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胡穎君
“未來5年內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將發生結構性變化,收購類投資增速有望超越其他資產類別?!必惗鞴驹?月18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中做出上述判斷。
過去一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私募股權投資活動跌至8年最低點。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投資交易額為620億美元,同比下降53%,投資交易量也同比下滑38%,平均投資交易額為8200萬美元,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值。
“雖然目前僅占中國市場交易總額的9%,但我們預計收購類投資在未來5年內會出現加速增長。多重因素推動其增長,包括越來越多的私募持有企業進入退出窗口期,更多跨國公司可能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下考慮分拆業務;與此同時,大量民營企業逐步開始進入交接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這一趨勢?!必惗鞴救蚝匣锶酥芎票硎?。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成長類投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占到2022年中國市場交易總額的74%,但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中期收購類投資增多的趨勢已經確立并凸顯,包括:在華跨國公司出于地緣政治考量,分拆業務增多;2012至2021年期間,私募股權持有的企業數量增長13倍,催生大量二級市場銷售機會;2017至2021年期間,企業家/家族收購案數量較2012至2016年間增長了2.5倍。
報告指出,因商業前景不明朗以及上市公司評級較低,導致交易倍數從一年前的17.9倍(企業價值倍數中值)下降到16.7倍。同業買賣不夠活躍,導致2022年退出交易進一步暴跌,專注于中國市場的基金的募資額在2022年同比下降68%,跌至新低。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一直都是由國內GP(普通合伙人)主導投資活動。2022年宏觀經濟情況充滿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國內GP的投資活躍度最高,尤其是人民幣基金?!必惗鞴救蚝匣锶死畛袣g表示。
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GP貢獻了中國市場37%的投資交易額,比2016至2021年間的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在國內GP中,人民幣基金是去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上最活躍的參與者,占投資交易總額的比例提高了6個百分點,達到24%。相比之下,美元基金則主要持觀望態度。
盡管科技行業依然占據著中國私募股權資本的最大份額,但行業投資交易額卻同比下降了62%,其中云服務(下降88%)和軟件(下降59%)是跌幅最大的子行業。中國、印度和東南亞一直都是科技交易的主戰場,2022年三大市場都經歷了大幅下滑。不過,中國半導體產業鏈交易崛起,為市場帶來了一定活力。
2022年,中國先進制造業和醫療健康行業占投資交易額的比例有所提升。借“可持續發展”的東風,電動汽車產業鏈實現迅猛發展,推動了先進制造業投資交易的增長。此外,醫藥和生物科技仍然是醫療健康行業最具吸引力的賽道,并獲得了私募股權投資者更多的青睞。
2023年,AI領域熱鬧非凡,與之相關的應用落地會否推高科技板塊的估值和私募交易者的積極性?對此,貝恩全球副合伙人陳捷表示,從技術和應用領域來說,這是一個確定的爆發式的機會,而在第二大模型的開發成熟之后,下游對于消費者或是企業2B的應用場景案例仍需要時間去開發和完善。
“目前二級市場很多熱門概念股已經大幅上漲了,一級市場會相對會理性一些。AI的投資機會更多聚焦在下游應用端,目前主要是互聯網巨頭做一些大規模的投入,隨著下游應用開發不斷迭代并趨于成熟了,一定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涌現出來?!标惤荼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