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遞觀察家
2014年,被稱為是中國快遞出海元年,韻達、中通、申通紛紛在海外設立分公司。
2022年,被稱為是中國品牌出海的元年,品牌出海是國策,今后十年,中國也將進入大規模品牌出海的時代。
這兩個“元年”之間,相隔的是快遞企業在海外角逐市場的8年。
為攻克海外市場,提供更靈活和個性化的服務,韻達在2013年就成立了韻達國際,為國內外制造企業、貿易企業、跨境電商、以及消費者提供便捷可靠的國際快遞、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
如今,10年過去了,韻達國際打下的海外江山究竟如何?
先發優勢猶在
在“三通一達”市場格局里面,韻達是最先開始布局出海業務的民營快遞企業之一。
基于上個世紀末開始的運力、服務經驗積累,專注C端包裹業務的韻達,通過加盟為主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從國內市場延伸至海外市場,鏈條相對順滑,業務拓展過程中具有成本效率優勢。
《快遞觀察家》獲悉,截止目前,韻達國際新引進阿聯酋、尼日利亞、肯尼亞、亞美尼亞、蒙古國等國的本土加盟商加入韻達網絡,實現中東地區、非洲地區、亞洲地區等大區的物流服務正式啟動運營,多種業務范圍覆蓋39個國家及地區、全球267個城市。
深度布局十年,韻達國際的海外網點數量在同行中具有一定基礎。
在保證海外網點數據穩步擴張的同時,在地理位置、海內外清關、倉儲資源方面,韻達國際近幾年也通過深入了解用戶實際應用場景,在跨境物流服務水平方面做了不少提升。
具體而言,目前韻達國際已經完成大型跨境電商轉運、集運、國際分揀倉在廣州市和上海市的布局,保證跨境物流的高效運轉,幫助當地跨境電商賣家節省國際郵寄成本,實現快遞運輸全鏈路一單到底。
在快遞企業出海成大趨勢的當下,國際快遞業務已成為各大快遞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韻達雖然具備一定先發優勢,但是當國內快遞企業集體“卷”向海外市場,韻達國際想要脫穎而出,國內、國際兩條腿走路,就必須進一步思考,如何在第二個戰場突圍。
特色服務突圍
根據2022年跨境電商進出口數據顯示,全球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到1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6%,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市場。
在可預見的未來,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必將帶動跨境物流行業的發展。
而跨境物流作為跨境電商的關鍵支撐、下游行業,國際包裹的穩定性、時效性、性價比將成為競爭的關鍵詞。
因此,對于韻達國際來說,想要由服務變為產品,就更需要個性化的創新。
針對跨境電商物流的特點,如小件化、碎片化、多SKU、高頻次等,對韻達國際等快遞企業的出海業務提出挑戰,包括裝卸、分揀的復雜操作,商流、物流、資金流的信息集成需求,以及包裹最基礎的交付等,都做出更高要求。
考慮到這些服務升級需求,韻達國際創新出了一套集運模式。
所謂的集運服務,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韻達國際自研系統,采用先進設備、智能分揀,讓海外消費者跨平臺、跨商家、多類型產品集中轉運,將多次分包出口的產品整合在一起集運出口,消費者可以進行個性化采購,還可以全程跟蹤國際包裹路線,一單到底,直到抵達手中。
也就是說,平常海外用戶下單的多個訂單,需要多個包裹配送,而韻達國際的集運服務,可以讓多個電商訂單只用一個快遞包裹送達,這一點,站在消費體驗角度,更為省心和高效。
韻達國際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韻達國際已有的全鏈路物流解決方案,總體時效提高了20%左右,平均5至7個工作日便可送達。
此外,《快遞觀察家》獲悉,目前跨境電商物流費用占交易額的20-30%,總體物流成本較高,而國內快遞行業的物流成本率僅占客單價的5%以內。
所以,在快遞出海市場上,韻達國際等快遞企業,需要憑借以往經驗,降低跨境電商物流的費用,降低中國品牌“走出去”的成本。
而走在降本增效的路上,不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都不可避免的面臨競爭挑戰。
出海戰事新升級
2022年以來,快遞企業出海競爭已經白熱化。去年第五屆進博會上,極兔速遞、圓通國際都宣布進一步向海外進軍的舉措。
至于韻達國際面臨的競爭,來自三大領域。第一是傳統快遞企業,順豐、極兔百世、三通等,都在加快海外布局步伐。
第二是電商互聯網平臺,比如阿里的菜鳥、京東的京東物流等,都想在跨境物流市場分一杯羹。
第三是短視頻新貴,字節跳動旗下的獨立出口電商APP商城Fanno已正式上線,TikTok Shopping,也已經開放英國市場的注冊通道;至于快手,同樣不甘落后。和其他對手相比,字節和快手有內容做支撐,在跨境電商市場有獨特的窗口期。
《快遞觀察家》認為,面對這三大領域對手的競爭,韻達必須穩住現有基本盤,才能為國際市場提供更多助力。
但關于現有業務,基于國內快遞市場競爭形勢變化,韻達目前還處于網絡恢復和控量挺價的策略中。
從行業整體發展角度來看,快遞業務量依舊增長迅速。
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2023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經超過300億件,用時96天,比2019年提前99天,比2022年提前18天,當前快遞業日均攬收和投遞包裹量均超3億件。
長期來看,不再以價格為導向,轉向以價值服務為導向的韻達,在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時,無論是國內還是出海業務,都將增加利潤想象空間,從而反哺服務質量,實現從提量到提質的升級。