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海正藥業瘦身后尋找增長點,蔣國平手下大將卻辭職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海正藥業瘦身后尋找增長點,蔣國平手下大將卻辭職了

“公司改革三年,高瓴賦能三年。為何市值上不去?業績為何增長的這么緩慢?”

文 | 財富質點 謝美浴 蘇子純

“要有直面改革的勇氣,個體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全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2019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海正藥業召開改革動員大會,董事長蔣國平的發言擲地有聲。他所作的《改革是唯一的選擇》主題報告用了1小時16分鐘。

彼時,蔣國平剛上任不久,面對的是一個多年虧損的海正藥業。改革刻不容緩,海正藥業立即行動。一方面大量出售資產,另一方面施展資本動作。

努力很快見效。2019年公司凈利潤由負轉正,2020年扣非凈利潤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2020年及2021年,海正藥業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55%及6.89%;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增加102.21%及277.94%。

但是,2022年財報顯示,海正藥業的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增速變慢了。2022年,海正藥業實現凈利潤4.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4%;扣非凈利潤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81%。

業績之外,2022年海正藥業負債69.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64%,較2021年有所下降。不過其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股權激勵計劃下,員工、高管仍在流失。就在幾天前,海正藥業董事兼總裁李琰還因個人原因辭去相關職務。

去年有投資者向海正藥業發問,“公司改革三年,高瓴賦能三年。為何市值上不去?業績為何增長的這么緩慢?”

01、盈利增長慢了

日前,海正藥業發布了2022年年報,其2022年實現營收120.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82%;凈利潤4.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4%;扣非凈利潤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81%。

單從業績數據來看,海正藥業的表現可圈可點:連續四年實現凈利潤為正,連續三年實現扣非凈利潤正增長。不過,相比前兩年,盈利增速遜色不少。

2020年,海正藥業凈利潤大漲348.25%,達到4.17億元;扣非凈利潤由上年的-25.21億元增長至5563.71萬元,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2021年,海正藥業凈利潤4.87億元,同比增長了16.71%。同期的扣非凈利潤再次大幅增長277.94%,達到2.10億元。

盈利增速放慢之外,海正藥業獲得的政府補助也變少了。

財報中顯示,2020年至2022年,海正藥業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44億元、1.09億元及9583.9萬元。

對于海正藥業而言,能持續盈利已經彰顯改革成效。畢竟,在此之前其已困難重重。

2015年起,多重因素影響下,海正藥業結束了增收坦途。這一年,其營收下滑13.17%,凈利潤減少95.59%,扣非凈利潤更是銳減175.89%。到了2018年,利潤更是遭遇斷崖式下降,凈虧損4.92億元,同比下降達3730.15%。

從2015年到2018年,海正藥業的扣非凈利潤多年虧損,期間的數值分別為-1.39億元、-2.83億元、-1.41億元、-6.12億元。

持續虧損之下,連續多年高壘的負債更是為海正藥業的資金狀況蒙上陰影。

2015年-2018年,海正藥業負債均超百億元,且出現持續增長態勢。2018年,負債已經高達144.75億元,負債率66.24%。

不過,到2022年海正藥業負債69.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64%,較2021 年下降6.45 個百分點。

海正藥業表示,2022年底,海正藥業定向可轉債金額15.03億,剔除可轉債金額后的資產負債率為47.63%,較2021年下降7.03個百分點。剔除可轉債后,有息負債從2021年的63.88億下降到2022年的48.73億元,減少有息負債15.15億元,公司整體財務杠桿率得到較大幅度改善,資產負債率回歸到合理水平。

經營承壓,海正藥業高管亦頻繁變動。

僅2018年,海正藥業就經歷了董事長、總裁、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等眾多高管的人事變動。

據2018年相關公告,公司6位董事,就有3位離任,三位獨立董事全部離任。七位監事,包括監事會主席在內共有6位離任,高級副總裁之一的李曉明先生也已離職。

而最近,2023年4月7日,海正藥業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兼總裁李琰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總裁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后,李琰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

