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億邦動力網 潘晴晴
編輯|董金鵬
2014年秋天,青年陶藝師余寅在景德鎮舉辦首場個人藝術展,一組取名“夢境”的畫片尤為吸引眼球:東方的纏枝蓮和西方的骷髏頭巧妙交融,構成一幅風格大膽的瓷板畫。
這幅瓷板畫試圖向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致敬。他是英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因天馬行空的設計風格被譽為“鬼才”和“時尚教父”,其標志性設計元素便是骷髏頭造型。
余寅大學讀設計專業時,視麥昆為人生偶像,但這組畫片讓他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他出生于江西景德鎮粉彩世家,太爺爺一輩創立藝林堂(景德鎮十大窯口之一),傳到他手里已是第四代,陶藝行業俗稱“瓷四代”。家族里的陶瓷匠人看著余寅長大,卻對這個纏枝蓮和骷髏頭的組合連連搖頭,至于參加創作,更是“一萬個不愿意”。
余寅致敬亞歷山大·麥昆的作品——夢境
“中國陶瓷藝術講究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余寅說,“骷髏頭在中國代表著死亡,不是一個美好的寓意。”
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稱,從宋至明清,景德鎮陶瓷深受帝王喜愛,逐漸發展成中國瓷器的燒造中心。傳統窯口的制陶匠人更愿遵循古法制陶和繪畫工藝,深信老祖宗留下的技藝,不容隨意篡改。
但余寅覺得,傳統技藝既需要學習傳承,也需要現代化的表達。“反叛的”麥昆給他很多啟發,“我希望他可以成為我的榜樣,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底,又有對這個時代的思考和批判。”
如今,陶瓷仍是景德鎮核心產業之一,2021年產值約516.2億元。其中,日用陶瓷165.5億元,藝術陳設瓷185.3億元,兩項合計占陶瓷總產值的68%,其余包括建筑陶瓷、先進陶瓷等。
據不完全統計,景德鎮擁有陶瓷及陶瓷相關生產企業近7000家。
在景德鎮,像余寅這樣的“瓷三代”、“瓷四代”并不少見,他們既是傳承人,也是開創者,彌合著傳統與創新、歷史與未來之間的鴻溝,也在盡力尋找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平衡點。
日前,億邦動力前往景德鎮陶瓷產業帶走訪調研,了解年輕創業者為傳統陶瓷產業注入的活力及帶來的變化。從更大層面來說,這也是一個傳統優勢產業向現代化和品牌化轉型的故事。
01 年輕人從“景德鎮798”擺攤開始,拓“創意陶瓷”新品類探索量產難題
周末是景德鎮陶溪川創意產業園最熱鬧的時候,“陶瓷市集”是當地的固定活動。
每到這時,從事藝術創作的年輕人會帶著得意之作來此“練攤”,他們大多來自景德鎮陶瓷大學或者個人藝術工作室。
陶溪川創意產業園是景德鎮十大國營瓷廠之一“宇宙瓷廠”的舊址,如今已經成為類似“北京798”一樣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文化交流場所。景德鎮陶瓷工業博物館就坐落在此,依然保留著燒制陶瓷的氣窯、磚頭和推車等。
景德鎮“宇宙瓷廠”舊址
周馨,甘肅蘭州人,今年27歲,本科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后考到廈門讀研,畢業后回到景德鎮創辦“大魚瓷活工作室”,主要從事顏色釉、瓷板畫等工藝陶瓷創作。
“景漂”,指像周馨這樣留在景德鎮做陶瓷的年輕人,除了當地大學畢業生,每年還有數以萬計慕名前來學習制陶、繪畫和燒制陶瓷的外地年輕人。
