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動力電池跨過山海關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動力電池跨過山海關

擴產潮?價格戰?淘汰賽?

文|車百智庫 秦海清

編輯|阿峰

“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沒有新能源”……關于東北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去年6月,華晨寶馬沈陽里達工廠正式開業,這是寶馬第一座旨在生產電動車的工廠,該項目投資150億元,創下寶馬在華單項投資之最。

同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億緯鋰能與沈陽市政府、沈陽經開區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協議,預計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產能40GWh。今年3月20日,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填補了沈陽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的空白。這也是當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擴產潮中的突出案例。

在開工儀式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將在沈陽打造面向東北、延伸東北亞市場的新能源電池研發和制造基地。億緯鋰能之所以落戶沈陽,與寶馬關系密切。

4月2日,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的動力電池分論壇上重申,億緯鋰能在沈陽追隨寶馬建了電池工廠,也會在歐洲為寶馬建立新的工廠,稱億緯鋰能會成為歐洲主機廠的主要的電池供應商之一。

一、跨過山海關

眾所周知,鋰電池特別是動力電池向來“畏寒”,因此東北地區汽車電動化進程相對緩慢。

車百智庫調研報告《我國城市汽車電動化觀察及發展建議》指出,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主要集中于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占全國整體市場比例分別為40%、20%、13%,而東北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1%,遠遠低于全國13.4%的平均水平。 

氣候因素是東北地區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障礙之一。北方部分地區月平均氣溫低于零度的時間長達數月,其中每年-20°C以下氣溫的極端天氣長達幾十天。在低溫環境下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化學反應減慢,導致充電速度變慢,續航里程縮水,這是嚇退該地區車主的重要原因。

既然車少,電池的需求自然也不大。億緯鋰能為何還要跨過山海關遠赴東北呢?

汽車電動化是大趨勢,東北地區當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雖然處于低位,但是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畏寒”癥結遲早破解。據悉,億緯鋰能沈陽工廠主要生產具有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儲能與動力電池。

市場有潛力,地方也有“呼喚”?!巴顿Y不過山海關”是地方政府的一個心結,特別是在中國其他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地方政府愈發渴望緊跟汽車革命的浪潮,于是表現出極大的誠意。正如劉金成直言,地方政府打造了極佳的營商環境。

億緯鋰能北上,另外一個動因是追隨寶馬配套其電動車制造。

如前所述,寶馬全球第一座為生產電動車而生的工廠已在沈陽開業。按照規劃,寶馬今年在中國的純電產品將增加至13款。東北本地市場的電車需求雖然不大,但并不影響寶馬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

早在2020年7月,億緯鋰能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收到華晨寶馬的供應商定點信。兩年后寶馬集團宣布,為了滿足“新世代”車型對電芯的需求,集團向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遠景動力授予價值超過百億歐元的電芯生產需求合同。

想當年寧德時代創立之初,正是仗著寶馬的訂單,極大地助力寧德時代后來的崛起。如今,億緯鋰能成為第二家獲得寶馬認可的動力電池企業,勢必有益于億緯鋰能應對當前激烈的動力電池行業競爭。

二、“上車”,加速!

作為全球Top級的動力電池廠商,實際上億緯鋰能屬于“后來者”,甚至險些錯過汽車電動化轉型的浪潮。

億緯鋰能創始人劉金成出生于湖北荊門的一個農村,1985年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為電子科技大學)電化學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電子工業部國營752廠,從此與鋰電池結緣。不出意外的話,鋰電池將是劉金成一輩子的事業。

此后,劉金成先后在武漢大學攻讀研究生,又拿下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此間他還經歷過初次創業失敗,也曾入職其他公司位至副總。

2001年,劉金成創辦惠州晉達電子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億緯鋰能的前身。公司成立之初,主營業務是鋰原電池,即不可充電的一次鋰電池,主要用于電表和胎壓監測等領域。2008年鋰原電池做到全國第一。

2009年,億緯鋰能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開始拓展鋰離子電池業務,主要用于電子煙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回顧億緯鋰能20余年創業史,不乏有分析認為劉金成是踩熱點的一把好手,先后抓住了小靈通、智能電表、電子煙、無線耳機、ETC等風口。或是因為公司越做越大后,對拓展新業務就越謹慎,劉金成差點沒有“趕上車”。

據劉金成回憶,“那時我們老聽到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消息,心里有點癢癢,但是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也沒準備好?!?/p>

