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豹財經社 青城
愛奇藝嘗到以“短”帶“長”的甜頭半年后,昔日腰桿最硬、態度最堅決的騰訊視頻,罕見地與抖音握手言和。
4月11日,騰訊視頻在微博官宣入駐抖音。就在此前4天,騰訊視頻宣布與抖音達成合作,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展開探索。

曾互放狠話的兩大平臺“世紀和解”背后,是騰訊視頻長期以來面臨的困境:投入大、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難以變現——雙方官宣和解前的一個禮拜,騰訊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CEO孫忠懷在公開場合如是訴苦。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騰訊視頻昔日微弱的領先優勢正在被瓦解。 據易觀千帆數據,自去年9月以來,騰訊視頻月活躍用戶數(MAU)一路緩慢下滑,徘徊在4.2億附近。老對手愛奇藝卻在《狂飆》的加持下,MAU突破6億。
抱緊流量洶涌的抖音,騰訊視頻能得到什么?
取短補長
“狂飆”的愛奇藝,在與抖音的合作中,切切實實地嘗到了“取短補長”的甜頭。
今年春節期間,《狂飆》在抖音收獲熱榜熱點超過250個,主話題“狂飆”攬下超過300億次播放。“讀《孫子兵法》,品起強人生”等劇情衍生熱梗的誕生,也離不開抖音二創短視頻的瘋狂傳播。
熱度的發酵就像滾雪球,短視頻平臺的豐沛流量加速了雪球滾動的速度。相比之下,騰訊視頻同一時期播出的《三體》雖有大IP加持,但相關抖音話題播放量僅有33億次。

去年10月,沒有大IP、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規模宣傳的愛奇藝獨播“三無”劇集《唐朝詭事錄》,以黑馬的姿態殺出重圍,抖音二創同樣功不可沒。
10月13日,“唐朝詭事錄為什么受歡迎”的話題登上抖音熱榜Top1,愛奇藝站內熱度也在同一天達到了高點。

《唐朝詭事錄》監制、長信傳媒創始人郭靖宇表示,二創未來很有可能成為電影和長劇最重要的、版權反復售賣的助力器。
除了新上線劇集,短視頻二創有時候也會讓老劇“翻紅”。 云合數據顯示,2022年愛奇藝老劇有效播放累計522億,同比增長8%。其中,經典劇集《康熙王朝》和《武林外傳》通過短視頻再度翻紅,在愛奇藝的有效播放分別同比增長26%、22%。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愛奇藝的合作中,抖音開放了跨端跳轉,即用戶在抖音看到相關二創內容后,可直接跳轉愛奇藝觀看正片內容。此前跨端跳轉僅限于同屬字節系的西瓜視頻。一位制片人告訴雪豹財經社,在其參與的一部劇集中,從抖音跳轉而來的流量非常可觀。
2022年上半年,騰訊視頻的表現可圈可點,《開端》《夢華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的討論度和播放量齊齊走高。但去年下半年開始,騰訊視頻上新的內容中再也沒有跑出過爆款。
備受關注的《三體》雖然口碑不俗,但熱度遠遠不及同時期上線的《狂飆》。《三體》之后,被豆瓣網友視為騰訊視頻另一種子選手的《愛情而已》,同樣表現不溫不火,收視率和熱度都不及預期。