辭職之前,李琰是海正藥業董事長手下的最重要高管之一。

2019年1月,李琰任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就在此前一個月,蔣國平才上任海正藥業董事長,開啟了時至今日大刀闊斧的改革動作。

海正藥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按照法定程序盡快補選董事、聘任新任總裁,在新任總裁就職前,由公司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陳曉華代理履行總裁職責。

02、蔣國平來了

2018年底,海正藥業的靈魂人物、前董事長白驊“因年齡和身體原因”遞交辭呈。之后不久,蔣國平出任海正藥業掌門。

1961年出生的蔣國平,早年畢業于安徽財經大學商業經濟專業,曾長期在椒江當地政府系統任職,醫藥相關的學歷或工作背景較少。

不過,海正藥業稱,蔣國平由于工作原因長期與海正藥業接觸,非常了解海正藥業實際情況。

蔣國平上任后,就對海正藥業提出了“聚焦、瘦身、優化”的戰略方針,并快速落地實施。

2019年,海正藥業開始“賣賣賣”模式。

當年5月,其擬以評估值1.38億元轉讓浙江導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20.24%的股權;6月,擬轉讓子公司博銳生物28.28億元老股。

這一年,海正藥業還將位于上海、北京、杭州、臺州椒江等地的多處房產或廠房掛牌轉讓;甚至園區飼養的23只孔雀也被拿來出售,不過彼時,海正藥業向媒體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質量檢查。

頻頻拋售資產,效果立竿見影。

2019年,海正藥業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為9307.27萬元,上一年度其還虧損4.92億元。

不過,這一年海正藥業扣非后凈虧損竟然高達25.21億元。也就是說,2019年其是靠主營業務之外的非經常損益事項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

在年報中,海正藥業也將盈利的主要原因歸于制劑業務板塊中自產制劑業務和引進推廣制劑業務銷售的增長帶來毛利貢獻的增加,以及2019年度公司完成對子公司海正博銳的股權重組交易以及其它非核心長期資產處置。

2020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觀。

進入2020年,海正藥業除了繼續賣資產,還收購瀚暉制藥有限公司49%股權。公司表示,本次并購是為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通過此次交易,高瓴資本成為海正藥業的股東。

2020年,海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13.54億元,同比增長2.55%;歸母凈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348.25%;實現扣非凈利潤0.56億元,六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截至2020年末,公司賬面負債總額126.03億元,資產總額208.60億元,資產負債率60.42%,同比下降3.71個百分點。

2021年4月,在浙江省國資委舉辦的浙江國有上市公司首次集體業績說明會上,蔣國平稱,今后三年將是海正藥業發展的關鍵期。

在2021年,海正藥業還進一步布局了海外公司。當年5月,海正藥業以自有資金向全資子公司海正藥業(美國)有限公司增資3,100萬美元;9月9日,海正藥業日本株式會社完成注冊,公司向其進行首期出資1億日元。

此外,2021年,海正藥業以債轉股方式向海正杭州公司增資5億元,其中增加注冊資本1億元,其余4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到2022年,海正藥業控股子公司海正動保、甦力康各自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完成了內部重組,海南公司、日本公司加速推進了新業務籌建。

海正藥業表示,海正日本2022年4月正式運營,未來將積極探索日本藥品及藥妝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年報中,海正藥業將2022年的經營目標擬定為:營業收入(合并數)125億元,同比預增3%。

2022年,海正藥業未達到該目標。年報顯示,2022年,海正藥業營業收入為120.37億元,同比下滑0.82%,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收入117.09 億元,較 2021年下降1.93億元。

海正藥業表示,銷售收入下降主要受原料藥業務市場價格競爭加劇, 以及輝瑞注入瀚暉制藥的進口產品供貨不足的影響。

但海正藥業仍然保持樂觀,其2023年管理層經營目標擬定為:營業收入(合并數)130 億元,同比預增8%。

海正藥業還制定了公司中長期的發展戰略:未來1-2年,優化產品組合及管線布局,聚焦資源;剝離非核心業務,處置閑置資產,優化股權結構;加強整體管控體系建設,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未來2-3年實現有機增長,合作擴展;未來3-5年,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創新力及品牌力等方面持續健康科學發展。