景德鎮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有3萬外來人口“漂”在景德鎮。根據景德鎮人口普查數據,過去十年,這座四線小城的人口呈現凈流入趨勢。
他們的加入,為景德鎮開創了“創意陶瓷”的新品類。
“陶瓷設計圈流傳著一句話,陶瓷設計還得向景德鎮看齊。”一位陶藝從業者告訴億邦動力,一般兩三人的陶藝設計工作室,通過線下集市和電商平臺交易,一個月也能有上萬元收入。
周馨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鎮陶瓷大學附近的湘湖鎮,鎮上幾乎每家每戶都蓋起四五層的小樓,對外出租給從事陶藝創作的創業者、藝術家和外地游客。一個小鎮提供了陶藝創作所需的幾乎所有生產資料,包括素胚(杯碗碟等)、釉、顏料畫具和公共窯口等,單品生產成本可以控制在幾十塊錢。
研二那年,周馨將自己的創意陶瓷作品分享在抖音平臺,意外獲得大量粉絲關注。暑期兩個月時間,她就賣出了1300多單作品,這是之前在集市擺攤銷量的100倍。
大魚瓷活工作室
不過,相比個人創意陶瓷和帶有社交屬性的集市交易,實現量產的創意陶瓷面臨更大經營風險。每一個創意背后,都要考慮成品的燒制難度和燒制過程中產生的次品率,即便是成熟的陶瓷工廠,每批次仍有40%的次品率。
象上成立于2013年,作為日用創意陶瓷品牌,就曾面臨這樣的挑戰。
該團隊最早也在景德鎮樂天陶社創意集市擺攤,后來逐步建立工作室和工廠,成立品牌象上。2013至2019年,象上主要從事家居擺件的設計和生產,2020年開始拓展至茶具和咖啡器具。
在探索創意陶瓷批量化生產過程中,象上遇到的最大問題,一是與設計師的共創問題,二是制作和燒制工藝問題。
以一款名為“野孩子”的馬克杯為例。象上的品牌理念是平衡至上,平衡自然生長,以“T型”杯為主。而這款馬克杯卻像是一個“歪脖子”,既不符合象上的基本產品定位,又存在燒制難度。
“創意產品研發在陶瓷行業是件挺難的事情,這款馬克杯從創意設計到量產歷經三年時間。”象上電商業務負責人立超告訴億邦動力。
象上“野孩子”系列馬克杯
在景德鎮,很難讓設計師去公司上班,幾乎每個陶藝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獨立工作室。因此,在創意設計環節,需要品牌和設計師一起共創。
立超說,即便到了2022年,品牌的上新節奏仍然不穩定,一年上新不到10款,從創意到量產的可行路徑還在摸索中。
“從釉料的配方、上釉的厚薄、器型的曲線、燒窯的溫控等等一系列工藝都是拿錢砸出來的,用失敗經驗總結而來的。”立超說,去年企業運營成本高達80%,資金大多投入研發和生產。
今年,象上重新梳理整個設計研發環節,規劃以“年度命題”的形式重組設計師資源和合作形式;生產環節更強調標準化,引入5S生產管理標準,把匠人的手工經驗和工藝,通過一些數據指標相對固定下來,為后期產品量產做準備。
同樣探索產品創新的,還有景德鎮傳統窯口。
景德鎮陶瓷有四大類型,即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顏色釉。鐘家窯主營青花瓷,曾以仿古瓷聞名,而景德鎮的根基便是仿古瓷。鐘家窯第四代傳承人鐘志偉告訴億邦動力,最近十年間,鐘家窯不再追求1:1復刻古代陶瓷,而是在傳承古代紋飾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和風格創新,開創了“女媧補天”、“盤古開天”、“九色鹿”等新國風作品。
在產品創意思路上,鐘志偉希望青花瓷可以從藝術鑒賞走向千家萬戶,成為一種大眾審美和生活方式。
“我們會在傳統的纏枝蓮、魚藻紋這些宮廷審美之外,探索更適合當下大眾審美的傳統文化元素。”鐘志偉告訴億邦動力,青花瓷文化傳播不應該是一種教育,而要變成一種吸引。這是新一代陶藝人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玲瓏瓷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玉柏玲瓏是當地知名陶瓷品牌企業。
