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產業評論
2022年以來,整個國內綜藝市場缺乏爆款,頭部綜藝以綜N代居多,市場需要創新。短視頻平臺入局綜藝,不僅在內容上進行了多種嘗試,以《百川綜藝季》為代表的短綜在模式上有所創新,探索了融合式綜藝的可能。這種新模式符合短視頻平臺快速迭代的特點,也是平臺積聚綜藝人才的試驗田,對觀眾也更加友好。未來,短視頻綜藝需要更多嘗試,產出爆款,才能成為與臺綜網綜并駕齊驅的板塊。
作者 | 程菲(文化產業評論作者、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4月7日《百川狂想曲》下篇上線,《百川綜藝季》正式收官。該檔節目一共12集,分為6個主題單元,是抖音自制綜藝,顯示了國內綜藝市場的新變化。
眾所周知,按制作、播出平臺劃分,國內綜藝市場經歷了臺綜到臺綜與網綜并駕齊驅兩個階段,近年隨著抖音、快手、B站等中短視頻平臺的入局,目前正進入臺綜、網綜和短綜(注:本文以“短綜”作為短視頻自制、播出綜藝的簡稱)并行的階段。
然而,臺綜、網綜正經歷“冷清期”
云合數據顯示,2022年上新綜藝數量增加了7部,但有效播放量下降了18%,臺綜(-24%)、網綜(-13%)的表現與整個市場一致。網綜平臺方面,除了芒果TV上新數(+11)和有效播放量(+37%)上漲,愛優騰均在數量和播放量上出現下滑,芒果TV雖然“稀釋”了整個網綜市場效益下滑的幅度,但最終未能改變整體狀況——數量微漲(+6)但有效播放量減少明顯,市場效應顯著下降。
△2022年上新季播綜藝概況 數據來源:云合數據《2022年綜藝網播表現及用戶分析報告》
再看頭部綜藝,綜N代“占領”榜單顯示市場創新疲軟。
臺綜TOP20里原創綜藝只有4部,其中《你好,星期六》被認為是老牌綜藝《快樂大本營》的改版。網綜TOP20中雖然有7部原創,但真正有新鮮感的不多。《怎么辦!脫口秀專場》與《脫口秀大會》都是脫口秀,嘉賓重合度也高,《新游紀》依然是明星體驗生活,帶著團隊前作《極限挑戰》的“味道”。
△2022電視綜藝有效播放top20 數據來源:云合數據《2022年綜藝網播表現及用戶分析報告》 注明:涂色部分為原創綜藝
△2022網絡綜藝有效播放top20 數據來源:云合數據《2022年綜藝網播表現及用戶分析報告》 注明:涂色部分為原創綜藝
今年Q1季度,頭部綜藝也以綜N代為主,如《大偵探第八季》《令人心動的offer第4季》《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等。《我們的客棧》《無限超越班》等雖然是新綜,但兩者也沒跳出客棧類真人秀和演技競賽的范疇,新鮮度不高。相對而言,真正有新鮮度的是 2023年2月4日開播的《種地吧》,將種田文搬進綜藝,在內容上做了較大創新。
看來,創新乏力,是目前以臺綜、網綜為主的綜藝市場整體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更換部分明星嘉賓,或者在節目設置上做一些小的改變,然后每年與觀眾“見面”,觀眾出現審美疲勞是自然的。市場急需要有新鮮度的內容和模式。
短綜的出現,可能會成為一條鯰魚
這是一條主動的鯰魚。
CNNIC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短視頻用戶數量為10.12億,總人口滲透率達到了71.68%(注:國家統計局2023年1月17日公布,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同時增速大幅度下降,2021年開始進入個位數增長(6.96%),表明短視頻用戶數量已經接近人口上限。
△2018-2022年網絡視頻用戶和短視頻用戶數量變化 數據來源:CNNIC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抖快B們正面臨超過10億用戶以及不斷下降的增長率,如何盤活巨大流量,增強用戶粘性和活躍度是平臺需要考慮的。入局中長視頻,與現有內容形成交叉互補成為新戰略,而用戶群廣闊、容易吸納廣告招商、商業模式清晰的綜藝自然成為了發力的方向。2022年,各短視頻平臺的自制綜藝數量都在增加。
更是一條靈活的鯰魚。
短綜在形式上很靈活,既可以像中短視頻一樣,也可以是長視頻。2022年上新短綜里,既有連播7集就完結的《11點睡吧》,也有與臺綜網綜集數一致的《為歌而贊2》《我在島嶼讀書》。既有90分鐘以上的單集時長,如《我是特優聲2》《90婚介所2022》,也有一集不足半小時的《星媽請回答》《時空店鋪》。
△2022年“抖快B”自制、開播綜藝(部分) 數據來源:根據豆瓣、貓眼等平臺整理
形式上的靈活,意味著制作和播出周期可以更短,一旦抖快B們摸索出爆款的秘訣,數量可以大量提升。另外,也意味著可以進行大量探索,無論是內容、模式或者商業鏈條,都可以。
2022年上新短綜的探索,主要聚焦在內容創新上,比如《出發吧!老媽》將聚焦銀發族的代際關系,《11點睡吧》主打明星哄睡、倡導健康作息,是全網首創,《所有女生的offer2》連接了直播帶貨與職場生活。包括《百川老朋友》《百川高校聲》《百川樂時空》等6檔節目的《百川綜藝季》則進行了模式創新——融合式綜藝。
何為“融合式綜藝”?
