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西文娛
隨著A股年報、一季報逐步拉開帷幕,傳媒板塊到了一個階段性的分化路口。
行情的集中爆發普遍集中于3月中旬起市場對于AIGC的關注擴散至傳媒應用場景。隨著國產大模型接連發布,市場關注點逐步從技術層面延展至應用層布局、場景落地。而好萊塢AI初創公司Runway發布文字生成視頻模型Gen-2等信息,進一步催化市場的“映射”邏輯,推動傳媒板塊階段上行。
傳媒板塊截至目前的漲幅,讓不少機構將這輪行情演繹與2015年以互聯網+為內在驅動的傳媒行情相類比。
但區別于上一輪行情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且傳媒板塊有較多增量資金流入,已上市公司紛紛通過并購外延切入新賽道帶來業績增厚,這輪技術變革更多體現在傳媒存量上市公司探索新業務、新商業模式,收入增量短期難以在業績上有所兌現,降本增效的程度和節奏還有待觀察。
目前,伴隨著國產大模型紛紛發布,長視頻平臺主動發聲AIGC應用,包括華策、光線等在內的頭部影視公司紛紛下場,AIGC在前期創意、視覺設計、營銷宣發等環節均已開始展現出潛力。更多頭部影視公司近期作品中的AI運用,則讓外界看到AIGC深入影視工業核心地帶的可能性。而這也正是本輪影視娛樂企業的AIGC應用的核心價值點。
從UGC到PGC,再到AIGC,內容行業已經開啟一場產業鏈格局關系的重塑,而對于身處其中的影視上市公司來說,新技術之于影視工業的可能性也將某種程度上決定影視股后續估值的想象空間。
AIGC+或開啟影視傳媒行業新一輪周期
因為AIGC熱點帶動板塊情緒,傳媒板塊個股普遍迎來30%-50%以上的漲幅。不過傳媒股即將迎來關鍵性的年報窗口期,AIGC能否帶動傳媒股新一輪的估值調整,傳媒后市是否有支撐,也到了一個關鍵驗證節點。
從去年12月ChatGPT發布,市場本就預期這將對TMT板塊帶來變革性的影響,而行情的快速演變可以說是技術發展到了某個節點,整體應用節奏變快的結果。多家券商研報紛紛指出,現在可能有點像當時iPhone帶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在ChatGPT可能整個AI時代的變革。
復盤這一輪的傳媒股行情,先是年初ChatGPT的爆火出圈帶動國內應用端行情迅速發展,市場首先開始關注有應用、海外有布局的相關標的。隨著對于ChatGPT應用討論的升級,市場關注度從一開始關注AI+能夠真正帶來營收增量的公司逐步向AI技術能夠降本增效的產業個股擴散,營銷等相關應用場景率先進入市場視野。
隨著3月中旬GPT-4發布、Copilot超預期、百度“文心一言”生態合作伙伴的密集官宣等一系列重磅事件將傳媒板塊熱度再次推升。
截至目前,騰訊、阿里、華為、字節等國內大廠,以及360、小米等頭部公司在大模型領域或表態相關布局,或直接發布國產大模型,海外市場好萊塢AIGC的相關應用信息釋出,海外映射邏輯疊加進一步催化了傳媒板塊市場行情。
加之自2016年初至去年,傳媒股多年來一直處于估值歷史低位,多方面因素引發了傳媒股近期的拉升行情。年初至今,上海電影已累計上漲170%,華策影視累計上漲近70%,而光線傳媒自3月行情引爆以來累計漲幅已超50%。

綜上,對比上一輪傳媒牛市,兩者確有相似之處,內部驅動都來自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的核心驅動,前一輪行情來自移動互聯網的周期驅動,同時也承載著宏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增長點期待,多元應用場景落地均成為行情蔓延的重要轉折點。
不過,回顧上一輪的傳媒牛市的形成,當時政策諸多利好,包括資產證券化限制小、內容監管寬松;產業政策鼓勵等,同時技術創新帶來底層媒介的迭代,伴隨移動互聯網浪潮興起,流量紅利爆發,快速增長的用戶為娛樂內容的變現提供了較好的條件。進而市場對A股傳媒公司跑出龍頭企業的預期較高,整體PE估值抬高。
雖然目前政策和外部環境難以復制,但在疫后復蘇的節點,影視娛樂行業的產業環境已經顯露出改善的跡象。一方面,愛優騰芒紛紛釋出盈利積極信號,從而提升了影視產業鏈回暖的預期,另一方面,隨著線下回歸,電影院迎來觀影人流的回流,進一步提振了行業復蘇的信心。
這些邊際因素的改善,讓AIGC在當下整體提升了傳媒板塊的估值預期,有了階段性的市場表現。
深入影視工業,AIGC+影視的核心價值點
如果說以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為主要表現的互聯網+是上一輪移動互聯網時代基礎設施的變革,當下的AI+被認為有望成為新一輪技術創新的底層基礎設施,以類似互聯網+與不同行業結合的方式,變革不同行業的生產效率、商業模式,帶來下游應用層的爆發。
從各方表現來看,雖然影視娛樂公司對于AIGC應用可能性的認知有所不同,但降本增效的直接推動下,相關動作均已展開。
華策影視2月中旬便在互動平臺表示,已開通了ChatGPT的使用權限,并在日常工作中鼓勵員工使用,并在后續表示將充分利用AIGC技術提升影視行業全管線效率;萬達電影表示公司正在密切關注AI在影視及游戲制作等領域的應用;目前,光線對外表態稱,正在探索AI在動畫表演、角色和場景生成、毛發和衣服動態效果、布光渲染等方面的應用,AIGC將貫穿整個影視創作的全鏈條。
