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23上海車展)時隔兩年后再度開展。從車展官方發布的展位圖就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的子品牌開始脫離母公司獨立設置展位。
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極氪將展臺設置在了幾乎全是造車新勢力的6.1館,毗鄰蔚來、小鵬與理想。比亞迪旗下新推出的純電高端品牌仰望更是將展臺設立在了豪華汽車展區,靠近賓利、蘭博基尼與瑪莎拉蒂等知名豪華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在本次車展中,包括飛凡、智己、歐拉、極氪、領克、極星、仰望、深藍、嵐圖以及smart在內的10多家國內外品牌都將展臺與母公司進行了獨立區分。子品牌與他們的母公司“漸行漸遠”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去母公司化的浪潮正在迅速席卷整個汽車行業。
單獨設立展臺也只是這種行業大趨勢中的一個縮影,在品牌運營方面,子品牌們也傾向于獨立策劃媒體活動。
在本次上海車展周期中,與吉利和沃爾沃都有著較深聯系的極星就獨立舉行了新車發布活動,東風旗下新能源品牌嵐圖則選擇獨立于東風,舉行自身專屬的高管專訪,而旗下擁有多條產品線的比亞迪更是在車展期間接連安排了4場不同的媒體活動。
部分子品牌更是進一步在命名中抹去母公司痕跡。在本屆上海車展前夕,長安旗下新能源品牌長安深藍就正式更名為深藍汽車,以求給品牌帶來更清晰的市場規劃。

這背后是傳統汽車制造商推出的新能源品牌希望與燃油車進行割裂的迫切需求。
隨著新能源市場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直接與母公司帶來的刻板印象進行切割有助于迅速重塑品牌形象,明確市場定位,獲得更多的生存與發展機會。
中高端市場自主新能源品牌是這種趨勢的主要推動者。在燃油車時代,受限于技術落后等一系列因素,自主品牌一直難以立足中高端市場。在電氣化時代,逐步完成彎道超車的自主品牌有能力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過去專注于大眾市場的品牌印象成為了短板。
相對獨立的子品牌不僅可以補齊這一高端化短板,也能進一步明確的汽車公司內部各品牌的市場分工。
去母公司化后,子品牌也更容易進行自身的銷售渠道搭建。以長城汽車旗下的哈弗品牌為例,在“哈弗龍網”銷售網絡完成搭建后,哈弗品牌新能源產品將與燃油車型進行分隔銷售。
相對獨立的銷售渠道對汽車公司的電氣化轉型有著特殊的意義。此前,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曾向界面新聞表示,傳統汽車制造商如果要轉型,需要全新的品牌團隊,新的新能源產品和全新的銷售渠道模式。
在10年前的第15屆上海車展上,新能源車首次得到了各大整車廠的普遍重視,多數主要品牌都拿出了一到兩臺新能源展車。而在10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汽車已經占據了上海車展的絕對主導地位。
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逐年提升,新能源汽車逐步從配角走向主角,新能源子品牌承擔的任務也開始由實現從無到有,轉變為幫助母公司在新能源市場中攫取更大份額。圍繞這一目標,去母公司化作為業內主流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