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隨著綠電交易量、參與主體大幅增長,南方區域將完善相關交易和激勵機制。
4月18日,界面新聞從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下稱南方電網)處獲悉,日前南方電網出臺了《南方區域綠電綠證市場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以完善綠電綠證相關交易和激勵機制,擴大主體參與范圍。
南方電網服務區域包括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2021年9月,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
綠色電力主要指從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化的電,生產過程匯總碳排放為零或近零。
綠證即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作為綠色電力消費量認定的基本憑證,主要通過綠電交易或綠證交易獲得。一個綠證對應1000度可再生能源電量。
《工作方案》制定了15項措施,從平臺側、消費側、發電側、電網側四個角度出發,以健全綠電消費激勵機制,擴大綠色電力供給。
方案提出,將通過完善規則和機制,達到優化綠電交易主體參與范圍,完善綠電綠證交易機制,充分體現綠電在交易組織、執行、結算等環節的優先地位等。
此外,將積極推動平價風電、光伏項目全部參與綠電交易,穩步推進享受中央政府補貼的風電、光伏項目直接進入市場參與綠電交易,或委托電網企業代其參加綠電交易,促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這也是對日前三部門下發的關于綠電和綠證交易范圍擴容政策的回應。
根據此前政策要求,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在保障小時數內的電量,不允許參與市場化交易。
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享受中央政府補貼的綠電項目參與綠電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擴大綠電參與市場規模,穩步推進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綠電項目參與綠電交易,明確電網可以將保障電量加入綠電和綠證市場交易。
截至目前,南方區域參與綠電交易的主體數量為470多家,較2021年最初的37家增長超10倍。主體主要涉及金屬制造、水泥建材、能源化工、食品餐飲、生物醫療等行業。
2022年,南方區域累計成交綠電38.3億千瓦時,是上年的2.8倍。
“交易價格在風電、光伏原有價格的基礎上平均提高6.3分/千瓦時,為105家新能源發電企業增加收益共計約2.4億元。”南方電網市場營銷部(客戶服務部)電力市場管理主管俞蕙稱。
廣西省是去年南方區域綠電交易規模最大的省份,達22.3億千瓦時;廣東省同年的綠電交易電量超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余倍。其中,外資和出口企業成為廣東地區綠電交易新主體,比例達約70%。
截至今年3月,南方區域綠電交易累計成交81.8億千瓦時,綠證交易累計電量約2.1億千瓦時。
南方電網預計,到今年底,南方區域綠電綠證累計交易規模將突破100億千瓦時。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綠證核發數量達2060萬個,對應電量2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交易數量達969萬個,對應電量9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倍。
為促進新能源規模發展和有效消納,國家和地方層面都在推動綠電綠證交易發展。
2016年2月,國家能源局頒布《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綠證交易機制;2017年7月,綠證系統正式上線,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的替代方式之一。
2021年8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批復《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同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開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同年9月,中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
2022年1月,《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規則(試行)》印發,提出綠色電力的環境溢價可作為綠證認購交易的價格信號,不參與輸配電損耗計算、不執行峰谷電價政策,并明確將適時引入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等主體參與綠色電力交易。
在國網區域,2022年5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綠色電力交易實施細則》,明確了綠電交易的定義、規則、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