綜上可以看到,從文本生成、音頻生成、圖像生成、再到近期備受關注的視頻生成及多種形態之間的跨模態生成等,AIGC在傳媒板塊的應用正由營銷、宣發等環節不斷滲透至影視工業的核心地帶。
而推動內容工業化的發展也正是國內影視娛樂企業的AIGC應用核心價值點。
在影視工業的體系中,基于目前AIGC的技術進展,動畫被認為可以率先落地。相較于真人電影,動畫電影的制作主要使用數字和技術工具,因此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進步被認為對動畫電影制作的幫助會更快、更顯著。
此前今年年初,Netflix官方發布了一支總時長不到4分鐘的動畫短片《犬與少年》,AI公司小冰在這支動畫短片中通過AI技術繪制完整動畫場景;光線傳媒于日前發布了動畫電影《去你的島》的首張AI制作海報,并表示未來AI將深度參與到這一項目的制作過程中。

而在影視工業的其他細分環節,AIGC探索也在持續進行。比如在劇本創作及前期預演環節,AI文本生成、圖像生產等帶來的生產力釋放相對更為成熟,以ChatGPT為首的AIGC工具,在海量信息收集、提煉等方面已經顯有成效,可以助力編輯實現劇本框架初步撰寫,或為其提供靈感;在營銷宣發環節,AIGC可以助力快速生成各類影視海報,節約創意時間和輔助創意生成。
相較而言,海外相對成熟的影視工業化體系下,垂直領域AI創新突破能力較強,自下而上的發展動力相對較足,海外大部分廠商在生產管線中已較早地使用AI相關技術支持內容生產流程優化,也由此形成了較為清晰的AIGC+影視工業的產業圖譜。例如,在AI劇本拆解領域有Filmustage,AI視頻生成領域Runway已被應用于奧斯卡獲獎電影《瞬息全宇宙》等。
部分AIGC+影視應用將被大廠內置化,長期或帶動產業鏈格局關系重構
整體而言,對比應用端落地的節奏,2013-2015年“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場景落地速度較快、且面向C端的應用蓬勃發展;當前國內“AI+”可能落地的場景雖然同樣多元,但目前大部分仍處于設想、探索階段,產業仍處于商業化的較早期。
相比海外市場好萊塢大廠主動布局和AI初創公司參與的垂直娛樂應用的出現,國內影視產業的AIGC應用目前仍較少,產業角色分工也并不清晰。
基于國內長視頻平臺對于影視工業化的長期推進,目前愛騰優為主的長視頻平臺均已表態進行相關AIGC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平臺的一些技術積累,未來一些娛樂場景的AIGC服務或被大廠內置化。
今年2月,愛奇藝宣布將通過百度“文心一言”模型,探索將AIGC技術應用于內容搜索、內容宣發、內容創作工具、小說創作等業務,拓展其在影視內容創意、制作效率、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效能。隨后3月,芒果以“芒果大講堂——ChatGPT賦能芒果新業態”專題培訓的形式,談到包括文稿內容的智能編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基于電商用戶購買習慣分析下的智能推送等方面與AIGC結合的應用。
騰訊視頻曾表示,ChatGPT可以應用于電視劇本的基礎編輯,從而可以節省比較大的人力成本。而根據阿里最新表述,阿里所有產品未來將接入阿里版的GPT“通義千問”進行全面改造,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優酷。
此外,影視頭部的公司基于自身數據沉淀,仍將是這輪AIGC娛樂場景應用探索中的重要角色。根據最新進展,華策影視表示,將把原有的大數據中心升級為科技數字增長中心,并將其作為戰略部門,同時引進技術型人才,將成立AIGC影視行業應用研究院,研究AIGC對影視行業帶來的變化和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目前,伴隨著影視傳媒類公司相關探索的推進,AIGC在內容生產各個環節帶動降本增效是確定性較高的,并已經出現了對于原畫、插畫等工種的部分替換。雖然現在還難以量化降本增效的程度,但單環節的效率提升已經出現了很多用例,后續產業還需進一步提升工具使用水平,從管理機制上探索全管線的效率提升。
隨著降本增效的部分兌現,后續影視公司如何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以及如何適應新的技術環境建立人才體系,降本的資金如何進一步提升使用效率等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摸索。當下僅僅是個開始。
從中長期來看,AIGC如何進一步帶動影視產業鏈格局關系重構,將對行業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更好順應技術變革的內容公司,有望借新一輪技術變革更好地推動內容生產、分發等環節效率提升,進一步實現工業化,把握未來主動權。
(張真、賈玉婷亦對本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