| 江孜县| 蛟河市| 寿光市| 大关县| 手游| 珲春市| 东源县| 方山县| 金湖县| 古田县| 鄢陵县| 松滋市| 来宾市| 睢宁县| 兰西县| 连云港市| 康平县| 大庆市| 齐齐哈尔市| 桂阳县| 方城县| 谷城县| 上蔡县| 车致| 黔东| 若羌县| 峨眉山市| 子长县| 岗巴县| 杨浦区| 五大连池市| 监利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