在騰訊今年發布的最新財報中,罕見地援引了《三體》的豆瓣口碑,而在以往的財報中,對于重量級項目,引用的大多是播放量和拉新等維度的數據。
抖音二創不是愛奇藝“狂飆”的唯一原因,但一冷一熱的對比,足以讓騰訊視頻認清現實:在內容營銷宣發過程中,抖音已是繞不過去的一道關。
“誰來救救鵝”
抖音最大的優勢是流量,騰訊視頻眼下最缺的也是流量。
今年一季度,即便有《三體》打頭陣,《聽說你喜歡我》《重紫》《花琉璃軼聞》等愛情、仙俠、古偶類型劇接連上線,騰訊視頻的正片有效播放仍然同比下滑了30%,老對手愛奇藝則上漲了30%,對比堪稱慘烈。
從絕對數值來看,騰訊視頻的正片有效播放為192億,幾乎只有愛奇藝(367億)的一半。 數字下潛藏的危機由來已久:在云合統計的2022年有效播放Top20榜單中,愛奇藝獨播劇占9部,騰訊視頻只有4部,不到前者的一半。但再往前推一年,騰訊視頻還尚處小幅領先地位——在Top20中占14部,獨播8部;愛奇藝12部,獨播6部。
爆款缺席和播放量下滑,導致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持續下滑,截至2022年年底降至1.19億,與巔峰時期相比流失了900萬。
“誰來救救鵝(網友對于騰訊視頻的謔稱)?”“騰訊視頻怎么了?”過去幾個月,類似的帖子時不時出現在豆瓣的收視率研究中心小組。
過去,花錢買量曾是解決流量饑渴的方案之一。
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指出,在長視頻賽道上,騰訊視頻也曾想通過買量(通過購買流量的方式進行推廣,在某一時間內讓產品在各大渠道集中曝光)的方式盡快在關鍵指標上全面超過對手,造成行業第一的既成事實,從而復現文學和音樂業務的故事。
然而,戰略性的虧損還未讓騰訊視頻反超對手,降本增效的大潮便開始席卷互聯網。 去年年底,馬化騰在騰訊內部員工大會上公開表示,自己已不相信買量的故事,“騰訊以后任何業務(包括IEG)都不要再跟我提買量的事情,沒有意義”。
據晚點LatePost報道,騰訊視頻在過去一年不僅大幅度減少了版權投入,也嘗試從各個維度、環節降低成本。騰訊COO任宇昕在PCG年終大會上用騰訊視頻和騰訊新聞舉例稱,過去通過資源加速的路被證明已經是不可行的了,“只能老老實實做好內容,才能吸引到用戶”。
長視頻內容是一門“手藝活兒”,不會一蹴而就。曾經不吝惜在版權、營銷上投入的騰訊視頻,內容的護城河還未穩固。“鈔能力”優勢的消失,勢必會讓其在短期內面臨沖擊。
除了向抖音伸出橄欖枝,尋求外部流量,騰訊視頻似乎已別無選擇。
姿態轉變背后
經歷過長達數年的對抗和博弈,騰訊視頻不是第一家向抖音“低頭”的長視頻平臺。
2022年3月,抖音獲得搜狐全部自制影視作品二次創作相關授權。同年7月,愛奇藝也與抖音達成了版權合作,創始人、CEO龔宇親自拍板,授權抖音對愛奇藝平臺的長視頻進行二次創作。9個月之后,騰訊視頻與抖音止戰,一腳踩進了抖音巨大的流量池。
長短視頻版權之爭,也是流量之爭。 在2021年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幾大長視頻平臺負責人先后發言,批評短視頻的盜版侵權問題。孫忠懷的言辭異常激烈,稱短視頻是“反智、低俗的娛樂消費品”,“拉低一代人的審美品味”,甚至斥其為“豬食”。次日,字節跳動發布《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將戰火升級。
長視頻平臺深究短視頻二創版權問題,既有對自身內容生態的維護,也有對短視頻蠶食用戶時間的忌憚。在一段時間內,短視頻甚至成為了長視頻平臺長期虧損的“替罪羊”。
但短視頻的快速崛起,很快就讓長視頻平臺以及內容行業接受了被沖擊的事實。據《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12億,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為94.8%,而且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高達168分鐘,遙遙領先于其他應用。
在現實的困境面前,長視頻平臺開始變得務實:與其和抖音硬剛,倒不如將版權放開,換取對方的流量。 2023年3月30日,同樣是在網絡視聽大會上,孫忠懷剪去長發,也一改往日的犀利,稱騰訊視頻將以全面開放的心態,接納多元化的合作伙伴,以實現合作共贏。
用戶規模見頂的抖音,也希望通過頗受歡迎的長視頻版權內容留住用戶,增加用戶使用時間。據新榜數據,2020年12月抖音博主Top150榜單中,影視類內容占比最大,為17.33%。
但騰訊視頻與抖音的合作,并不意味著“頭騰大戰”的結束。作為騰訊“全場的希望”,視頻號與抖音在用戶、廣告主,甚至是內容生產者等諸多領域都有著直接的競爭。
騰訊視頻為什么選擇抖音而不是視頻號?騰訊視頻與抖音的合作究竟能夠深入到哪一步?“世紀大和解”背后,仍有待解答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