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二研究 藝馨 豆乳拿鐵
上市5年營收首次下滑,閱文集團成也IP、潰也IP?
3月16日,閱文集團(下稱“閱文”,00772.HK)發布了2022年的業績報告。閱文是一個網絡文學平臺,目前旗下涵蓋QQ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品牌。
財報公布次日,閱文的股價下跌近8.0%。截至2023年4月17日港股收盤,閱文報收39.90港元/股(折合人民幣34.9億元),對應總市值405.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354.58億元)。
「不二研究」據其最新財報發現:2022年,閱文的營收為76.26億元,同比下滑12%,凈利潤為6.08億元,同比下降67%。
盡管閱文已實現免費和付費兩種模式,但依然未擺脫用戶付費率低的困境。2022年,閱文的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消費在37.8元,同比下降4.8%;自有平臺和自營渠道的平均月付費用戶為790萬人,同比下滑9.2%。
與此同時,閱文不僅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兩大業務上陷入放緩和停滯,同時在IP版權運營也面臨增長困境。
截至2023年2月底,閱文官網首頁全版權運營下展示的《慶余年》《贅婿》《斗羅大陸》《瑯琊榜》等17部作品,有16部是2017年以前上線的作品。
此前4月的一篇舊文中,我們聚焦于在網文賽道下,閱文集團面臨內憂外患:付費閱讀增長乏力,版權業務難撐大旗;付費和免費之爭如火如荼,IP改編尚在表層。
圖源:《斗破蒼穹》官微
時至今日,網文IP效應仍是一把雙刃劍,繼《人世間》《贅婿》《斗破蒼穹》等內容后,閱文如何打造下一個IP神話?由此,「不二研究」更新了此前4月舊文的部分數據和圖表,以下Enjoy:
去年《人世間》大結局,引發無數網友淚崩。
這不是閱文第一部引發現象級討論的作品。此前,《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以26億元票房奪得2022年春節檔票房第二;2021年押中《你好,李煥英》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二;還連續輸出了《贅婿》、《斗羅大陸》、《叛逆者》、《雪中悍刀行》等精品劇集。
圖源:《人世間》官微
3月16日,閱文集團(下稱“閱文”,00772.HK)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營收達76.26億元,同比下滑12%;凈利潤6.08億元,同比下降67%,。
然而疫情反復、網絡文學監管收嚴、行業持續調整熱錢流失……降本增效成為大文娛的首要目標。與此同時,閱文仍面臨付費閱讀增長乏力、版權業務難撐大旗的困境;付費和免費之爭如火如荼,IP改編尚在表層。加上眾多免費小說的圍攻,內憂外困之下,閱文新的支撐點遲遲未現。閱文是否真的走出了低谷期?
01 對賭期過半,持續高凈利存疑
閱文誕生于網絡文學野蠻生長之時。
2015年,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為閱文,旗下品牌涵蓋QQ閱讀、起點中文網、紅袖讀書、瀟湘書院等。受益于IP改編,閱文于2017年11月順利登陸港交所。2018年,閱文收購新麗傳媒,向IP產業鏈下游拓展,后者成為閱文的內容輸出和營收主力。不過新麗傳媒也曾因營收不振,拖累閱文陷入巨虧泥潭。
2020年,程武接棒閱文,經歷慘烈虧損后,實現閱文的再造。2022年是“大閱文”戰略發布后第二個財年,從該戰略可以看出程武的抉擇,拔高護城河不能以放棄核心業務為代價,以網絡文學為基石,驅動IP生態業務矩陣構建。
縱觀近6年年報數據,2017年-2022年閱文分別實現收入40.95億元、50.38億元、83.48億元、85.26億元、86.68億元和76.26億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12.0%;凈利潤分別為5.63億元、9.12億元、11.12億元、-45.00億元、18.43億元以及6.08億元。
「不二研究」發現,自從2019年營收突破80億元之后,閱文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時期,2022年是閱文自2017年上市后首次營收下滑;在凈利潤方面也出現大幅度暴跌。
