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音悅臺卷土重來,這次能趕上時代的風口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音悅臺卷土重來,這次能趕上時代的風口嗎?

未來絕非坦途。

文 | 音樂先聲 朋朋         

編輯 | 范志輝

4月13日,音悅臺發公告官宣正式回歸。

音悅臺官方微博賬號表示,音悅臺將帶來“全新的交互和體驗”以及“一如既往的高品質”,回歸到“初心”,回歸“對音樂的熱愛、青春的激情以及想起來就很溫暖的那份美好”,回歸“最好的產品、最有愛的內容和最干凈清爽的社區”!

隨后,#音悅臺真的回來了#、#音悅臺APP已開放下載#、#TFBOYS獲得的第一個獎音悅臺給的#、#時代峰峻歡迎音悅臺回歸#等相關微博話題登上熱搜。

但一片熱鬧與情懷之下,許多粉絲和前員工現身劍指音悅臺詐騙、黑幕、欠薪等問題。

錯過一個個時代風口的音悅臺,這次真的準備好回來了嗎?

“冬眠”在粉絲經濟的余暉里

“只有粉絲經濟才能拯救音樂產業。”

2016年,音悅臺創始人張斗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音樂產業的荒蠻時代即將過去,未來5年將會迎來大爆發。”

彼時,音悅臺算得上國內“粉絲濃度”最高的泛娛樂社交和分享平臺,而一直“泡在粉絲堆里”的張斗應該也沒有料到,他對粉絲經濟的設想如此精準。

掐指算來,張斗眼中的粉絲經濟,不多不少只爆發了5年。

2021年,在張斗眼中的巔峰到來時,汩汩流向下水道的牛奶,徹底淹沒了粉絲經濟的狂熱。接下來的連鎖反應為愈演愈烈的選秀和打call按下了終止鍵。

愛豆這門生意,就像那些牛奶中冒出的乳白泡泡,在陽光下破碎,有如幻夢一場。

時間回到2019年5月27日。坤音娛樂在微博發表聲明稱,公司旗下藝人ONER在音悅臺售賣音樂實體專輯《過敏》超過1000萬元款項被音悅臺法人張斗挪作他用。

張斗也承認了挪用款項的事情,且因為音悅臺尚未對物流公司結算費用,導致很多ONER組合粉絲“坤音女孩”沒有收到專輯。一時間,張斗的微博迅速被ONER的粉絲占領,要求張斗歸還欠款。

那一年,粉絲經濟熱鬧非凡,但這一切都與音悅臺無關,它倒在了粉絲經濟勢頭最勁的時刻。

2019年4月6日,UNINE在《青春有你》出道,《創造營2019》開播,網友們戲稱“今天是秀粉的紀念日”。同期,音悅臺關聯企業管理層頻繁變更,人員更替后,張斗從核心管理層退出。

2019年6月,RISE在《創造營2019》的舞臺上成團出道。此時,音悅臺從辦公地點三里屯SOLO搬離。員工爆料,音悅臺拖欠員工工資,最多的人被拖欠了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很多員工都在申請勞動仲裁。

張斗曾公開表示,粉絲經濟這個風口音悅臺等了整整7年。意想不到的是,音悅臺也倒在了粉絲經濟勢頭正勁之時。

2020年,選秀節目依舊硝煙四起,《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等節目依舊如約登場,但野蠻生長后的遺留問題也悉數登場。

前有“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引發熱議,愛豆水準受到全網質疑,層出不窮的塌房新聞也在考驗著秀粉們的耐心;后有“我站得還不夠高嗎?”讓公眾關注到愛豆們的職業生涯問題,太多太多選手的職業都不具有可持續性,曇花一現后就泯然“素”人矣。更遑論,粉絲團、數據組利用應援打榜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在法律的邊界瘋狂試探。

再后來,“倒奶風波”以后,國家網信辦開展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對“飯圈”亂象進行了集中整治,規范明星及其背后機構、官方粉絲團的網上行為,嚴厲打擊網絡粉絲群體非理性發聲、應援等行為。粉絲經濟化身飯圈亂象,那些曾經支撐著資本高速流轉的造星產業轟然倒塌。