在鋰電池學界、產業界浸淫近30年,劉金成起初是動力電池領域的“懷疑論者”,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入局動力電池的時刻,是2014年他買了一輛特斯拉,顛覆了他對鋰電池“上車”不靠譜的認知。

相比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起步屬實較晚。2015到2018年,億緯鋰能進入動力電池摸索期。在這個時期,億緯鋰能的打法是“不跟隨”、“不押注單一技術路線”。

不同于當時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專注方形的戰略,億緯的戰略是小規模同時布局磷酸鐵鋰方形+三元小圓柱+三元軟包+三元方形,目的在于多面布局找尋自己的生存空間。

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的演講中表示,“三足鼎立”的業務結構會讓公司能夠更加穩健地運行,哪怕市場有一些波動,或者說有一些局部的市場的變化,依然能夠穩健前行。

2018年,通過與韓國SKI合作,億緯鋰能收獲頗豐,這一年億緯鋰能拿下了來自戴姆勒的定點,簽訂10年軟包電池供貨協議,逐漸躋身國內動力電池二線廠商。2020年,億緯鋰能不依靠SKI,自行設計的方案拿下小鵬汽車的訂單,還取得了華晨寶馬的定點。

2021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爆發的一年,也是億緯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發展比較“顯性”的一年,營業收入實現翻倍,2022年再度倍增,劉金成今年的目標仍是倍增,至2024年突破千億元大關。

億緯鋰能近十年營業收入,車百智庫制圖

三、上量,求質!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突飛猛進。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完成352.1萬輛和688.7萬輛,市場滲透率分別為13.4%和25.6%,已經提前3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設定的“2025年市占率達到20%”目標。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自然帶動了動力電池產量走高。動力電池創新聯盟(下稱電池聯盟)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分別達到219.7GWh和545.9GWh,分別同比增長163.4%和148.5%。

動力電池廠商擴產熱情持續高漲。進入2023年,比克電池、孚能科技、億緯鋰能、贛鋒鋰業等廠商接連宣布擴產計劃。今年1月,億緯鋰能就公布了兩個百億級別的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

動力電池廠商大舉擴張,引發了行業人士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電池聯盟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電池裝車量分別為154.5GWh和294.65GWh,相對產量而言,裝車量的同比增速稍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裝車量在產量中的占比逐漸降低,從2019年的76.32%,降至2022年的53.98%。

車百智庫根據動力電池創新聯盟數據整理制圖

當然,裝產比下降也有部分國產動力電池出口的因素,但整體而言,國內動力電池產量與裝車量的差額越來越大。此外,有行業人士預計,就算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實際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為1200GWh,而當前產能規劃已超5000GWh。

單純從數字來看,動力電池產能好像有過剩的危險。然而,產能是否過剩不能簡單地從數字層面分析。考慮到全球汽車電動化方興未艾,增長空間仍然巨大,動力電池廠商大舉擴張不僅是為了滿足當前或未來兩三年的需求,更是著眼于更長遠未來的布局??偛荒艿綍r候市場有需求了,而我無貨可賣。

來自吉利汽車研究院的賈宏濤表示,隨著行業的發展,電池產能、產線也將進行升級迭代,也會不斷出現淘汰,產能的變化是動態和結構性的;所以,從產能角度來看,貌似已經出現過剩,但站在需求來看,永遠是不夠的。

4月2日,廣州巨灣技研董事長兼CTO黃向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建議,應當管控動力電池低端產能盲目擴張的同時,支持鼓勵先進的極速充電電池研發與制造企業的投融資和產能建設。

正如劉金成所言,那些質量上乘、成本低的產品是不會過剩的。因此劉金成將2023年定義為了億緯鋰能的“精修之年”,將依托已有的研發生產能力,把管理和質量做到更高的水平。

【全文參考】

[1]《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的突圍之路》,國海證券

[2] 《動力電池降溫》,財新周刊

[3]《怎樣看待動力電池價格回調》,經濟日報

[4]《我國城市汽車電動化觀察及發展建議》,車百智庫

[5] 《業內激辯:動力電池產能已過剩?下一代電池技術路在何方?》,經濟觀察報

[6]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的演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億緯鋰能

4k
  • 億緯鋰能與德國KBS簽署戰略協議
  • 億緯鋰能回應美“對等關稅”政策:對現有合同交付不造成成本影響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動力電池跨過山海關

擴產潮?價格戰?淘汰賽?