從毛利及毛利率來看,閱文同樣表現欠佳。2017年-2022年年報顯示,閱文毛利分別為20.75億元、25.58億元、36.92億元、42.34億元、45.99億元和40.30億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降12.4%;毛利率分別為50.7%、50.8%、44.2%、49.7%、53.1%和52.8%,其中2022年同比下降0.3%。
盡管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業務構成調整,閱文的毛利率曾出現下滑;2021年,閱文實現毛利率的新高。不過,2019年收入結構的調整就引發毛利率下滑6.6%,未來維持毛利率穩定的能力還有待驗證。
同時,與新麗傳媒的對賭協議始終是閱文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20年,閱文對新麗傳媒相關的商譽及商標權計提減值準備分別為40.16億元及3.9億元,成為2020年巨虧的因素之一。監管收嚴、明星藝人塌房風險高企,新麗傳媒若難以完成對賭業績,或將影響閱文未來的業績表現。
對于“大閱文”戰略來說,IP發掘早已不僅僅停留于網絡文學的表層。以文學的爆款為起點,將優秀IP進一步培育稱影視、動漫、游戲等領域的爆款,并獲得穿越代際的能力,正是該戰略所繪制的藍圖。
這僅僅只是開始。與新麗的五年對賭期才剛過半、創作監管一再收緊,閱文的當務之急,是維持高水平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
02 付費閱讀跌倒,版權難扛大旗
當前,閱文的收入由兩大部分構成:在線業務和版權業務。
在線業務收入來源于付費閱讀、廣告及分銷第三方游戲;版權業務(版權運營及其他)主要來源于自有版權業務和新麗傳媒兩大渠道。其中,在線業務是閱文業績的主要來源,占總收入的57.2%。
「不二研究」發現,繼2021年保持連續增長態勢后,2022年在線業務出現下滑趨勢。財報顯示,2022年閱文在線閱讀MAU(月活躍用戶數量)從2021年的2.5億至2.44億,同比減少1.9%。
根據年報,2022年閱文在線業務收入達到43.64億元,同比減少17.79%;毛利21.47億元,同比下降18.00%;毛利率從2021年的49.3%下降到2022年的49.2%。
其中,付費閱讀是閱文在線業務的核心。據歷年年報數據,2017年-2022年,閱文集團付費閱讀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分別為1150萬、1070萬、980萬、1020萬、870萬和790萬,ARPU(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分別為20.5元、24.4元、25.3元、34.7元、39.7元和37.8元。
不難發現,高增長的背面,是隱現的天花板。近6年來,付費閱讀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總體處于下降趨勢,2020年雖有短暫回暖,但復工復產后,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又回歸到原有的下降趨勢。
加上ARPU的逐年上漲,雖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下降對業績的影響,但這明顯是對存量用戶的“二次開發”。在沒有新用戶增量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提升ARPU來保障業績很難具有可持續性,也是對用戶購買力的透支。
在線業務正處瓶頸期,版權業務能否成為突破口?「不二研究」認為,版權業務也難撐起業績大旗。
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版權業務收入達32.62億元,同比減少2.92%;毛利為18.83億元,同比下降4.94%;毛利率由2021年的59.0%下降至57.7%。其中,自有版權運營收入達到21.43億元,占版權業務整體收入的63.78%。
對于版權業務的核心新麗傳媒來說,走出黑洞,產出逐步回歸。
根據年報數據,2019年-2022年新麗傳媒分別實現營收32.36億元、20.33億元、12.17億元和16.23億元,其中2021-2022年增幅達到33.36%;凈利潤分別為5.49億元、4.26億元、5.30億元和5.38億元,其中2021-2022年同比增長1.51%。
「不二研究」認為,疫情影響疊加影視寒冬,巨頭尚處于劇烈波動,雖然在《贅婿》等熱播劇的幫助下,新麗傳媒2020年完成了新的對賭業績目標,但還未恢復到歷史高峰期。除了業績波動風險,關鍵藝人道德風險也是新麗傳媒的致命傷。