玉柏玲瓏的宴會瓷系列“華夏之光”
因工藝精湛,產品考究,玉柏玲瓏的宴會瓷“華夏之光”曾作為中國館宴會廳國宴餐具,入駐2020迪拜世博會。
近年來,除了傳統的餐具、茶具、酒具之外,玉柏玲瓏還根據年輕市場需求,開發了蠟燭香薰盒、家居氛圍燈、戶外保溫杯、戶外燈具等多種創新產品。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當下行業熱議的AIGC也正在景德鎮陶瓷產業帶找到應用場景。
2022年,景德鎮舉辦了首屆數字陶瓷藏品全球創意大賽,瓷刻書法創始人、國家一級技師張國強的作品《錯記——中國的瓷片》獲“數字陶瓷藏品全球創作大賽十佳創意獎”。在日常藝術創作中,他嘗試利用國內的AIGC創作平臺,將瓷刻藝術融入AI繪畫中,生成具有未來感的瓷板畫。
AIGC生成的陶瓷裝飾畫
02 把“開窯”現場搬進直播間,有人去年GMV做到近2億元
在景德鎮,知名窯口的“開窯”如同一場盛大的節日。
最近三年,鐘家窯將“開窯”過程搬上直播間,通過鏡頭帶領全國各地的陶瓷愛好者在線鑒寶。這是產品創新之外,鐘家窯在營銷渠道創新上的大膽探索。
鐘志偉告訴億邦動力,2014年,鐘家窯重新啟用古法柴窯燒制工藝,此法燒制出來的瓷器更有古味,器型表現上會更加溫潤,有玉制感、瓷胎感。這是氣窯、電窯無法實現的。
柴窯的燒制取決于土、火、柴和窯口的相互作用力,陶瓷的成色和質地很大程度上有賴老師傅的經驗積累。在開窯前,究竟能燒出什么釉色和質地的成品,沒有人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因此增加了開窯的神秘感。
在鐘家窯燒窯的把樁師傅人稱“三哥”,是景德鎮燒成工藝的非遺傳承人,可以自如掌控1300攝氏度的窯口溫度。
鐘家窯柴窯非遺文化傳承基地
雖然在燒制工藝上力求回歸傳統,但鐘家窯在渠道建設上卻顯得標新立異。早在2004年,鐘家窯就注意到電商。
“我們和其他傳統窯口最大的區別就是直面消費者。”鐘志偉說。當大部分窯口還在通過經銷商網絡銷售產品的時候,鐘家窯就已經在天貓、京東、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開設品牌官方旗艦店。
2014年,鐘家窯開通天貓官方旗艦店,成為第一批“上網”的文玩商家。“我們是天貓上第一個銷售手工高端茶器的品牌,等于在線上找到一個市場空白。”鐘志偉說。在直播電商板塊,鐘家窯還自孵化20多名專業主播,為直播間的文玩愛好者介紹陶瓷專業知識和鑒賞方法。
伴隨茶文化流行以及在短視頻平臺傳播,鐘家窯的高端茶器系列產品銷量穩定,近兩年線上GMV為3000萬元,今年計劃突破5000萬元。
鐘家窯青花瓷產品
同樣看到電商發展潛力的,還有創意陶瓷品牌象上。2020年,象上團隊決定砍掉ToB渠道的業務,專心研究“直面消費者”的電商運營。
象上電商負責人立超說,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非要砍掉B端業務研究做電商。但創始團隊認為,線上化已經成為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抓住這個時間窗口,轉型求變。
“在景德鎮,電商和營銷人才是相當稀缺,我們只能邊學習邊摸索,公司的線上運營數據也是從0開始建立的。”立超回憶道。
2022年底,象上還嘗試在亞馬遜北美站銷售產品,結果超出預期,單價40美元左右的產品,每天銷量十幾單。
近三年,直播電商模式在全國各地產業帶加速滲透,文玩電商行業獲得高速發展。(點擊《6萬億!“萬物皆可盤”背后的文玩江湖》查看更多精彩內容)景德鎮當地也成長起一批專門從事陶瓷品類直播的電商供應鏈企業,墨舍柴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墨舍柴窯創始人李誠晨是景德鎮本地人,早年跟著父輩從事手工陶瓷制作,在本地旅游景區開了四家線下門店,后在微拍堂、東家等文玩電商平臺運營電商,2019年前后轉戰抖音和快手平臺。