03、資本操作

此前,針對未來發展,蔣國平提出,公司將重點推動管理升級,順利完成瀚暉制藥資產重組后的營銷平臺整合,開拓國內銷售業務。

這一年,瀚暉制藥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并于2021年3月開始100%并表。

海正藥業2022年年報顯示,瀚暉制藥近年來業績保持穩定,利潤水平穩定增長。截至目前,瀚暉制藥自營團隊規模約1,500人,在瀚暉零售團隊的管理下,公司制劑產品覆蓋了超過86,000家OTC大型連鎖及區域龍頭連鎖門店,及25,000家地方中小連鎖及單體藥店終端。

此外,報告期內,瀚暉制藥與海晟藥業內部重組正在推進。海正藥業表示,后續,通過吸收合并整合兩家公司,有利于更好地實現研產銷的互補協同,最大化地發揮兩個銷售平臺的規模優勢,提升管理效益。

瀚暉制藥之外,海正藥業近兩年還對重要持股公司進行了一些列增資擴股動作,意在推動上市。

2021年開年,海正藥業宣布擬以現金方式對博銳生物進行同比例增資,增資金額5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海正藥業持股42%。

2022年12月,海正藥業公告稱,其參股的博銳生物擬通過增資擴股及轉讓部分股權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海正藥業股份被動稀釋到40.32%。

海正藥業證券部告訴《雪浪商業》,博銳生物一直在努力走向資本市場,具體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監管政策及公司的發展狀況。

據悉,博銳生物目前估值已超百億元。

海正藥業另一家重要子公司海正動保,也被重點打造。

海正動保主營獸用制劑制造、包括保健及驅蟲藥劑產品。近幾年,乘著寵物經濟的東風,海正動保業績良好。海正藥業2019年財報顯示,動保業務中寵物和反芻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完成全年目標營收,同比增長19.66%。

2022年7月,海正藥業公告稱,擬對海正動保實施增資擴股及部分老股轉讓。同年8月,海正藥業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向公司實控人臺州市椒江區國有資本運營集團轉讓所持有的海正動保4%的股權。

公告顯示,海正動保投后估值25億元。

2022年海正藥業業績說明會上,副總裁陳曉華表示,“去年動保做過一次增資,主要解決核心團隊的持股問題,未來我們會加快推進上市的進程。”

海正藥業證券部也對《雪浪商業》表示,海正動保有分拆上市的考慮,但上市要看市場情況而定,如有進展,公司會及時公告。

要上市的,還有導明醫藥。

導明醫藥是一家致力于原創新藥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公司,最初由海正藥業和自然人何偉共同出資設立,彼時,海正藥業持股73.40%。

2017年11月,海正藥業表示,導明醫藥擬引入3億元增資款,同時債權人深圳市松禾成長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以其持有的1億元債權轉股增資。增資完成后,海正藥業持股比例下降至40%。

2019年5月,海正藥業發布公告稱,將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參股公司導明醫藥20.24%的股權,除此之外,海正藥業還在境外設立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導明醫藥的19.8%股權轉由境外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

彼時海正藥業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是導明醫藥為實現境外上市而實施的股權重組整體方案中的一部分。

此前,海正藥業證券部對《雪浪商業》表示,公司已全額計提對導明醫藥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導明醫藥表示其正在積極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力求上市或并購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海正藥業

2.3k
  • 海正藥業(600267.SH):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6.0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 動物藥領域新進展,海正藥業(600267.SH)發布首款貓三聯疫苗,為中國貓咪量身打造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海正藥業瘦身后尋找增長點,蔣國平手下大將卻辭職了

“公司改革三年,高瓴賦能三年。為何市值上不去?業績為何增長的這么緩慢?”

