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守住耕地紅線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我國正在加大力度整治土地和礦產資源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自2023年4月12日開始,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開始對多地政府進行約談。截至4月17日,已約談9個地級市。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4月16日消息,2022年10月至11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對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耕地保護和礦產資源實地督察,發現了一些違法違規問題。針對督察發現的突出問題,經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授權,派駐地方的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正在對部分違法違規嚴重的地市政府進行約談。
約談期間,4月14日,自然資源部集中公開通報了2022年耕地保護督察中發現的67個重大典型問題。具體包括: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標準建設綠化帶和綠色通道問題13個;地方黨委政府及部門非法批地、違法征地以及主導推動違法占地、監督不力問題34個;補充耕地數量不實、弄虛作假12個;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5個;督察發現問題整改不力、弄虛作假3個。
目前,仍有一些地區對2022年督察通報的問題沒有組織有效整改。
4月12日,沈陽督察局在約談遼寧省朝陽市的會議上指出,朝陽市存在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鄉鎮政府主導違法占用耕地、縣級政府主導違規預征土地、“大棚房”以及違法采礦行為監管不力、非法處置鐵礦石采礦權等問題。
同日,濟南督察局約談山東省煙臺市。約談會上,濟南督察局通報了煙臺市在土地礦產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耕地保護的決策部署不到位,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落實不力,耕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突出,以及礦產資源保護監管不到位等。
部分政府存在執法不力、監管不嚴等問題也在眾多違法違規問題中較為突出。
4月13日,上海督察局在通報福建省寧德市2022年耕地保護和礦產資源督察發現的主要問題時指出,寧德市違法違規問題情況較為突出、“零容忍”遏制新增違法用地問題不到位,存在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等情況,主要表現為耕地“非農化”、補充耕地項目選址忽視生態保護、工程建設項目等涉及砂石資源違規處置等。
同日,武漢督察局在約談會上通報,貴州省畢節市土地和礦產方面違法違規問題總量較大,排序靠前。
4月14日,西安督察局約談陜西省咸陽市、甘肅省定西市。約談會指出,咸陽市、定西市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重,存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重大決策部署不到位、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不到位、落實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責任不到位等問題。
南京督察局在4月17日公開約談違法違規問題比較嚴重的江西省九江市。通報顯示,2022年督察發現九江市新增建設違法違規占用破壞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不實、露天礦山非法開采、礦業權違規出讓、礦產資源執法監管不力等突出問題。
同日,北京督察局通報,河北省邢臺市地方政府主導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挖湖造景問題較為突出;落實中央“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要求不到位,毅尚現代觀光農場項目以設施農業用地為名違法占用耕地;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和超標準建設綠色通道面積較大;往年督察發現問題整改進展緩慢,已到整改期限但未整改到位問題占比高達87.5%。山西省晉中市非農建設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總量較大,2021、2022兩個年度發現重大典型問題12個,高發頻發;晉中市城市管理局連續在榆次區違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同類問題邊改邊犯,性質嚴重;往年督察發現問題整改進展緩慢。
在本輪各地約談會上,不少地方政府負責人對督察整改結果落實做出表態和行動部署。
遼寧省政府要求,朝陽市要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全力以赴完成整改工作;省自然資源廳要加強監督指導,保證整改的質量和進度,及時報送整改結果。咸陽市、定西市政府表示將正視約談指出的問題,全面開展重點領域排查整治,健全自然資源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
此前,4月14日,自然資源部在公開通報中指出,重大典型問題反映出有關地方耕地保護意識不強,市縣黨委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及有關部門監管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各地要深刻汲取教訓,依法加快問題查處整改,確保對人對事處理到位;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各類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零容忍”管住新增違法;要進一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將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到實處,依法依規管地用地,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體現“兩個維護”。
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表示,將持續跟蹤督促通報問題的整改,對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實、弄虛作假應付的,將按照與紀檢監察貫通協調工作機制要求移交移送。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2023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就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等問題明確官方態度。他表示,要敢于亮劍,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違法建設占用耕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