目前,墨舍在抖音、快手分別經營一個賬號,粉絲總量近20萬。李誠晨開設快手賬號“瓷圈李校長”半年時間,粉絲量已達9.1萬,開播不到2個月,平均一場直播就有上千的訂單量。“瓷圈李校長”在快手獲得快速增長,也帶動了當地陶瓷商家加入。“最近半年,加入快手的商家數至少增加了五六十家。”李誠晨說。
早在直播電商興起之時,墨舍柴窯就探索適合陶瓷直播的運營流程,組建倉儲、選品、質檢、打包、發貨等業務團隊。
墨舍柴窯的發貨倉庫
為了適應直播電商的銷售節奏,提高流量承接和物流發貨效率,墨舍供應鏈團隊提前在倉庫備下價值2000萬元的貨品,其中包括景德鎮十余家知名窯口的產品。目前,平均每天從墨舍倉庫打包發貨的訂單數,就有上千單。
“很多陶瓷直播間一天最多能賣一兩百萬的貨,我們提前做好重資產投入,再加上投流和直播間轉化,更容易打開市場。”墨舍創始人李誠晨告訴億邦動力。
2022年,墨舍線上店鋪平均月銷GMV上千萬元,去年一年GMV近2億元。今年,墨舍準備擴充直播品類,從陶瓷茶具向周邊家具、餐具、茶葉、禮品等方向拓品。
從2020年起,景德鎮市相繼與抖音、京東、快手、淘寶、天貓等平臺開展戰略合作,取得陶瓷直播帶貨平臺經營權。2022年6月,景德鎮陶瓷官方旗艦店正式揭牌運營。
據官方數據,2021年景德鎮全市陶瓷直播電商年交易額達70至75億元,占全國陶瓷直播電商交易量的七成左右。僅景德鎮陶溪川直播基地登記注冊陶瓷商家就有2500多戶,每月新增約200戶,日銷售額平均1000萬元左右,年銷售額高達30多億元。
03 年輕一代想讓中國陶瓷再次走向世界,中國公司離全球陶瓷品牌有多遠?
十八世紀,西方掀起中國瓷器熱潮,并從陶瓷的英文單詞“china”,引申出對產地中國的稱謂“China”。景德鎮當時已是世界制瓷中心,生產的陶瓷深受西方世界的喜歡。
這股浪潮也有它隱秘的一面,在中國陶瓷的陰影之下,歐洲人開啟了他們的陶瓷產業。
1708年,德國人創辦了歐洲最早的陶瓷品牌麥森(Meissen);1751年,兩位英國醫師創辦了皇家伍斯特(Royal Worcester),此后英國人又先后創辦韋奇伍德(Wedgwood)和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等;1821年,法國人創辦了瓷器品牌GIEN;1826年,海蘭德(Herend)也在匈牙利的一個小村莊成立了。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全球十大瓷器品牌至今沒有一家屬于中國。繼產品和渠道創新之后,年輕一代陶瓷從業者正在思考如何打造品牌,讓中國陶瓷再次走向世界。
宛玉系列產品
江歆是景德鎮本地人,本科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赴海外留學,在蘇富比藝術學院學習藝術管理和西方現代藝術。2019年回國后,她創辦了自己的陶瓷品牌“宛玉”,同時從事著古陶瓷的學術研究工作。
江歆告訴億邦動力,只有回顧陶瓷歷史的時候,才能體會景德鎮陶瓷的魅力所在;全世界有很多斷層甚至失傳的手工藝,景德鎮陶瓷至今保持技藝傳承,大脈絡上沒有倒退。在海外,江歆看那些被傳承和保留下來的手工藝,被賦予更高的商業價值。
“西方國家有藍血品牌的說法,這些入選藍血品牌的奢侈品牌,都有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江歆舉例道,“比如說,香奈兒的高定禮服中就有獨特的蕾絲編織和珠繡工藝,這些編織和縫紉工藝距今也有一兩百年的歷史。”
江歆相信,隨著大眾消費水平和審美品味提升,精美手工藝品會被越來越多人喜愛和收藏。
過去景德鎮制瓷企業還保留著“作坊思維”,每家窯口似乎都有一些秘而不宣的獨門絕技,從不對外示人。藝林堂第四代傳人余寅告訴億邦動力:“其實所謂獨門絕技就是一層窗戶紙,在今天發達的信息時代不堪一擊!”