在用戶增量幾近停滯的當下,短期內提單價保業績的行為尚有成效;長期來看必須要求得第二增長曲線。在線業務面臨天花板、版權業務也難撐起一片天,閱文所面臨的形勢比想象中嚴峻。
03 流量紅利消退,付費or免費兩難
付費閱讀習慣方才形成幾年,網絡文學又經歷著免費的革命。
隨著網絡文學付費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用戶增長速度放緩,諸如番茄、米讀、七貓等免費閱讀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背靠字節跳動、趣頭條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搶占著閱文的市場份額。與付費閱讀商業邏輯不同,免費閱讀依靠廣告收入,走的還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玩法。
兩相比較,付費閱讀模式強調閱文獨立長線發展,能夠形成創作和閱讀的良性循環;免費閱讀模式則看重閱文作為騰訊“泛娛樂”業務矩陣上的協同作用。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在2020年5月表示,希望“通過免費加上會員訂購的模式來獲客”。
隨著戰略轉向,免費閱讀確實給閱文帶來了更多流量。2022上半年,閱文集團平臺的免費閱讀渠道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約為1400萬人,同比增長7.7%,環比下降6.7%;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月活躍用戶同比減少6.27%至1.76億人。
不過免費閱讀所帶來的廣告收入雖好,但遭遇監管強風、經濟需求低迷,對業績的帶動作用或許要打折扣。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下半年閱文免費閱讀收入增速陡降至11%,反映廣告收入維持不易;讀者付費習慣遭受侵蝕,如前所述,閱文付費用戶大幅度下降,影響付費閱讀業務收入。
好在上述負面影響總體可控。在付費閱讀領域,閱文預計將長期保持絕對頭部,以維護對創作者的吸引力;免費網絡文學內容價值較低,付費網絡文學還將占據IP價值前列,構成閱文發力版權運營的平臺基本盤。
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在2022年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最關心的還是好內容”。他表示,商業模式可以是多樣的,本質上內容質量的優劣決定公司未來的用戶盤子,以及后續的IP運營的價值可以釋放到何種程度。
「不二研究」認為,免費和付費終歸只是形式,閱文的重點仍應是內容生態的建設,包括優質的作家和作品的孵化、用戶體驗、用戶留存的改善等。
隨著流量紅利消退、平臺戰略收縮,優質內容將是各方爭奪用戶的關鍵。這正是互聯網巨頭投資網絡文學平臺的行業背景:從長期趨勢來看,上游內容將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據主動地位。
目前閱文的IP開發的主要方向仍聚焦在影視方面,年報中提及的動漫、游戲的收入都遠遜于影視改編。這也體現出行業在IP開發中相對初級的狀態。正因如此,游戲開發和分銷收入的提升,對閱文還表現出有更長期的價值。
如何尋路下一個支撐點?
疫情帶來新不確定性,巨頭也不敢為未來“打包票”。
2022年已進入業績萎縮期,閱文面臨付費閱讀增長乏力、版權業務難撐大旗的困境;付費和免費之爭如火如荼,IP改編尚在表層。加上眾多免費小說的圍攻,內憂外困之下,閱文新的支撐點遲遲未現。
能否生產具有稀缺性的好內容、能否成功將其商業化、影視改編能否叫座、漫畫游戲創作能否征服用戶……諸多利益環環相扣,IP生意并不好做。
倘若“大閱文”戰略果真奏效,閱文當前的這些困頓,或許只是光明未來實現路徑上的一些小曲折。不難推測,不久的將來,閱文還將制造更多爆款。只不過爆款內容之外,能否提供值得代際流傳的價值并不確定。轉向中的閱文,尚待成型。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 《IP還是好生意嗎?》,深眸財經
2. 《閱文集團2021年營收86.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4.1%》,鞭牛士
3. 《財報扭虧為盈、股價上漲超10%:“大閱文”第一年“柳暗花明”?》,娛樂獨角獸
4.《閱文業績崩塌背后的「模式困境與必然」》,奇偶派
5.《閱文:東方迪士尼到底還有救嗎?》,海豚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