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最近的土拍市場有些特別,熱門地塊的得主逐漸落至“生面孔”民營房企手中。
較為典型的如上海民營房企大華集團,初次進京在41家房企的爭奪中,最終幸運用近13億元奪得了昌平朱辛莊地塊;武漢城建也首進廣州,19.3億元搖得荔灣羊城食品廠地塊,被稱為“過江龍”。
4月13日廣州土拍又出現了另一陌生房企——南通亞倫。在觸發搖號的番禺迎賓路地塊爭奪中,華發、建發、中鐵建、美的、龍湖、保利等16組競買人激烈角逐,最終南通亞倫“運氣爆棚”將其收入。
該地塊成交總價23.23億元,折合樓面價24082元/平方米,溢價率15%。地塊前身是香江大酒店,目前已是拆除狀態,處于番禺配套較為成熟的大石板塊,緊靠萬博CBD,周邊二手房單價已破4萬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亞倫今年在西安的運氣也不錯。4月初,西安一宗位于高新區中央創新區的地塊出讓,在搖號階段南通亞倫擊敗7家房企勝出,成交價16.5億元,溢價15%。
這是高新CID板塊有史以來的第一宗搖號地塊,也是2023年西安第2宗搖號地塊,更是迄今高新CID樓面價“第四高”地塊,為14191元/平方米。
南通亞倫近期以近40億元接連在重點城市拿地,多少令市場有些始料不及。昔日在土拍場上身影頻現的大多數民營房企偃旗息鼓,這對于想趁勢撿漏、抄底的企業來說,不僅沒有降低拿地難度,反而還要面對不熟悉的對手。
“如果是在他們原來的深耕城市繼續補倉是很容易理解的,畢竟在這一輪行業調整中未受到波及,此時加大力度投資反而是好時機。”一名TOP20房企人士向界面新聞指出,但他們并沒按常理出牌,而是將目光投向全國,要在更多的熱點城市分得一杯羹,“令人震驚。”
南通亞倫是江蘇亞倫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總部位于江蘇省南通市,企業法人為劉伯香。江蘇亞倫集團成立于1976年,靠做家紡產業起家,至1994年首次進軍房地產業,代表建設項目有25萬平方米的江蘇紡織面料專業市場。
據界面新聞了解,劉伯香出生在一個普通農家,種過田、當過兵、做過工,在當地一直以“實干家”著稱。
1989年,這名普通創業者正式成立了自己的集團,從毛紡到棉織、印染、服裝、面料,進而涉足不動產管理和房地產開發。他所擁有的不動產物業中,有南京路的上海中創大廈、徐匯區中基大廈,還有被稱為南通"中南海"的南公園飯店等。
作為江蘇亞倫集團旗下的地產開發平臺,南通亞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一直深耕江蘇大本營,目前業務已涵蓋住宅開發、商業項目開發、城市綜合體改造項目。
不過,無論是南下廣州,還是往西進入西安,四處跑馬圈地最終都得不到指向一個現實,即在本土市場發展空間有限,競爭力不足。
克而瑞南通數據顯示,南通亞倫在近幾年的南通市場中存在感并不強。在今年一季度南通房企流量銷售金額排行榜中,前十名并無南通亞倫;2022年年度權益銷售額排行榜前二十名也不見其名,同樣2021年和2020年也不例外。
其他一些南通本地民營房企如南通遠創、江蘇龍信、南通銀洲等排名長期位于前十。
在本土市場也不突出的南通亞倫不得不趁機“出走”尋得更多機會。廣州和西安兩地,只是南通亞倫近期幸運摘得的果實,今年開年以來,這家公司便廣撒網,期望在多個熱點城市的土拍場上有所收獲。
比如2月7日,南通亞倫就現身于杭州土拍,當時參與了崇賢花海地塊的搖號,競爭對手有招商蛇口、新城、龍湖、江蘇獅山等,最終新城以24.6億元的總價競得。
3月29日,杭州今年第二批次土拍開拍,不服輸的南通亞倫再次豪賭于此。不過,在一眾房企激烈角逐中,依然一無所獲。
至于江蘇本省的“最強地級市”蘇州,南通亞倫更不可能放棄。作為最熱門的地塊蘇州園區湖西1號地塊,競拍無意外搶眼,在掛牌期間就有43輪報價,最終有31家房企參加搖號,除廈門椿實、寧波維科等新面孔外,南通亞倫也位列其中。
據界面新聞了解,在今年3月份的合肥土拍中,南通亞倫也參與了3宗熱點地塊的競拍,但都以陪跑收場。
合肥算得上南通亞倫的老戰場。去年9月份,南通亞倫競得瑤海區YH202210號地塊,總價6.86億元,溢價率14.68%。如今,南通亞倫與龍湖合作將地塊開發成了龍湖亞倫學樘府項目,由龍湖操盤,備案價格17168元/平方米。
南通亞倫開始鉚足火力進攻土地市場是在去年。這一年,他們曾在全國多個一二線城市大手筆摘地且有所斬獲。
2022年,南通亞倫首次進入深圳土拍便上演了一出“虎口奪食”。在深圳第四輪土地出讓中,28家房企參與寶中安居地塊的搖號,最終南通亞倫以近乎觸頂的價格6億元將地塊收入囊中。
該地塊已于近期開工,建設單位為深圳市瑞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15日,是南通亞倫專門為地塊新成立的公司,由南通亞倫全資持股。
在上海也如愿以償實現了布局。在去年上海第三批次土拍中,南通亞倫聯手上海本土國企新黃浦實業集團摘得了青浦區夏陽街道地塊,成交總價9.5億元,溢價率7.09%。
該地塊位于青浦新城核心區,是江南新天地的首塊宅地。根據地塊規劃,項目擬建22幢住宅,含別墅及洋房,案名為新黃浦江南里,預計三批次入市。此次將推出約95平方米7-8層洋房以及約175平方米的聯排住宅,共319套房源。
從合肥、上海的情況來看,南通亞倫更傾向于跟品牌房企合作,依托這些房企的品牌、產品力以及在該城市的認可度,帶來溢價的同時實現快速去化。
如今南通亞倫又順利進入了廣州、西安等市場,是否會引來合作方抑或是獨立操刀,仍是未知數。
曾經在一眾房企列表里,毫無存在感的南通亞倫,已經成為土地市場上一股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在過去這一年多里的土拍市場,不少房企“臨陣脫逃”,雖然報名競拍,但卻一次都沒舉牌。也不乏房企“忍痛割愛”,決定退地拿錢保流動。比如深陷債務危機的祥生,最終退掉了杭州下沙的一宗地塊。
區域深耕房企開始跨區域拿地,更大范圍布局,在今年的土拍市場逐漸頻繁,如新希望地產、偉星房產、雅戈爾等。
同策研究院研究主任李霄霄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指出,這類企業有個共性,即有母公司實體產業支撐其擴張。
“亞倫地產隸屬于江蘇亞倫集團,母公司在南通做家紡產業,也是一家有實體產業支撐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李霄霄表示,這些房企目前拿地的主要是一二線城市,從投資保值上來講確定性更高。
如果傳統民營房企沒能撐下來,未來百強也可能會出現新面孔。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告訴界面新聞,這也表明房地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依然是大行業、好行業。
另外,這些企業前幾年未過度加杠桿,財務穩健,流動性充裕。在市場深度調整時,土地市場較為低迷,因為對房地產發展信心較強,他們才發展積極、加大拿地。
如今,南通亞倫這家名氣不大但來頭不小的江蘇民企,也終于有機會在房地產行業里嶄露頭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