文|車百智庫 秦海清

編輯|阿峰

“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沒有新能源”……關于東北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去年6月,華晨寶馬沈陽里達工廠正式開業,這是寶馬第一座旨在生產電動車的工廠,該項目投資150億元,創下寶馬在華單項投資之最。

同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億緯鋰能與沈陽市政府、沈陽經開區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協議,預計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產能40GWh。今年3月20日,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填補了沈陽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的空白。這也是當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擴產潮中的突出案例。

在開工儀式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將在沈陽打造面向東北、延伸東北亞市場的新能源電池研發和制造基地。億緯鋰能之所以落戶沈陽,與寶馬關系密切。

4月2日,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的動力電池分論壇上重申,億緯鋰能在沈陽追隨寶馬建了電池工廠,也會在歐洲為寶馬建立新的工廠,稱億緯鋰能會成為歐洲主機廠的主要的電池供應商之一。

一、跨過山海關

眾所周知,鋰電池特別是動力電池向來“畏寒”,因此東北地區汽車電動化進程相對緩慢。

車百智庫調研報告《我國城市汽車電動化觀察及發展建議》指出,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主要集中于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占全國整體市場比例分別為40%、20%、13%,而東北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1%,遠遠低于全國13.4%的平均水平。 

氣候因素是東北地區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障礙之一。北方部分地區月平均氣溫低于零度的時間長達數月,其中每年-20°C以下氣溫的極端天氣長達幾十天。在低溫環境下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化學反應減慢,導致充電速度變慢,續航里程縮水,這是嚇退該地區車主的重要原因。

既然車少,電池的需求自然也不大。億緯鋰能為何還要跨過山海關遠赴東北呢?

汽車電動化是大趨勢,東北地區當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雖然處于低位,但是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畏寒”癥結遲早破解。據悉,億緯鋰能沈陽工廠主要生產具有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儲能與動力電池。

市場有潛力,地方也有“呼喚”?!巴顿Y不過山海關”是地方政府的一個心結,特別是在中國其他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地方政府愈發渴望緊跟汽車革命的浪潮,于是表現出極大的誠意。正如劉金成直言,地方政府打造了極佳的營商環境。

億緯鋰能北上,另外一個動因是追隨寶馬配套其電動車制造。

如前所述,寶馬全球第一座為生產電動車而生的工廠已在沈陽開業。按照規劃,寶馬今年在中國的純電產品將增加至13款。東北本地市場的電車需求雖然不大,但并不影響寶馬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

早在2020年7月,億緯鋰能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收到華晨寶馬的供應商定點信。兩年后寶馬集團宣布,為了滿足“新世代”車型對電芯的需求,集團向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遠景動力授予價值超過百億歐元的電芯生產需求合同。

想當年寧德時代創立之初,正是仗著寶馬的訂單,極大地助力寧德時代后來的崛起。如今,億緯鋰能成為第二家獲得寶馬認可的動力電池企業,勢必有益于億緯鋰能應對當前激烈的動力電池行業競爭。

二、“上車”,加速!

作為全球Top級的動力電池廠商,實際上億緯鋰能屬于“后來者”,甚至險些錯過汽車電動化轉型的浪潮。

億緯鋰能創始人劉金成出生于湖北荊門的一個農村,1985年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為電子科技大學)電化學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電子工業部國營752廠,從此與鋰電池結緣。不出意外的話,鋰電池將是劉金成一輩子的事業。

此后,劉金成先后在武漢大學攻讀研究生,又拿下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此間他還經歷過初次創業失敗,也曾入職其他公司位至副總。

2001年,劉金成創辦惠州晉達電子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億緯鋰能的前身。公司成立之初,主營業務是鋰原電池,即不可充電的一次鋰電池,主要用于電表和胎壓監測等領域。2008年鋰原電池做到全國第一。

2009年,億緯鋰能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開始拓展鋰離子電池業務,主要用于電子煙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回顧億緯鋰能20余年創業史,不乏有分析認為劉金成是踩熱點的一把好手,先后抓住了小靈通、智能電表、電子煙、無線耳機、ETC等風口?;蚴且驗楣驹阶鲈酱蠛?,對拓展新業務就越謹慎,劉金成差點沒有“趕上車”。

據劉金成回憶,“那時我們老聽到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消息,心里有點癢癢,但是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也沒準備好?!?/p>

在鋰電池學界、產業界浸淫近30年,劉金成起初是動力電池領域的“懷疑論者”,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入局動力電池的時刻,是2014年他買了一輛特斯拉,顛覆了他對鋰電池“上車”不靠譜的認知。