文 | 財富質點 謝美浴 蘇子純

“要有直面改革的勇氣,個體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全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2019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海正藥業召開改革動員大會,董事長蔣國平的發言擲地有聲。他所作的《改革是唯一的選擇》主題報告用了1小時16分鐘。

彼時,蔣國平剛上任不久,面對的是一個多年虧損的海正藥業。改革刻不容緩,海正藥業立即行動。一方面大量出售資產,另一方面施展資本動作。

努力很快見效。2019年公司凈利潤由負轉正,2020年扣非凈利潤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2020年及2021年,海正藥業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55%及6.89%;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增加102.21%及277.94%。

但是,2022年財報顯示,海正藥業的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增速變慢了。2022年,海正藥業實現凈利潤4.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4%;扣非凈利潤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81%。

業績之外,2022年海正藥業負債69.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64%,較2021年有所下降。不過其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股權激勵計劃下,員工、高管仍在流失。就在幾天前,海正藥業董事兼總裁李琰還因個人原因辭去相關職務。

去年有投資者向海正藥業發問,“公司改革三年,高瓴賦能三年。為何市值上不去?業績為何增長的這么緩慢?”

01、盈利增長慢了

日前,海正藥業發布了2022年年報,其2022年實現營收120.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82%;凈利潤4.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4%;扣非凈利潤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81%。

單從業績數據來看,海正藥業的表現可圈可點:連續四年實現凈利潤為正,連續三年實現扣非凈利潤正增長。不過,相比前兩年,盈利增速遜色不少。

2020年,海正藥業凈利潤大漲348.25%,達到4.17億元;扣非凈利潤由上年的-25.21億元增長至5563.71萬元,6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2021年,海正藥業凈利潤4.87億元,同比增長了16.71%。同期的扣非凈利潤再次大幅增長277.94%,達到2.10億元。

盈利增速放慢之外,海正藥業獲得的政府補助也變少了。

財報中顯示,2020年至2022年,海正藥業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44億元、1.09億元及9583.9萬元。

對于海正藥業而言,能持續盈利已經彰顯改革成效。畢竟,在此之前其已困難重重。

2015年起,多重因素影響下,海正藥業結束了增收坦途。這一年,其營收下滑13.17%,凈利潤減少95.59%,扣非凈利潤更是銳減175.89%。到了2018年,利潤更是遭遇斷崖式下降,凈虧損4.92億元,同比下降達3730.15%。

從2015年到2018年,海正藥業的扣非凈利潤多年虧損,期間的數值分別為-1.39億元、-2.83億元、-1.41億元、-6.12億元。

持續虧損之下,連續多年高壘的負債更是為海正藥業的資金狀況蒙上陰影。

2015年-2018年,海正藥業負債均超百億元,且出現持續增長態勢。2018年,負債已經高達144.75億元,負債率66.24%。

不過,到2022年海正藥業負債69.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64%,較2021 年下降6.45 個百分點。

海正藥業表示,2022年底,海正藥業定向可轉債金額15.03億,剔除可轉債金額后的資產負債率為47.63%,較2021年下降7.03個百分點。剔除可轉債后,有息負債從2021年的63.88億下降到2022年的48.73億元,減少有息負債15.15億元,公司整體財務杠桿率得到較大幅度改善,資產負債率回歸到合理水平。

經營承壓,海正藥業高管亦頻繁變動。

僅2018年,海正藥業就經歷了董事長、總裁、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等眾多高管的人事變動。

據2018年相關公告,公司6位董事,就有3位離任,三位獨立董事全部離任。七位監事,包括監事會主席在內共有6位離任,高級副總裁之一的李曉明先生也已離職。

而最近,2023年4月7日,海正藥業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兼總裁李琰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總裁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后,李琰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

辭職之前,李琰是海正藥業董事長手下的最重要高管之一。

2019年1月,李琰任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就在此前一個月,蔣國平才上任海正藥業董事長,開啟了時至今日大刀闊斧的改革動作。

