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的交火在首都喀土穆多地持續。當地時間4月16日上午,位于喀土穆的武裝部隊總部附近發生沖突,并傳出槍聲。當天早些時候,快速支援部隊稱已占領武裝部隊總部的海軍塔。
該國醫生委員會表示,首都多地發生的武裝沖突已造成56名平民死亡,595人受傷。但蘇丹官方仍未對傷亡人數發表官方說明。
就在一天前,聯合國安理會就蘇丹局勢發表聲明表示,安理會成員對沖突深表關切,并對包括平民在內的人員傷亡表示遺憾。安理會在聲明中還聲明強調了維護人道主義準入和確保聯合國人員安全的重要性,并重申安理會成員對蘇丹統一、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穆薩·法基·穆罕默德通話,雙方同意協調合作,立即緩解蘇丹緊張局勢。此外,古特雷斯還與埃及總統塞西、蘇丹快速支援部隊指揮官達加洛等進行了通話。
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法基發表聲明,敦促蘇丹各方和武裝部隊,特別是快速支援部隊,立即停止對國家的破壞和對人民的恐嚇。法基呼吁國際社會緊急行動起來,要求蘇丹各方立即停火進行談判。
與蘇丹有利害關系的阿拉伯國家——卡塔爾、埃及、沙特和阿聯酋——也呼吁停火,并要求雙方重返談判。西部鄰國乍得則決定關閉與蘇丹的邊界。
上世紀后期,結束了歐洲國家殖民的非洲各國普遍實行多黨民主制,但部族傾向和矛盾滲透到立法機構、軍隊、選舉等,國家長期飽受政權更迭、戰火、貧困洗禮。
原本擁有悠久文明史的蘇丹也未能幸免。過去4年,這個東非國家一直處于脆弱的過渡階段,文人官員與軍方之間沖突不斷,高通貨膨脹、經濟困境和深刻的政治分歧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
2021年10月,蘇丹發生軍事政變。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以及至少五名文職部長在家中被軍方逮捕。在隨后發生的反對政變的街頭抗議活動中,士兵打死了3人,打傷了80人。
軍方領導人布爾汗(Abdel Fattah al-Burhan)宣布解散過渡時期的權力機構“主權委員會”。在2019年的民眾起義推翻了此前長期執政的獨裁者巴希爾后,蘇丹成立了主權委員會。該委員會由軍方和非軍方成員共11人組成,布爾漢任主席,并掌握最高權力至今。總理及部分部長職位暫空缺。
布爾汗還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稱武裝部隊需要提供安全保護和保障,表示將另外成立政府來領導國家,直到2023年7月舉行選舉,并承諾屆時將把政權移交給民選政府。
快速支援部隊是武裝部隊的組成部分,其領導人達加洛同時也是蘇丹主權委員會副主席。4月15日,達加洛聲稱,他的武裝團體已經控制著首都90%以上的戰略要地。但目前擔任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的布爾漢提出異議,他表示軍方一直控制著政府要地。
蘇丹軍方指責快速支援部隊有“叛國陰謀”,并要求解散該部隊。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說,“在解散達加洛的反叛武裝組織之前,不會進行任何談判或對話”。它還發布了針對達加洛的通緝令,稱他為“逃犯”。
中方高度關注蘇局勢發展,呼吁蘇沖突雙方盡快停火,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中方希望蘇各方加強對話,共同推進政治過渡進程。中國駐蘇丹大使館方面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在蘇中國公民傷亡報告,提醒在蘇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中蘇經濟技術合作涉及范圍較廣,包括石油、地礦勘探、建筑、路橋、農業、紡織、醫療等。中蘇石油合作始于1995年,業務涵蓋了石油工業的全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