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球財說 宋涵
3月27日,中國太保召開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會上管理層圍繞集團經營業績、壽險改革進展、財險業務經營等方面做出了回應。
2022年度,中國太保增收不增利。權益市場震蕩導致公司投資收益減少,直接影響集團利潤總額下滑近2成。公司財險業務整體趨穩,車險及非車險業務保費均取得較大提升,不過隨著“造車新勢力”的加入,或使公司新能源車險業務未來經受挑戰。公司壽險業務仍在深度轉型階段,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保費全線下滑、新業務價值這一核心指標仍在下滑。
投資端拖累集團凈利表現
2022年中國太保實現營收4553.72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保險業務收入3988.18億元,同比增長8.7%。同期,投資收益減少,導致集團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2%至251.76億元。同時,歸母凈利246.09億元,同比下降8.3%。
總體來看,財險業務整體向好,保費凈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相較而言,盡管壽險業務保費凈利雖占比較高,不過從業務增長能力來看,壽險經營承壓。2022年太保壽險凈利現2位數下滑,核心業務指標新業務價值仍在下滑,下滑幅度超3成。
2022年,太保財險實現了保費、凈利雙增長。保險業務收入1703.77億元,同比增長11.6%;綜合成本率下降,使得歸母凈利82.85億元,同比增長30.4%。同期,太保壽險卻增收不增利。保險業務收入2253.43億元,同比增長6.5%;投資收益減少導致歸母凈利164.7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2.8%。
權益市場震動環境下,中國太保投資端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22年集團投資資產由2021年18120.69億元增至20262.83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卻在下滑,由2021年的5.7%降至2022年的4.2%,足足下降1.5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太保凈投資收益率4.3%,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集團投資資產凈值增長率2.3%,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個大型房企“爆雷”陰影籠罩下,中國太保“不退反進”。2022年對投資性房地產業務的投資占比提升0.1個百分點。由2021年的75.14億元,增至2022年的112.02億元,增長幅度高達49.08%。
“長航行動”下新業務價值下滑不止
中國太保主要通過太保壽險經營旗下人身險業務。目前人身險行業仍然處于深度轉型期,公司“長航”行動計劃一期2022年已經收窄,目前執行效果如何,引發關注。
從業務類型來看,受費率市場化、利率下行等因素影響,2022年太保壽險分紅型保險業務收入857.99億元,同比下降1.1%。短期意外與健康保險業務同比下降0.4%至176.42億元。傳統型保險保費同比增長13.7%達1217.27億元。其中,長期健康型保險保費同比下滑3.5%。
在“長航”行動牽引下,太保壽險拓展多元化渠道謀求保費擴張,銀保渠道發力明顯。2022年,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貢獻保費1765.24億元,同比下滑6.42%。銀保渠道保費由2021年的74.57億元,同比增長308.72%達304.78億元。
2022年公司新保業務增速35.8%,也主要受益于銀保渠道新保業務增長較快,增速為332%,達288.09億元。
同期,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業務全線下滑。2022年其新保業務為229.43億元,同比大幅減少21.5%。其中,期繳業務為197.93億元,同比減少20.1%。除此之外,續期業務保費一并下滑,同比下滑3.7%至1535.81億元。
事實上,代理人保費減少和營銷員數量下滑正相關。2022年月均保險營銷員27.9萬人,同比下降46.9%。截至2022年末太保壽險期末保險營銷員24.1萬人。
存續保單方面,太保壽險2022年個人客戶13個月和25個月保單繼續率均未達90%。其中,個人壽險客戶13個月保單繼續率88%,同比提升7.7個百分點;受前期隊伍留存下降等因素影響,個人壽險客戶25個月保單繼續率73.4%,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
作為險企經營的核心指標,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繼續下滑。
2022年太保壽險新業務首年年化保費由2021年的571.19億元,增長了220.17億元,同比增長38.55%至791.36億元。
同時,太保壽險一年新業務價值由2021年的134.1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1.37%至92.05億元。其中,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8.6億元,同比增長174.76%。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為83.38億元,同比下滑36.22%。
受渠道、產品結構變化影響,公司新業務價值率為11.6%,同比下降11.9個百分點。
險企另一重要經營指標——剩余邊際余額,關系著險企未來利潤和分紅穩定,是公司可持續的重要支撐,素有“險企利潤蓄水池”之稱。2022年太保壽險剩余邊際余額3401.62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3%。
償付能力方面,在償二代二期下,太保壽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同比減少86個百分點至13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8%,較2021年同期無變化。
新能源車險市場競爭加劇
中國太保主要通過太保財險、太平洋安信農險為客戶提供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而太保財險是其開展財險業務的核心子公司,躋身“財險老三家”之列。
從險種來看,2022年太保財險車險業務和非車險業務全面開花。機動車輛險保費同比增長6.75%達979.92億元。其中,交強險保費同比增長3.5%,商業險保費同比增長7.98%。非機動車輛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97%達723.85億元,占比達42.49%。其中,責任險、健康險、農險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分別同比增長37.08%、20.03%、32.71%。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車險保費增速超過90%,占比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至8.3%。
雖說目前新能源車賠付率相對偏高,不過市場份額卻增長迅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688.7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
而近兩年,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不少造車新勢力陸續下場做保險,搶占新能源車險市場,使得競爭加劇。面對挑戰,傳統保險公司能否安穩吃下新能源車險這塊蛋糕,值得關注。
2022年太保財險車險承保大幅改善使得公司整體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至97.3%。其中,綜合費用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28.8%;綜合賠付率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至68.5%。
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車險綜合成本率96.9%,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綜合賠付率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至69.5%,綜合費用率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27.4%。
非車險綜合成本率為98.1%,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健康險業務綜合成本率為101.6%,承保虧損2.23億元。除此之外,責任險和農險綜合成本率均較高為99.8%和97.7%。
值得一提的是,車險賠付率的下降和疫情影響出行不無關系。有行業人士表示,隨著出行恢復常態,車險賠付或可能上升。
償二代二期下,太保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6%,同比減少72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2%,較2021年減少86個百分點。
其實,在2022年一季度執行償二代二期政策以來,不少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下滑。同為財險“老三家”的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2022年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降至229%和22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降至202%和177.6%。
面對償付能力大幅下滑,太保財險選擇了增資。3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同意太保財險增加注冊資本的公告,同意其注冊資本由194.7億元變更為199.4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