兩年過去了,音悅臺卷土重來,曾經讓平臺安身立命的粉絲經濟已然不再,但員工欠薪、坤音娛樂和物流公司的債務、被限制高消費的公司法人等等問題,卻還結結實實地壓在音悅臺之上。

4月14日,在音悅臺宣布回歸之后,張斗發文致歉。一是對第五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上EXO在最后幾分鐘被反超的事件作出回應,就音悅臺“沒有制定完善的機制”而道歉;二是對挪用ONER專輯售賣所得一事作出解釋,保證“欠下的債,絕不推脫,一定會盡全力一一償還”。

而ONER的粉絲們顯然并不買賬,在相關話題下持續發泄不滿,要求音悅臺要在“連本帶利算清楚”,甚至有粉絲直指是音悅臺的所作所為影響了ONER的職業發展。與此同時,就知情人士跟音樂先聲透露,目前音悅臺保守估計還有幾十萬的員工欠薪。

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都還未厘清,甫一歸來便置身輿論漩渦的中心,音悅臺的未來絕非坦途。

跌撞在每一個時代的風口里

從最新上線的APP來看,音悅臺轉換了賽道。

新版本的音悅臺不再定位成高清MV平臺,轉型成為了一個短視頻音樂平臺,采用了帶有短視頻烙印的“上下滑動+左右滑動”的交互方式。聽歌體驗上,第一屏優先呈現30秒的副歌視頻,右滑可以觀看全曲視頻,上下滑動可以切歌。

與此同時,用戶可以選擇對歌曲視頻進行紅心喜愛、評論、轉發、收藏到歌單等操作,該有的社交互動功能都一應俱全。

簡單來說,基本可以看作是汽水音樂、波點音樂、MOO的迭代版本,主打的都是視覺聽歌。顯而易見,沒有了粉絲經濟加持的新版音悅臺,選擇回歸內容,用優化的視覺體驗和老用戶的情懷來扳回一城。

回溯音悅臺一路走來,張斗其實始終在尋找從挖掘粉絲經濟到攪動音娛市場的突破之路。

早在2017年,音悅臺CEO戰略助理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音悅臺的定位已經不止是MV公司,接下來將以音樂短視頻為主,“因為短視頻是一個風口,現在所有平臺上音樂短視頻的播放量和用戶活躍度都很高,音悅臺也沒問題。”

然而,那時抖音和快手已經崛起,音悅臺在技術和產品上難以望其項背。因此,在兩家短視頻巨頭分庭抗禮的2018年,音悅臺又匆匆忙忙追趕下一個風口,瞄準了區塊鏈。

2018年春節后,張斗宣布音悅臺要“all in區塊鏈”,計劃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分布式記賬技術,把音悅臺打榜的各種粉絲數據、行為和其他各個網站的數據上鏈,將音悅臺V榜打造成全球第一個區塊鏈音樂榜單,并推出第一區塊鏈偶像團體FBI(Frist Blockchain Idol)。但隨著國內政策監管的收緊,區塊鏈始終難成風口,信誓旦旦的愿景也歸于沉寂。

而現在,音悅臺則試圖押注“視覺聽歌”,意圖抓住下一個時代風口。

在官宣的文案中,音悅臺官方針對“音悅臺回歸還有市場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目前互聯網音樂產品“毫不相干的功能越加越多”,要讓“短視頻為音樂所用”。顯然,希望通過簡約的交互體驗和品質內容的垂直供給來與現存的短視頻產品作出區分度。

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音樂產品或者音樂服務想要通過“小而精”占領市場絕非易事。

早在2009年,豆瓣就曾推過出主打個性內容推薦的音樂產品豆瓣FM,純粹的音樂體驗難敵財大氣粗的版權儲備。除卻小部分有情懷的用戶外,對于更廣泛的用戶而言,顯然有些雞肋。

