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8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很多汽車公司都將新能源產品作為其主推產品或唯一品類。這使得擁抱新能源不再成為命題,而是既定事實。新晉玩家如仰望、阿維塔、極氪、蔚來、智己等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轉型機遇,正在與傳統豪華品牌爭奪高端市場。
背靠去年銷冠巨樹比亞迪,仰望汽車首款車型U8此前預計售價超80萬元,在車展上公布其110萬元的售價后,瞬間引爆了展臺。更有媒體同行感嘆:在單一車展單一車型,整個上午任何時間嘗試拍攝都會擠出一身汗的體驗并不多見。

隸屬東風旗下的猛士首發車型917的例子同樣鮮明生動。和U8一樣,純電動的猛士917定位硬派越野車,在四電機的加持下最大功率超過1000馬力,目光同樣瞄準硬派越野車標桿奔馳G級和未引進至國內的的GMC HUMMER EV。猛士917的預售價格同樣引人矚目——70至160萬元。
除卻上述兩款車型,包括極氪X、奇瑞星途星紀元系列、嵐圖追光、蔚來新一代ES6及高合HiPHhi Y等自主品牌高端車型同樣引發相當高的關注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共享同為自主品牌的身份之外,這些車型都通過超越或縮小與合資/進口豪華競品的定價差距,以彰顯品牌對于定位向上的期冀和野望。
當然,在努力嘗試提振溢價的背后,不同自主品牌也擁有不同的底氣。
技術是比亞迪的底氣——和同屬自主品牌元老的吉利、奇瑞們早早展露對高端市場的野心,同時也早早收獲鎩羽而歸的寶貴經驗不同,比亞迪直到2021年時,仍只專注于大批量、廣用戶群的較入門車型的品牌打造。區分海洋網與王朝系列,也是針對不同年齡段和喜好的用戶做出區分,從而進一步拓展銷量的舉措。

2022年,在成為國內品牌銷冠之后,比亞迪宣布了仰望品牌的誕生。到了2023年1月和4月,隨著U8及U9車型的到來,仰望也給出了品牌定位超80萬元的底氣——四輪電機扭矩矢量分配和主動式底盤控制,這兩項聽上去酷炫,實際量產應用難度也的確極大的技術,使仰望在誕生之初便至少在賬面數據上擁有和超豪華車及超跑競爭的能力(前者作為目前高性能車動力分配的試金石,后者則是奔馳和法拉利的看家寶)。
蔚來汽車立足高端市場的法寶則是用戶服務與車輛配置。自首款車型ES8上市起,蔚來就向消費者提供“任何時間出問題,蔚來管家都會出現在身邊”;“你的車在路上拋錨,有人給你修車,有人給你提供代步車,有人安慰你的情緒”;“維修時候打個電話就有人開走,并送來備用車。”的報恩式服務。
在配置上,以上海車展上完成換代的ES6車型為例,蔚來通過堆砌遍布車身的高科技傳感器及算力芯片,以及充斥整車的高級內飾材料,在滿足新生代用戶科技幻想的同時,也給予了鐘情于傳統豪華質感的用戶足夠關懷。
而理想和極氪選擇了“想你所想,造你所需”。理想L9遍布車內的屏幕和Pad、極其寬大的后排座椅和不曾在傳統豪華品牌上出現的皇后副駕駛座位、車載冰箱等舒適性配置將L9打造成了移動精裝修樣板間,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豪華交通工具。
極氪X上可滑移至副駕駛位的中控屏幕,從而滿足駕駛員在專注駕駛時副駕的娛樂需求;打通前排通道,從而實際提升狹窄范圍內停車體驗同樣秉持這一理念。此外,極氪009上配置的旨在滿足安全的商務出行的高強度車身結構、問界及小鵬上的女王/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同樣是基于對中國消費者偏好,自主品牌為之思考并發展而來的產物。
這就牽扯出了一個更加饒有趣味的問題——高端自主品牌車型“想你所想”同時質優價廉,在賬面配置上幾乎各個媲美百萬進口豪車。然而,最終回到體現高端認可度的高溢價能力上,自主品牌在仰望U8叫價近110萬元之前,卻一度只有高合和前途敢將均價提升至60萬元以上。
大資本投入、高技術加持,自主品牌卻仍是在賺辛苦錢,這一現狀總歸令人唏噓。極氪CEO安聰慧在極氪X發布會上曾表示,功能、材質配置抑或是加速操控,這些均不能完全代表豪華。傳統的豪華品牌,他們過去能成功,不代表未來按原來的方式也能成功。而這,恰恰也是自主品牌們的機會所在。
的確,功能性上的沃爾沃、材質配置上的雷克薩斯/捷尼賽思以及加速操控上的奧迪寶馬等品牌,都是成功講述品牌調性故事中,鮮明且成功的好例子。而在現在這個需要權衡多個維度,長板要長,短板一定不能短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曾成功講述品牌故事的例子們,也都不出意外地遭遇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挑戰。
早早擁抱行業新時代,技術、配置、用料和誠意都不缺的中國自主品牌們,如何盡快找到屬于自己的好故事并成功講述它,或許才是在高端市場立足的真正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