海正藥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按照法定程序盡快補選董事、聘任新任總裁,在新任總裁就職前,由公司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陳曉華代理履行總裁職責。

02、蔣國平來了

2018年底,海正藥業的靈魂人物、前董事長白驊“因年齡和身體原因”遞交辭呈。之后不久,蔣國平出任海正藥業掌門。

1961年出生的蔣國平,早年畢業于安徽財經大學商業經濟專業,曾長期在椒江當地政府系統任職,醫藥相關的學歷或工作背景較少。

不過,海正藥業稱,蔣國平由于工作原因長期與海正藥業接觸,非常了解海正藥業實際情況。

蔣國平上任后,就對海正藥業提出了“聚焦、瘦身、優化”的戰略方針,并快速落地實施。

2019年,海正藥業開始“賣賣賣”模式。

當年5月,其擬以評估值1.38億元轉讓浙江導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20.24%的股權;6月,擬轉讓子公司博銳生物28.28億元老股。

這一年,海正藥業還將位于上海、北京、杭州、臺州椒江等地的多處房產或廠房掛牌轉讓;甚至園區飼養的23只孔雀也被拿來出售,不過彼時,海正藥業向媒體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質量檢查。

頻頻拋售資產,效果立竿見影。

2019年,海正藥業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為9307.27萬元,上一年度其還虧損4.92億元。

不過,這一年海正藥業扣非后凈虧損竟然高達25.21億元。也就是說,2019年其是靠主營業務之外的非經常損益事項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

在年報中,海正藥業也將盈利的主要原因歸于制劑業務板塊中自產制劑業務和引進推廣制劑業務銷售的增長帶來毛利貢獻的增加,以及2019年度公司完成對子公司海正博銳的股權重組交易以及其它非核心長期資產處置。

2020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觀。

進入2020年,海正藥業除了繼續賣資產,還收購瀚暉制藥有限公司49%股權。公司表示,本次并購是為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通過此次交易,高瓴資本成為海正藥業的股東。

2020年,海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13.54億元,同比增長2.55%;歸母凈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348.25%;實現扣非凈利潤0.56億元,六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截至2020年末,公司賬面負債總額126.03億元,資產總額208.60億元,資產負債率60.42%,同比下降3.71個百分點。

2021年4月,在浙江省國資委舉辦的浙江國有上市公司首次集體業績說明會上,蔣國平稱,今后三年將是海正藥業發展的關鍵期。

在2021年,海正藥業還進一步布局了海外公司。當年5月,海正藥業以自有資金向全資子公司海正藥業(美國)有限公司增資3,100萬美元;9月9日,海正藥業日本株式會社完成注冊,公司向其進行首期出資1億日元。

此外,2021年,海正藥業以債轉股方式向海正杭州公司增資5億元,其中增加注冊資本1億元,其余4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到2022年,海正藥業控股子公司海正動保、甦力康各自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完成了內部重組,海南公司、日本公司加速推進了新業務籌建。

海正藥業表示,海正日本2022年4月正式運營,未來將積極探索日本藥品及藥妝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年報中,海正藥業將2022年的經營目標擬定為:營業收入(合并數)125億元,同比預增3%。

2022年,海正藥業未達到該目標。年報顯示,2022年,海正藥業營業收入為120.37億元,同比下滑0.82%,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收入117.09 億元,較 2021年下降1.93億元。

海正藥業表示,銷售收入下降主要受原料藥業務市場價格競爭加劇, 以及輝瑞注入瀚暉制藥的進口產品供貨不足的影響。

但海正藥業仍然保持樂觀,其2023年管理層經營目標擬定為:營業收入(合并數)130 億元,同比預增8%。

海正藥業還制定了公司中長期的發展戰略:未來1-2年,優化產品組合及管線布局,聚焦資源;剝離非核心業務,處置閑置資產,優化股權結構;加強整體管控體系建設,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未來2-3年實現有機增長,合作擴展;未來3-5年,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創新力及品牌力等方面持續健康科學發展。