有豆瓣FM的前車之鑒在先,走通純粹體驗這條路,讓用戶消耗更多的流量來用視頻聽歌,還需要音悅臺更多的努力。

除此之外,就品質內容而言,負債累累的音悅臺能否負擔得起高昂的版權采購費用,也是要畫個問號的。

據音悅臺的前員工透露,音悅臺重新回來,并未有解決最核心的版權問題。“它還是和以前一樣,主打的是koc鋪設內容,盜版的風險還在。”受訪者表示,“音悅臺并沒有提它的內容供應系統,也就是視頻內容的版權,而這也是此前導致它透支的主要原因。”

更宏觀地看,音悅臺此時歸來,但在線音樂早已物是人非。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在線音樂行業已轉入存量時代,用戶的欣賞品位與使用習慣也在日益多元化,在激烈競爭環境之下,音悅臺想要再度建立起內容優勢絕非易事。

而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強勢崛起并加碼音樂市場,其個性化表達模式與強社交屬性,音悅臺難與之匹敵。更不用說,讓用戶從已有的幾大平臺離開到音悅臺,其中用戶遷移的成本有多高了。

所以說,音悅臺的未來在哪,無人知曉。

結語

新業務遇上舊煩惱,之于音悅臺的回歸,唯一快樂的只有那些“情懷黨”。

但在線音樂服務并不能依靠情懷活著,在音悅臺“冬眠”的4年時間里,行業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線音樂被寡頭瓜分完畢的現狀、欠債欠薪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追討,現實問題很殘酷;而那些音悅臺曾經引以為傲的粉絲服務、MV、用戶上傳等特質,往事只能用來追憶。

借力回歸產生的情懷效應,提高用戶留存度,恐怕是音悅臺手中的最后一張底牌。而能不能熬到視覺聽歌成為主流的那一天,則是音悅臺需要用時間去回答的。

排版 | vision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音悅臺卷土重來,這次能趕上時代的風口嗎?

未來絕非坦途。

文 | 音樂先聲 朋朋         

編輯 | 范志輝

4月13日,音悅臺發公告官宣正式回歸。

音悅臺官方微博賬號表示,音悅臺將帶來“全新的交互和體驗”以及“一如既往的高品質”,回歸到“初心”,回歸“對音樂的熱愛、青春的激情以及想起來就很溫暖的那份美好”,回歸“最好的產品、最有愛的內容和最干凈清爽的社區”!

隨后,#音悅臺真的回來了#、#音悅臺APP已開放下載#、#TFBOYS獲得的第一個獎音悅臺給的#、#時代峰峻歡迎音悅臺回歸#等相關微博話題登上熱搜。

但一片熱鬧與情懷之下,許多粉絲和前員工現身劍指音悅臺詐騙、黑幕、欠薪等問題。

錯過一個個時代風口的音悅臺,這次真的準備好回來了嗎?

“冬眠”在粉絲經濟的余暉里

“只有粉絲經濟才能拯救音樂產業。”

2016年,音悅臺創始人張斗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音樂產業的荒蠻時代即將過去,未來5年將會迎來大爆發。”

彼時,音悅臺算得上國內“粉絲濃度”最高的泛娛樂社交和分享平臺,而一直“泡在粉絲堆里”的張斗應該也沒有料到,他對粉絲經濟的設想如此精準。

掐指算來,張斗眼中的粉絲經濟,不多不少只爆發了5年。

2021年,在張斗眼中的巔峰到來時,汩汩流向下水道的牛奶,徹底淹沒了粉絲經濟的狂熱。接下來的連鎖反應為愈演愈烈的選秀和打call按下了終止鍵。

愛豆這門生意,就像那些牛奶中冒出的乳白泡泡,在陽光下破碎,有如幻夢一場。

時間回到2019年5月27日。坤音娛樂在微博發表聲明稱,公司旗下藝人ONER在音悅臺售賣音樂實體專輯《過敏》超過1000萬元款項被音悅臺法人張斗挪作他用。

張斗也承認了挪用款項的事情,且因為音悅臺尚未對物流公司結算費用,導致很多ONER組合粉絲“坤音女孩”沒有收到專輯。一時間,張斗的微博迅速被ONER的粉絲占領,要求張斗歸還欠款。

