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揚君
近日,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片仔癀”,證券代碼:600436)發布的2022年年報和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86.94億元,同比增加8.38%,歸母凈利潤24.72億元,同比增加1.66%;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26.29億元,同比增加11.98%,歸母凈利潤7.69億元,同比增加11.66%。
對于片仔癀的業績,很多人都給予了不小的期望,但對比往年業績,不難發現片仔癀的增速在下滑,片仔癀靠提價持續改善業績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2015-2022年,片仔癀的營收分別為18.86億元、23.09億、37.14億元、47.66億元、57.22億元、65.11億元、80.22億元和86.94億元,營收增速分別為29.7%、22.45%、60.85%、28.33%、20.06%、13.78%、23.2%和8.38%。
從2014年起,片仔癀開始了一輪新的營銷改革,包括在各大城市建立體驗館并配套營銷活動;在央視投放品牌紀錄片;同多家醫院展開臨床合作等。
也就是從這一年,片仔癀這一“國家絕密的中藥品種”被不斷強化,甚至從2007年開始人工養麝的事實也被不斷淡化,在企業和渠道宣傳,以及消費者的認知中,片仔癀貴有貴的道理,因為它使用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黃,極具稀缺性。
據西南證券不完全統計,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錠劑產品一共提價19次。從2004年到2020年,片仔癀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價幅度81.54%。從出廠價來看,片仔癀錠劑自2004年以來提價共計10次,從2004年的125元/粒升至2020年1月初的390元,提價幅度高達212%。
同時,片仔癀通過多年的市場宣傳和包裝,逐漸從藥品屬性包裝成了保健品和消費品,其產品還被定位于高端禮品,長期給人的印象還是供不應求。
但這不意味著片仔癀通過宣傳,以及經銷商與黃牛的“炒作”,就能長期大幅提升產品價格,帶動企業營收增長。
一個企業的安全邊際不會是無限的,像片仔癀這樣的產品更不會無限度的提價。
2021年6月,人民網對于片仔癀錠劑產品線下“590元/粒”一藥難求,線上炒到1800元的現象進行了點評。
人民網認為片仔癀價格飆升,背后無疑存在著炒作因素,也與不少百姓盲目充當“接盤俠”有關。無論是片仔癀,還是其他中藥,藥品屬性是第一位的,商品屬性是第二位的。對于藥企來說,被炒高的藥價是把“雙刃劍”,短期來說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從長期來看,如果沒有實力做支撐,沒有科技來助力,游資獲利撤走后,高藥價無以為繼,反而會影響甚至拖累企業的發展,最終是得不償失。
令人擔憂的是,片仔癀第二增長曲線化妝品業務出現了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2022年,片仔癀的化妝品業務營收為6.343億元,同比下降24.61%,毛利率為60.6%,同比減少6.41個百分點;2023年第一季度,片仔癀的化妝品業務營業收入1.09億元,同比減少42.78%,毛利率為60.67%,同比減少8.42個百分點。
對比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國內化妝品零售總額為3936億元,同比下滑4.5%;2023年1-2月份,化妝品品類零售總額為656億元,同比增長3.8%。片仔癀化妝品業務明顯低于行業增速。
據了解,片仔癀的控股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妝品有限公司擁有“片仔癀”及“皇后”等多個品牌,成立于2022年,注冊資本1.97億元,產品覆蓋護膚品、清潔洗護等系列。片仔癀化妝品還建立了覆蓋百貨專柜、日化店、藥店連鎖、體驗館、體驗店、電子商務及商超等多種渠道的銷售網絡。
2020年10月23日,片仔癀發布公告稱,啟動分拆片仔癀化妝品上市的前期籌備工。目前,子公司片仔癀化妝品已逐步開展上市前的業務整合工作,根據IPO企業獨立性、規范性要求,于2021年4月完成研發業務端的收購,于2022年5月完成銷售業務端的轉移,實現其在研發和銷售的業務獨立。
在目前化妝品業務營收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片仔癀拆分上市有何意義?又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少回報?
要知道片仔癀錠劑產品通常的保質期為60個月,而化妝品的保質期一般只有36個月。如果說,片仔癀錠劑產品因為稀缺性可以通過炒作囤貨,那么又有誰會對片仔癀化妝品進行囤貨炒作呢?
2023年經濟復蘇,在這種情況下,片仔癀化妝品營收竟然大幅下降,這應該引起投資人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