“融合式”是指在一部完整作品中包括多個子內容,是一種多元化的創作方式和內容集錦。劇集、電影等視聽領域,融合式內容早已出現,比如前幾年的《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三部曲——由不同的創作團隊單獨創作,然后將幾個中短故事集錦在一起,最后構成了以祖國、家鄉和父輩為主題的完整電影。
《百川綜藝季》的模式與上述電影類似,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共包含了6個不同的主題和形式,可以說是6檔不同小型綜藝的集錦。《百川老朋友》把中老年素人組織住進一棟別墅,共同體驗2天生活,并搭配上倪萍、付笛生、易立競等明星作為觀察員,對他們的互動與交流進行觀察與點評。《百川高校聲》由李健、王源、劉雨昕、周筆暢、譚維維和焦邁奇6位導師帶隊,在北京現代藝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等國內外高校進行選拔、訓練,最終同臺比拼。《百川狂想曲》是情景劇模式,通過在一個酒吧進行角色情景扮演,來實現現實中無法或者想做但沒做的“狂想”,比如鋼琴家朗朗的奶爸體驗,嘻哈歌手VAVA與霸道總裁談戀愛,薛之謙上火星的科幻夢等。
目前的綜藝節目大多數專注某個垂直內容,如戀綜、音綜、秀綜等,同題材的區別更多是在細分內容上,比如秀綜按性別可以分為男團選秀(如《快樂男生》《創造營》)和女團選秀(如《超級女聲》《青春有你》),按年齡又可以分為青春偶像選秀和熟齡藝人選秀(如《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但節目形式從開播第一期就已經固定,如競賽類、談話類、旅行類,主要形式分別為比賽、聊天和外出旅游,很難有很大變化。
《百川綜藝季》則不同,6個主題不僅內容有差異,節目形式也完全不同,《百川老朋友》是短期旅行加觀察類真人秀,《百川狂想曲》采用了情景劇扮演模式,《百川高校聲》則是競賽類音綜。最后將這六檔子節目集合在《百川綜藝季》下,構成了完整的第一季。綜藝節目的融合形式,《百川綜藝季》算是第一次嘗試。
融合式綜藝,是短綜的一次有益嘗試
首先,是符合平臺調性的精益化生產。
融合式既是節目呈現形式,更是生產、組織機制。《百川綜藝季》是從20多個綜藝制作團隊中最終選出了6個團隊及其創意進行制作,每個創意安排2期,一般每期節目時長60分鐘左右。
每個團隊只需要專注開發一個約等于一部電影的內容量即可,容量不大,好操作,既能快速制作出節目,更算是一種創意試錯:迅速制作后投放市場即可獲得觀眾反饋,以便快速調整內容方向,創意迭代速度很快。也正是因為每個團隊所負責的體量少,可以快速進行試驗和調整,比長達12集、每集時間長達90分鐘以上的垂直類綜藝,探索的范圍更廣、內容量更大。這些正好符合了短視頻平臺的調性:用更多的內容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喂養”巨大的流量和用戶。
△《百川高校聲》下篇達到120分鐘,是本季單集最長 來源:抖音
在快速試錯的基礎上,還有機會孵化出爆款垂直類節目。關注中老年婚戀、親子、交友等日常生活的《百川老朋友》,這種以中老年人為主角的代際真人秀在國內還是空白。聚焦如何排解“焦慮”的《百川可逗鎮》,通過嘉賓分享自己的壓力、一起做游戲解壓,以及心靈管家講解心理知識,有助于撫慰當下年輕人普遍的焦慮和emo。在第一季《百川綜藝季》的“試播”中,這兩個節目都收獲了較多正面評價,后續根據觀眾反饋再調整節目時長、內容組合等,有機會生成一檔垂直類爆款綜藝。
其次,是綜藝團隊的創意試驗田。