那一年,粉絲經濟熱鬧非凡,但這一切都與音悅臺無關,它倒在了粉絲經濟勢頭最勁的時刻。

2019年4月6日,UNINE在《青春有你》出道,《創造營2019》開播,網友們戲稱“今天是秀粉的紀念日”。同期,音悅臺關聯企業管理層頻繁變更,人員更替后,張斗從核心管理層退出。

2019年6月,RISE在《創造營2019》的舞臺上成團出道。此時,音悅臺從辦公地點三里屯SOLO搬離。員工爆料,音悅臺拖欠員工工資,最多的人被拖欠了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很多員工都在申請勞動仲裁。

張斗曾公開表示,粉絲經濟這個風口音悅臺等了整整7年。意想不到的是,音悅臺也倒在了粉絲經濟勢頭正勁之時。

2020年,選秀節目依舊硝煙四起,《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等節目依舊如約登場,但野蠻生長后的遺留問題也悉數登場。

前有“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引發熱議,愛豆水準受到全網質疑,層出不窮的塌房新聞也在考驗著秀粉們的耐心;后有“我站得還不夠高嗎?”讓公眾關注到愛豆們的職業生涯問題,太多太多選手的職業都不具有可持續性,曇花一現后就泯然“素”人矣。更遑論,粉絲團、數據組利用應援打榜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在法律的邊界瘋狂試探。

再后來,“倒奶風波”以后,國家網信辦開展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對“飯圈”亂象進行了集中整治,規范明星及其背后機構、官方粉絲團的網上行為,嚴厲打擊網絡粉絲群體非理性發聲、應援等行為。粉絲經濟化身飯圈亂象,那些曾經支撐著資本高速流轉的造星產業轟然倒塌。

兩年過去了,音悅臺卷土重來,曾經讓平臺安身立命的粉絲經濟已然不再,但員工欠薪、坤音娛樂和物流公司的債務、被限制高消費的公司法人等等問題,卻還結結實實地壓在音悅臺之上。

4月14日,在音悅臺宣布回歸之后,張斗發文致歉。一是對第五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上EXO在最后幾分鐘被反超的事件作出回應,就音悅臺“沒有制定完善的機制”而道歉;二是對挪用ONER專輯售賣所得一事作出解釋,保證“欠下的債,絕不推脫,一定會盡全力一一償還”。

而ONER的粉絲們顯然并不買賬,在相關話題下持續發泄不滿,要求音悅臺要在“連本帶利算清楚”,甚至有粉絲直指是音悅臺的所作所為影響了ONER的職業發展。與此同時,就知情人士跟音樂先聲透露,目前音悅臺保守估計還有幾十萬的員工欠薪。

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都還未厘清,甫一歸來便置身輿論漩渦的中心,音悅臺的未來絕非坦途。

跌撞在每一個時代的風口里

從最新上線的APP來看,音悅臺轉換了賽道。

新版本的音悅臺不再定位成高清MV平臺,轉型成為了一個短視頻音樂平臺,采用了帶有短視頻烙印的“上下滑動+左右滑動”的交互方式。聽歌體驗上,第一屏優先呈現30秒的副歌視頻,右滑可以觀看全曲視頻,上下滑動可以切歌。

與此同時,用戶可以選擇對歌曲視頻進行紅心喜愛、評論、轉發、收藏到歌單等操作,該有的社交互動功能都一應俱全。

簡單來說,基本可以看作是汽水音樂、波點音樂、MOO的迭代版本,主打的都是視覺聽歌。顯而易見,沒有了粉絲經濟加持的新版音悅臺,選擇回歸內容,用優化的視覺體驗和老用戶的情懷來扳回一城。

回溯音悅臺一路走來,張斗其實始終在尋找從挖掘粉絲經濟到攪動音娛市場的突破之路。

早在2017年,音悅臺CEO戰略助理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音悅臺的定位已經不止是MV公司,接下來將以音樂短視頻為主,“因為短視頻是一個風口,現在所有平臺上音樂短視頻的播放量和用戶活躍度都很高,音悅臺也沒問題。”