03、資本操作

此前,針對未來發展,蔣國平提出,公司將重點推動管理升級,順利完成瀚暉制藥資產重組后的營銷平臺整合,開拓國內銷售業務。

這一年,瀚暉制藥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并于2021年3月開始100%并表。

海正藥業2022年年報顯示,瀚暉制藥近年來業績保持穩定,利潤水平穩定增長。截至目前,瀚暉制藥自營團隊規模約1,500人,在瀚暉零售團隊的管理下,公司制劑產品覆蓋了超過86,000家OTC大型連鎖及區域龍頭連鎖門店,及25,000家地方中小連鎖及單體藥店終端。

此外,報告期內,瀚暉制藥與海晟藥業內部重組正在推進。海正藥業表示,后續,通過吸收合并整合兩家公司,有利于更好地實現研產銷的互補協同,最大化地發揮兩個銷售平臺的規模優勢,提升管理效益。

瀚暉制藥之外,海正藥業近兩年還對重要持股公司進行了一些列增資擴股動作,意在推動上市。

2021年開年,海正藥業宣布擬以現金方式對博銳生物進行同比例增資,增資金額5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海正藥業持股42%。

2022年12月,海正藥業公告稱,其參股的博銳生物擬通過增資擴股及轉讓部分股權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海正藥業股份被動稀釋到40.32%。

海正藥業證券部告訴《雪浪商業》,博銳生物一直在努力走向資本市場,具體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監管政策及公司的發展狀況。

據悉,博銳生物目前估值已超百億元。

海正藥業另一家重要子公司海正動保,也被重點打造。

海正動保主營獸用制劑制造、包括保健及驅蟲藥劑產品。近幾年,乘著寵物經濟的東風,海正動保業績良好。海正藥業2019年財報顯示,動保業務中寵物和反芻業務實現快速增長,完成全年目標營收,同比增長19.66%。

2022年7月,海正藥業公告稱,擬對海正動保實施增資擴股及部分老股轉讓。同年8月,海正藥業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向公司實控人臺州市椒江區國有資本運營集團轉讓所持有的海正動保4%的股權。

公告顯示,海正動保投后估值25億元。

2022年海正藥業業績說明會上,副總裁陳曉華表示,“去年動保做過一次增資,主要解決核心團隊的持股問題,未來我們會加快推進上市的進程。”

海正藥業證券部也對《雪浪商業》表示,海正動保有分拆上市的考慮,但上市要看市場情況而定,如有進展,公司會及時公告。

要上市的,還有導明醫藥。

導明醫藥是一家致力于原創新藥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公司,最初由海正藥業和自然人何偉共同出資設立,彼時,海正藥業持股73.40%。

2017年11月,海正藥業表示,導明醫藥擬引入3億元增資款,同時債權人深圳市松禾成長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以其持有的1億元債權轉股增資。增資完成后,海正藥業持股比例下降至40%。

2019年5月,海正藥業發布公告稱,將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參股公司導明醫藥20.24%的股權,除此之外,海正藥業還在境外設立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導明醫藥的19.8%股權轉由境外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

彼時海正藥業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是導明醫藥為實現境外上市而實施的股權重組整體方案中的一部分。

此前,海正藥業證券部對《雪浪商業》表示,公司已全額計提對導明醫藥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導明醫藥表示其正在積極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力求上市或并購的機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防城港市| 铜山县| 工布江达县| 江都市| 商都县| 外汇| 建阳市| 桦川县| 江都市| 瑞昌市| 潮州市| 义马市| 潢川县| 宾川县| 怀安县| 长乐市| 宜城市| 台东市| 海丰县| 大余县| 河池市| 乌兰察布市| 昌乐县| 盈江县| 论坛| 大方县| 汉沽区| 兴业县| 建平县| 米泉市| 连江县| 建始县| 赤城县| 青阳县| 阿克| 郎溪县| 九寨沟县| 江津市| 西乌|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