一方面,目前頭部綜藝有明顯的固化。受商業運營和廣告商的“壓力”,各平臺的精品綜藝基本上都有成熟、固定的合作,很難接納新制作團隊。這反向讓一些頭部綜藝團隊基本固定在臺綜和網綜上,以創作綜N代、衍生綜藝或者與此前風格相似的新綜為主。但作為一種創意性生產,某些團隊仍然有創新欲望,比如創造了《極限挑戰》系列的嚴敏團隊,從第五季開始出走浙江衛視,理由是想嘗試創作不同的綜藝。
△2022表現突出的綜藝PD團隊 來源:網絡
另一方面,正處于快速發展、急需摸索符合平臺特色的短綜,向各路創意和綜藝團隊提供了機會,平臺也可以通過多元化創作嘗試,培養、積累符合平臺調性的綜藝人才,為持續、加大綜藝節目產出奠定基礎,平臺和綜藝人才可以實現雙贏。
而《百川綜藝季》的融合式模式,是這種“雙贏”的plus版:一季節目給了二十多個團隊機會,最終6個團隊實踐了自己的創意。經過這次的融合式試驗,給綜藝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創作思路。
最后,對觀眾更友好。
相比垂直類綜藝,《百川綜藝季》的融合式模式,一是對每個主題進行明確標識(注:如下圖中關鍵詞),為觀眾提供更細致的觀看指南。二是短小精悍的融合式集錦,避免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長時間追更,更符合短視頻時代快節奏的觀看習慣。三是有更多元化的內容,在一個節目中又細分出來六個子節目,涉及喜劇、情感、音樂-校園、音樂-懷舊、猜題、真人秀六個類型,觀眾選擇更多。四是未來孵化出的衍生節目,是與觀眾的共同探索下制作的,會更尊重觀眾的偏好與意愿。
融合式綜藝只是一次嘗試,離成功還有距離
雖然在形式上做了較大創新,但《百川綜藝季》與成為全民爆款還有距離。站內熱度不錯,截止4月3日,《百川綜藝季》累計站外熱點熱搜195個,全網總曝光27.86億+,全網總互動量3609.83萬+。
在整個綜藝行業,還不是爆款。以2022年臺網綜有效播放量第20位的《青春環游記3》和《聲生不息》為例,貓眼全網熱度分別是9130.41和9866.81,《百川綜藝季》是3311.42,微博話題方面,前兩者討論量最高的話題均超過了千萬,《百川綜藝季》是339.3萬。
△《百川綜藝季》《聲生不息》《青春環游記3》微博熱度對比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同時,觀眾口碑還需要提升。
《百川綜藝季》豆瓣開分7.1,如表4所示,截至目前3736個豆瓣用戶給出了6.8分,好于大多數短綜——因評分人數不足尚未開分的,以及過半已開分的。口碑處于及格往中上的水平,但在去年的短綜中算不上優秀:同平臺的《全力以赴的行動派》7.7分、《我在島嶼讀書》高達9.1分,B站的《所有女生的offer2》《守護解放西3》《非正式會談7》均超過了8分,《守護解放西3》還進入豆瓣2022最受關注的綜藝節目行列,也是該榜單中唯一由中短視頻出品、播出的綜藝。
此外,處于短視頻平臺和長視頻綜藝內容交匯處的短綜,還需要提升對時長和內容節奏的把控。比如《百川老朋友》外設的明星觀察室分流掉了本就不長的素人嘉賓互動時間,多個彈幕表示時間太短、不夠看。
結語
《百川綜藝季》嘗試了“融合式綜藝”的新模式,未來短綜可以把融合式制作來測試創意與孵化衍生綜藝相結合,以加快短綜的制作和爆款產出。這對整個行業來說,可能都不只是噱頭而已。目前還未成為爆款,以及口碑仍需要提升,表示未來短綜還需要更多元化的嘗試,才能真正發展成為與臺綜、網綜并駕齊驅的綜藝形式。
話題互動
您對《百川綜藝季》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