然而,那時抖音和快手已經崛起,音悅臺在技術和產品上難以望其項背。因此,在兩家短視頻巨頭分庭抗禮的2018年,音悅臺又匆匆忙忙追趕下一個風口,瞄準了區塊鏈。

2018年春節后,張斗宣布音悅臺要“all in區塊鏈”,計劃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分布式記賬技術,把音悅臺打榜的各種粉絲數據、行為和其他各個網站的數據上鏈,將音悅臺V榜打造成全球第一個區塊鏈音樂榜單,并推出第一區塊鏈偶像團體FBI(Frist Blockchain Idol)。但隨著國內政策監管的收緊,區塊鏈始終難成風口,信誓旦旦的愿景也歸于沉寂。

而現在,音悅臺則試圖押注“視覺聽歌”,意圖抓住下一個時代風口。

在官宣的文案中,音悅臺官方針對“音悅臺回歸還有市場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目前互聯網音樂產品“毫不相干的功能越加越多”,要讓“短視頻為音樂所用”。顯然,希望通過簡約的交互體驗和品質內容的垂直供給來與現存的短視頻產品作出區分度。

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音樂產品或者音樂服務想要通過“小而精”占領市場絕非易事。

早在2009年,豆瓣就曾推過出主打個性內容推薦的音樂產品豆瓣FM,純粹的音樂體驗難敵財大氣粗的版權儲備。除卻小部分有情懷的用戶外,對于更廣泛的用戶而言,顯然有些雞肋。

有豆瓣FM的前車之鑒在先,走通純粹體驗這條路,讓用戶消耗更多的流量來用視頻聽歌,還需要音悅臺更多的努力。

除此之外,就品質內容而言,負債累累的音悅臺能否負擔得起高昂的版權采購費用,也是要畫個問號的。

據音悅臺的前員工透露,音悅臺重新回來,并未有解決最核心的版權問題。“它還是和以前一樣,主打的是koc鋪設內容,盜版的風險還在。”受訪者表示,“音悅臺并沒有提它的內容供應系統,也就是視頻內容的版權,而這也是此前導致它透支的主要原因。”

更宏觀地看,音悅臺此時歸來,但在線音樂早已物是人非。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在線音樂行業已轉入存量時代,用戶的欣賞品位與使用習慣也在日益多元化,在激烈競爭環境之下,音悅臺想要再度建立起內容優勢絕非易事。

而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強勢崛起并加碼音樂市場,其個性化表達模式與強社交屬性,音悅臺難與之匹敵。更不用說,讓用戶從已有的幾大平臺離開到音悅臺,其中用戶遷移的成本有多高了。

所以說,音悅臺的未來在哪,無人知曉。

結語

新業務遇上舊煩惱,之于音悅臺的回歸,唯一快樂的只有那些“情懷黨”。

但在線音樂服務并不能依靠情懷活著,在音悅臺“冬眠”的4年時間里,行業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線音樂被寡頭瓜分完畢的現狀、欠債欠薪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追討,現實問題很殘酷;而那些音悅臺曾經引以為傲的粉絲服務、MV、用戶上傳等特質,往事只能用來追憶。

借力回歸產生的情懷效應,提高用戶留存度,恐怕是音悅臺手中的最后一張底牌。而能不能熬到視覺聽歌成為主流的那一天,則是音悅臺需要用時間去回答的。

排版 | vision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阿城市| 绵竹市| 礼泉县| 无棣县| 仪陇县| 玛多县| 任丘市| 平顺县| 鞍山市| 探索| 新乐市| 上高县| 靖江市| 阜新市| 大埔区| 合山市| 高密市| 鄂尔多斯市| 繁昌县| 榆中县| 浠水县| 阳原县| 大理市| 德清县| 夏河县| 郎溪县| 海口市| 天祝| 赣州市| 西畴县| 河曲县| 防城港市| 古浪县| 雷州市| 堆龙德庆县| 潍坊市| 广昌县| 萍乡市| 滨州市|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