相比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起步屬實較晚。2015到2018年,億緯鋰能進入動力電池摸索期。在這個時期,億緯鋰能的打法是“不跟隨”、“不押注單一技術路線”。

不同于當時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專注方形的戰略,億緯的戰略是小規模同時布局磷酸鐵鋰方形+三元小圓柱+三元軟包+三元方形,目的在于多面布局找尋自己的生存空間。

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的演講中表示,“三足鼎立”的業務結構會讓公司能夠更加穩健地運行,哪怕市場有一些波動,或者說有一些局部的市場的變化,依然能夠穩健前行。

2018年,通過與韓國SKI合作,億緯鋰能收獲頗豐,這一年億緯鋰能拿下了來自戴姆勒的定點,簽訂10年軟包電池供貨協議,逐漸躋身國內動力電池二線廠商。2020年,億緯鋰能不依靠SKI,自行設計的方案拿下小鵬汽車的訂單,還取得了華晨寶馬的定點。

2021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爆發的一年,也是億緯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發展比較“顯性”的一年,營業收入實現翻倍,2022年再度倍增,劉金成今年的目標仍是倍增,至2024年突破千億元大關。

億緯鋰能近十年營業收入,車百智庫制圖

三、上量,求質!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突飛猛進。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完成352.1萬輛和688.7萬輛,市場滲透率分別為13.4%和25.6%,已經提前3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設定的“2025年市占率達到20%”目標。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自然帶動了動力電池產量走高。動力電池創新聯盟(下稱電池聯盟)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分別達到219.7GWh和545.9GWh,分別同比增長163.4%和148.5%。

動力電池廠商擴產熱情持續高漲。進入2023年,比克電池、孚能科技、億緯鋰能、贛鋒鋰業等廠商接連宣布擴產計劃。今年1月,億緯鋰能就公布了兩個百億級別的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

動力電池廠商大舉擴張,引發了行業人士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電池聯盟數據顯示,2021和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電池裝車量分別為154.5GWh和294.65GWh,相對產量而言,裝車量的同比增速稍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裝車量在產量中的占比逐漸降低,從2019年的76.32%,降至2022年的53.98%。

車百智庫根據動力電池創新聯盟數據整理制圖

當然,裝產比下降也有部分國產動力電池出口的因素,但整體而言,國內動力電池產量與裝車量的差額越來越大。此外,有行業人士預計,就算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實際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為1200GWh,而當前產能規劃已超5000GWh。

單純從數字來看,動力電池產能好像有過剩的危險。然而,產能是否過剩不能簡單地從數字層面分析。考慮到全球汽車電動化方興未艾,增長空間仍然巨大,動力電池廠商大舉擴張不僅是為了滿足當前或未來兩三年的需求,更是著眼于更長遠未來的布局??偛荒艿綍r候市場有需求了,而我無貨可賣。

來自吉利汽車研究院的賈宏濤表示,隨著行業的發展,電池產能、產線也將進行升級迭代,也會不斷出現淘汰,產能的變化是動態和結構性的;所以,從產能角度來看,貌似已經出現過剩,但站在需求來看,永遠是不夠的。

4月2日,廣州巨灣技研董事長兼CTO黃向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建議,應當管控動力電池低端產能盲目擴張的同時,支持鼓勵先進的極速充電電池研發與制造企業的投融資和產能建設。

正如劉金成所言,那些質量上乘、成本低的產品是不會過剩的。因此劉金成將2023年定義為了億緯鋰能的“精修之年”,將依托已有的研發生產能力,把管理和質量做到更高的水平。

【全文參考】

[1]《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的突圍之路》,國海證券

[2] 《動力電池降溫》,財新周刊

[3]《怎樣看待動力電池價格回調》,經濟日報

[4]《我國城市汽車電動化觀察及發展建議》,車百智庫

[5] 《業內激辯:動力電池產能已過剩?下一代電池技術路在何方?》,經濟觀察報

[6]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的演講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梁平县| 册亨县| 且末县| 安丘市| 玉田县| 文山县| 拜城县| 松潘县| 竹山县| 紫云| 长阳| 潞城市| 贵定县| 长沙县| 汤原县| 星座| 格尔木市| 富川| 开阳县| 长寿区| 茌平县| 敖汉旗| 仪陇县| 铅山县| 涡阳县| 澳门| 周口市| 慈溪市| 临夏县| 保靖县| 玉屏| 樟树市| 德钦县| 金华市| 石嘴山市| 红安县| 武清区| 新蔡县| 自治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