現如今,傳統窯口需要用“品牌思維”重新構建核心競爭力,考慮未來5—10年的發展。
2012年開始,景德鎮十大窯口之一的“藝林堂”重新思考品牌發展,申請了五六百個版權和專利,以應對行業仿版和山寨的問題。
“山寨”問題并非中國獨有,德國、日本的陶瓷都曾經“山寨”別人,也被別人“山寨”。“問題的關鍵是,大家能否在模仿借鑒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為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余寅說。
2021年,藝林堂正式推出”藝林·新紀元“的概念及“新紀元·博物”的全新系列產品,打造了傳統工藝和現代生活藝術相結合的全新品牌。新品牌還從線下走向線上,通過合作抖音主播“大胡子茶器阿星”,藝林堂品牌專場直播達成數百萬的銷售額。
景德鎮本地陶瓷生產企業垂古已創立20年時間,主營餐具、茶具品類。
在品牌化道路上,藍印東方創始人趙磊已經走了11年。
趙磊是內蒙古人,2012年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便留在景德鎮創辦藍印東方。“我當時的創業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日用陶瓷品牌。”
他覺得,中國陶瓷的歷史文化沉淀和工藝設計絲毫不比國外陶瓷品牌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但問題在于,品牌需要持續投入和創新,靠急功近利的市場銷售做不成品牌。
景德鎮制陶企業可分為三類,設計驅動型、銷售驅動型和生產驅動型。藍印東方從設計起家,后來逐漸向生產和銷售拓展,目前產品涵蓋早咖、午茶、晚酒、三餐等生活場景。
趙磊意識到,如果同時發力設計、生產和銷售,很難讓品牌快速發展。“一款新品的量產起步就要2000件,由于銷售渠道資源不足,我們開發的款式越多,越要承擔生產和庫存負擔。”
基于此,近年來藍印東方逐步調整業務重心,將定位轉向“生產驅動型”企業。生產驅動型企業最關鍵的是交付能力,需要在把控品質的情況下,把效率提到最高,最大程度降低生產成本。
大部分景德鎮制瓷企業還處在“作坊式”生產階段,老板吆喝一聲,一二十人就把事情做了,產品質量把控比較粗放。
藍印東方要做科學化和數字化管理。2023年,趙磊把營收目標從3000萬提升到5000萬。
為此,趙磊花30萬從外地請來咨詢公司,針對工廠70%—80%的手工操作環節設計精細化管理流程,將50多名匠人的手工勞動過程錄入數字化系統,通過業務分解轉化成業務流程,再培訓落地執行。
年輕一代的探索,正在讓千年瓷都煥發新生。趙磊告訴億邦動力,未來這里不僅是“中國瓷都”,也有機會發展為“中國手工藝之都”。
一線城市人口增量降速,而景德鎮還在增加。“景漂”的年輕人,如同15年前的趙磊、6年前的周馨一樣,被景德鎮深厚的陶瓷文化所吸引,也為這個古老的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趙磊說,他和朋友每周末都會去戶外露營,享受這里的山水風光,也被千年瓷都的人文歷史所滋養。“景德鎮不僅有陶瓷,還有漆器、鐵藝、琉璃、扎染等傳統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